扬子晚报网6月15日讯(通讯员 施昭 记者 李晨 王璟)南京中考第一天三门科目刚刚考试结束。南京市招考院邀请名师点评试卷。以下为语文试卷的点评,快来看看吧!
紧扣教材 关注生活 彰显文化
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二十九中幕府山初级中学的老师认为: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紧扣统编教材的教学要求,借助南京的文化元素,创设仿真的生活情境,将日常生活、历史文化等融于考题之中,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扣教材的教学要求。今年的毕业生是我市初中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第一届。此份试卷以“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考查点,充分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特色。统编教材有“双线组元”的特点,即人文主题和语文知识贯穿始终,此份试卷则以主动关注文化生活与用好语言文字为线,落实教材要求。统编教材有“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理念,即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的融合,此份试卷则借鉴了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旁批样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另外,撰写广告词、语境中应对、设计采访问题、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等题,其能力要求都源自教材;汉字书写、字的音形义辨析及名句默写,则直接取材于课本,连名著阅读的范围也框在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之内。可以说,认真学习教科书的同学,完成此卷是很容易的。
创设仿真的生活情境。试卷设置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仿真情境,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融于一体。“身边的传统文化”题组,借助“探访小组”讨论、与家长沟通、采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南京创意文化周”展览等情境,安排撰写美食广告词、应对家长意见、设计采访问题、说明文创设计等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利于学生发挥出最佳的语文水平。作文题中“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的类似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学生可以由这一情境展开联想,深入思考不同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
彰显鲜明的文化特色。试卷多取材于南京文化,有“秦淮灯会”“传统美食”“南京白局”“金陵金箔”“南京创意设计周”“端午食品”等文化现象,也有“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风景名胜;有历史上为国建功立业的王导、谢安,也有《儒林外史》中隐居南京的名士杜少卿,还有默默关心陌生人的人力车夫等。不同时代的南京风貌、不同阶层的南京人物,都丰富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内蕴。学生浸润在这样丰富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边完成试题,边感悟南京,不仅拓宽了文化视野,更增添了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身为南京的学子,都会为自己脚下的土地倍感自豪,都会由衷地热爱这座城市。
总之,这份试卷体现切实的语文教学要求,洋溢美好的现代生活气息,彰显丰富的地方文化色彩,有内涵,有趣味,有情理,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启迪。
走一段多彩的文化之旅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金陵汇文学校朱佳伟老师认为:今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全面落实“统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精神,像往年一样,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的试卷创设的情境,饱含南京的文化意蕴。学生完成这份试卷,就如同走过了一段多彩的文化之旅。
首先,试卷中的材料贴近学生的文化生活。阅读整份试卷,我们可以赏秦淮灯会,品南京美食,访金陵金箔,也可以“登临”风景优美的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去一赏弥散着“六朝烟水气”的古都风貌。这些命题素材,既充满了文化底蕴,也洋溢着生活气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既亲切又美好。
其次,试卷中的题目也紧扣学生的文化生活。从对联欣赏到广告词撰写;从巧妙应对到新闻采访;从文创的说明介绍到爱我南京的小诗创作……都活跃着新鲜的文化元素,体现着当下的文化发展。这些题目灵动地考查了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水平,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热情。
倍受关注的作文题也由生活中的文化碰撞现象导引——“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作文题“你的和我的”就是立足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化,思考生活。此题既关注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矛盾,也折射了老一辈习俗与新一代生活的思想碰撞。这种把“文化”与“生活”巧妙相融,兼具浓郁文化与生活气息的作文题,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学生不但不陌生,反会有“似是故人来”之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及“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
更难能可贵的是,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从内容上看,虽关注传统文化,却又不拘于传统文化,从而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尊重多元文化。“你的”“我的”可以指传统的与现代的,也可以指老一辈与新一代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认识、精神追求、文化理解等,甚至可以指虚化的彼此,如他乡的与本土的等;“和”字则表明二者之间可以是和谐共生的,也可以是并行不悖的,甚至是对立冲突的;从表达来看,文章可记叙,可抒情,也可议论,文体不限。因此,所有学生均有话可说,且可自由表达。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文化是生活的沉淀。201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以亲切的生活情境,将一条多彩的文化之路铺展在学生面前,力求引领学生关心文化,关注生活,从而灵动活泼、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也在语文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