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裂变之年|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时代呼唤教育家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一系列教育新政重磅来袭,引发行业大洗牌——

一方面,“双减”重拳出击,教培企业股价暴跌,K12巨头的陨落,互联网教育掀起裁员浪潮;民促法落槌,民转陆续启动,民办教育步入拐点;而另一方面,普高职高“五五分流”,职业教育迎来利好;三胎政策发布、校体改革意见出台,“十四五”规划启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下一阶段教育描绘新蓝图……犹如急速中的转弯,这一年注定被载入教育行业史册。

面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未来教育将走向何方?我们又该如何顺应大势回归教育本质?其破局之道需要中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们深度探讨创新教育发展的新思维,重新定义未来教育的新生态。

席酉民,从事教育事业30余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曾是中国管理工程领域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管理学专家,在其教育理念中,大学不仅是教授知识之所,更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释放能量之处。

席酉民 来源:受访者供图

“如同出色的冲浪者,只有了解海的规律,才能享受风浪的精彩。”12月17日,在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指导,顶思主办的RAISE2021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上,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席酉民提出,当前,应是反思教育、重塑教育,再重新定义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擅长于应试的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大”。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顺应时代,中国正亟需呼唤和孕育真正的教育家,勇于担当,以对教育的前瞻思考和正确认知为杠杆,来撬动中国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创新转型,从而让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

教育亟待颠覆性的创新

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在这个被称为VUCA的时代,人行匆忙,但大多时候陷入迷茫和焦灼。而教育的作用,正是帮助人们理解VUCA背后的规律。

教育最终指向怎样释放人的潜能,让人活得更真实?怎样让人享受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坦率讲,要给出答案很难。甚至,现在教育界不少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在努力做自己并不认同的事。” 席酉民表示,这个世界需要革命性的改变,但社会却缺一批有教育担当、对教育有前瞻思考和正确认知的教育家。

他指出,现在的学生是“网络一代”,但大多仍困于应试教育体系中,深陷内卷赛道不能自拔。“学生入学时,已经高考筛选,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但对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后不难发现,不会学习、身体不强健、心理脆弱、空心病、巨婴、适应环境能力差等情况普遍存在。比如,60%基本不运动,还有不少爱睡懒觉、生活没规律。”

为什么社会各界如此倾心教育,却培养出了大量 “不太合格”的学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不难想象我们面临挑战的艰巨性。

例如,社会普遍认为上课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现在上课的效果到底怎么样?一项生物科技实验的结果虽令人意外,但却佐证了即使我们重视的上课,学生并非应有的那样投入。

席酉民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延续一周,利用可穿戴式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学生大脑皮层的脑电波活动情况。结果发现,上课环节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并不高,反而在做实验、自学、考试,甚至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思维最为活跃。而绝大多数学校都视上课为正式教育环节,非常重视;而对学生比较投入的自学、实验等活动重视不足。

因此课堂需要变革,教学必须重塑。可以想象,重视课堂的互动性、启发性以及能力培养的美式教育尚且如此,强调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的中国课堂情况不难想象。

此外,再来看看一组澳大利亚通过大数据得出的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数据表明,近些年需求增长最快的是数字素养,其次是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和批判思维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再其次是表达能力、团队工作、关系构建和沟通能力等相互作用技能,而国内较为热衷的金融素养却排在最后。

“问题还不在于这种能力需求的次序,认真反思我们的课堂教育,我们仍强在知识灌输,而对能力的训练却重视的非常不足。”席校长称,一位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在2014年曾预言——未来15年内,如果教育不变革,美国的大学将有一半面临破产。有人认为类似言论哗众取宠,但事实是,在他敲响警钟后的短短几年内,美国陆续关闭了三四百所大学。

新冠疫情袭来,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加之种族冲突及反全球化加剧等负面因素,教育这两年遭遇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均面临生存挑战。据报道,澳大利亚、英国的很多学校也已裁员20%-30%。好在以网路和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在线教学勉强使大部分教育课程得以维持,但教育领域正急需变革与重新定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要么破产甚至被颠覆,要么通过颠覆性创新变革升级。”在席酉民看来,擅长于应试的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大。“很多大学依然停留在一门课、一本教材、一个学时教几个知识点,到了期末划重点、考重点、得高分、然后忘重点的模式中。最后学生能留下的是什么?一堆好成绩、一张证书、一个学位,核心能力几乎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我常问那些大学教师,扪心自问,你有意识地去培养了学生哪些技能?很少。所以,我们对人才的观念、对教学的理念、对育人的方式都亟需调整与创新。”

如何行走在浪尖上享受时代精彩?

“当下,家长焦虑,学生痛苦,大家在内卷严重的赛道上越跑越远,教育被严重扭曲,教育工作者似乎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网中动弹不得,这是我们身处的教育现实。”各界渴望变革,而又有诸多无奈,但席酉民认为,只要找对未来的方向,敢于努力突破,教育工作者可施展拳脚的空间很大,新技术和未来社会范式转型给教育创新创造了很多新机遇。

那么,未来世界教育将走向何方?

席酉民指出,目前已步入创客时代,数智技术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强大的平台和支撑技术,要驰骋于未来,人类需要更高的素养,更具创造性思维和融合智慧的人们才会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未来教育可能将更倾向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他们的兴趣、帮他们学会学习,并点燃他们的内驱力,因为随着知识获取日益容易,各种工具、平台、甚或智能机器助理不断强大和便捷化,人们正迈向站在技术平台的肩膀上智慧整合资源及创造性地营造有价值的生活场景。

“未来的教育将超越校园、超越国界,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由技术作驱动。”他说,“未来教育一定是全民的教育,包含着个性化、兴趣驱动、终身学习、融合式的特征。为了释放人类潜力和教育价值,新的教育要注重营造学习者、研究者、创新者的生态和社区。”

具体到个人而言,如何在这个充满挑战、风险和机遇的时代自如地冲浪呢?席校长也强调,人们要有四重视界:第一,清醒认知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第二,理解其背后的模式;第三,明晰左右各种模式的深层思潮和认知范式;第四,决定其思维和认知的哲学与心智。浸淫于VUCA世界的人们,只有不断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强化其低层两种视界,才可享受时代的精彩。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一所高等院校,建校15年来已完成了“五星教育战略”布局。同时,以附校方式进行基础教育实验和以合作方式对数智时代新职业教育进行探索,以此影响教育全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在席酉民看来,教育涵盖了人生全过程,包括学习、成长、为人三个方面,支持终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可分为五个层次:继承性学习、反思性认知、探索性整合、兴趣性积累,及心智升级性进步。而真正决定人发展的是其对己、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换句话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不断升级人的心智促使其持续升华。

他表示,要真正实现这一教育使命,亟待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教育理念转型,更需要社会关于未来人才和教育理念的大讨论,让人们真正认知和追寻有价值的教育。

为此在今年11月11日,席酉民募资在西浦发起了“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的行动倡议,希望通过寻找“灯塔”引发社会各界的教育大讨论,促进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关乎每个人,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家。”他说,“我们选择在购物消费的节日提醒大家,在物质的狂欢的同时请关注思想精神的需求,想一想教育,并大胆行动,也许我们可以点燃自己和我们的后代,从而走进更健康、更文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徐笛

校对:施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