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2 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 分)
1.【内容理解】(3 分)
B(器物的审美价值不是“后期才具有的”,是原本就具有的。)
2.【分析推断】(3 分)
A(B 项,“有些器物转化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也不能说明“审美需求在器物审美中更为重要”;C 项,“榫卯结构的工艺”是技术工艺之美,也属于器物审美的范畴,不能忽视;D 项,“白玉不雕,宝珠不饰”违背了“质胜文则野”的器物审美主张。)
3.【分析运用】(3 分)
C(材料二的观点是“只有文与质达到和谐统一、材料和装饰相得益彰的时候,器物才会体现出一种非常协调的美来”;A 项,强调器物的实用性;B 项,强调器物的审美性;D 项,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皆与材料二的观点不一致。)
4.【分析运用】(4 分)
①耳机、箱包等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器物与故宫文物结合,在满足实用目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能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②故宫馆藏的书画瓷器属非实用性器物,通过复制其历史形制,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探究分析】(6 分)
示例一:同意。
①两者角度不同,材料一从器物审美的角度来看器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材料二从器物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器物工艺与装饰的适度;②两者侧重点不同,材料一强调审美性是基于实用性的,材料二强调制造器物时要注重材质与纹饰的平衡。
[明确观点,1 分;答对一点给 3 分,答对两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
①两则材料都强调器物本身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契合与平衡,②两则材料都指出器
物之美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渊源,③两则材料都承认器物制造的工艺技术有着重要的审美
价值。
[明确观点,1 分;答对任意一点给 3 分,答对任意两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6 分)
6.【内容理解】(3 分)
A(B 项,大鼻子加入游行队伍最初是因为爱热闹,后来是受到了感召;C 项,大鼻子将旗子捡起来送给学生,只是受到感染,尚不能视为爱国行动“后继有人”;D 项,“群情激愤,同仇敌忾”的原因是游行群众看到日本帝国主义者轰炸留下的废墟。)
7.【分析鉴赏】(3 分)
B(这些环境描写都是实写天气,没有隐喻“世态之冷”。)
8.【理解分析】(4 分)
①大鼻子想偷钱包是出于流浪儿的本能,为获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无奈选择;
②后来送回钱包是因为懵懂的觉醒,意识到游行者是好人,善良的天性被唤醒。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鉴赏探究】(6 分)
示例一:①大鼻子将飞机称为“大铁鸟”,②是一个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的流浪儿的说法,③战争的残酷与儿童眼中的形象表达,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示例二:①大鼻子对游行者的判断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短衣的像工人,像学徒”,②没有逻辑的分类正是儿童观察视觉的表现,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游行者众多,且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突出了上海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示例三:①大鼻子的经历中,全说洋话的“高鼻子”和“低鼻子”都打过他,比低子“打得重些”,②是儿童的直觉感受,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旧上海洋人与买办等欺压民众的现状。
示例四:①大鼻子对看到巡捕打游行者,立刻排出自己的“一个公式”,②这种思维逻辑符合儿童单向思维的特点,③客观反映了旧上海巡捕对平民百姓的残暴。
[每一示例 3 分;其中每点(例子、分析、效果)1 分;答对任意两示例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 分)
10.【文言断句】(3 分)
D(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
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
11.【词语理解】(3 分)
C(诔文,叙述死者生平的专用文体,多用于上对下,有“贱不诔贵,幼不诔长”之说,“常用于晚辈悼念先辈”有误。)
12.【内容概述】(3 分)
C(太宗让宰相对王禹偁说的话是告诫,不是劝勉,也不是“鼓励他要敢言直谏”。)
13.【文言翻译】(8 分)
(1)信任重用大臣,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不崇尚虚名,革除不好的事情;禁止游荡懒惰的风气,来使百姓的财力、物力更加丰厚。
[4 分。大意 2 分,“无益”“厚”各 1 分。]
(2)侍奉皇上不做邪佞之臣,做臣子而不花言巧语阿谀逢迎;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喜悦,痛恨丑恶超过痛恨仇敌。
[4 分。大意 2 分,“事”“过”各 1 分]
14.【理解分析】(3 分)
①因为王禹偁不爱钱财,②却十分爱惜人才。
[答对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3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王禹偁,济州人,十多岁就能写文章。太平兴国八年,王禹偁考取进士,补任成武主簿,改任大理评事,又担任长洲县知县。宋太宗正奖励提拔读书人,听说他的名声,召见并授予他右拾遗、直史馆的官职,赐给红色的官服。按旧例,被赐予红色官服的人会同时被赐予银饰腰带,皇上特地下令将装饰有犀角的腰带赏赐给他。皇上曾经称赞他说:“王禹偁的文章,当今天下独一无二。”王禹偁兼任大理寺卿时,散骑常侍徐铉因被妖尼道安诬陷而被贬官,王禹偁上奏疏为他申辩,请求判妖尼道安诬陷罪,因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没有俸禄,只能种菜蔬自给自足。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皇上念及他的才干,又征召他担任左正言,还命令宰相用“刚直不容物”的话来告诫他。被加封为昭文馆学士,因为父亲年老,请求外调补任官职,离开京城担任单州知州,遭逢父亲去世,守丧期未满就应召任职。至道初年,王禹偁被征召担任翰林学士,掌管通进司,多次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违误奏章。
王禹偁担任谏官,上奏《御戎十策》,大意说:对外重用人才,对内修养德行,就可以消除敌患。对外则整合兵力并加强将领的权力,停止让小吏侦探巡逻边境,派出间谍来离散敌心,派遣保忠等将领率领部下形成掎角之势,发布诏令感召激励边境百姓,夺回燕、蓟等地的旧时疆土,(只为)安抚后晋的遗民,并不是贪图他们的土地。对内则裁减官职来使国家经费更充裕,抑制文士来激励武将,信任重用大臣,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不崇尚虚名,革除不好的事情;禁止游荡懒惰的风气,来使百姓的财力、物力更加丰厚。宋太宗时,王禹偁担任翰林学士,曾经替李继迁起草制文,李继迁赠送了五十匹马作为撰写文稿的酬金,王禹偁推辞不收。等到他离京担任滁州太守,闽地人郑褒步行前来拜谒,王禹偁欣赏他的儒雅,等到告别,给他买了一匹马。有人说王禹偁买马时少给了卖马人钱,宋太宗说:“上次他能拒绝李继迁送的五十匹马,这次怎会亏欠一匹马的价钱呢?”王禹偁逝世后,谏议大夫戚纶写了一篇诔文悼念他说:“侍奉皇上不做邪佞之臣,做臣子而不花言巧语阿谀逢迎;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喜悦,痛恨丑恶超过痛恨仇敌。”世人认为这是有见识的话。
祥符年间,宋真宗在龙图阁观览书籍,读到王禹偁的奏章,感叹赞美其恳切率直,于是访求他的后人,宰相说他的儿子王嘉言因为考中进士而担任江都尉,(宋真宗)就召见王嘉言让他回答问题,提拔他担任大理评事。皇祐年间,王禹偁的曾孙王汾考取进士甲科,按免解的惯例应当降级,宋仁宗查阅他的世系相承,说:“这是王禹偁的曾孙啊。”就下令不要降等。当面问王禹偁的子孙做官的有多少人,王汾详细地回答。等到王汾改任京官,又命令增加他的品级。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5.【理解赏析】(3 分)
A(诗中“萧散”一词指诗人襟怀潇洒闲逸,并无“萧瑟”之意。)
16.【鉴赏分析】(6 分)
①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闲适无欲之意,②崔颂因此写诗与他唱和,劝勉他要不忘初心,济世为民。
[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名篇名句】(6 分)
(1)惟(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3)示例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三: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每空 1 分。凡错、漏、多 1 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 分)
18.【词语辨析】(3 分)
B(第 1 组,“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独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构思上有创造性;根据文意,应选“独具匠心”。第 2 组,“鬼斧神工”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钟灵毓秀”意思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根据文意,应选“钟灵毓秀”。第 3 组,“风云激荡”形容局势动荡不定;“风起云涌”比喻规模宏大,兴旺发达;根据文意,应选“风云激荡”。第 4 组,“不经意间”强调不经意、不留意,“恍惚之间”强调精神不集中;根据文意,应选“不经意间”。)
19.【衔接连贯】(3 分)
C(“村落古宅”先“村东”后“村西”,“村中古道”“由南向北”,分别与“村中古宅由
西北的高地向东南的底地依次而建”相呼应。)
20.【表达效果】(5 分)
①语体风格不同:原句意象叠加,具有古朴之风,与全文意境一致;改句文意直白,与原文风格不同。②语义重点不同:原句简短凝练,使语意重点落在后文永丰村也曾“风云激荡”的特点;改句描写过细,语义重点转移到对村落景象的描写,削弱原文对历史的回顾。
[答对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 分)
21.【语病修改】(3 分)
B(原句有三处语病:关联词语“因为”使用不当,滥用介词“使”,导致主语残缺;“能量调节和补充”搭配不当。)
22.【逻辑补写】(6 分)
参考示例:①正常的话②一旦产生互旋③台风也有好处(台风并非一无是处)
[每空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 分)
23.【写作】(60 分)
(1 1 )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 2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简版)
1.(3 分)B
2.(3 分)A
3.(3 分)C
4.(4 分)①耳机、箱包等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器物与故宫文物结合,在满足实用目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能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②故宫馆藏的书画瓷器属非实用性器物,通过复制其历史形制,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6 分)示例一:同意。①两者角度不同,材料一从器物审美的角度来看器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材料二从器物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器物工艺与装饰的适度;②两者侧重点不同,材料一强调审美性是基于实用性的,材料二强调制造器物时要注重材质与纹饰的平衡。[明确观点,1 分;答对一点给 3 分,答对两点给5 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一:不同意。①两则材料都强调器物本身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契合与平衡,②两则材料都指出器物之美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渊源,③两则材料都承认器物制造的工艺技术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明确观点,1 分;答对任意一点给 3 分,答对任意两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6.(3 分)A
7.(3 分)B
8.(4 分)①大鼻子想偷钱包是出于流浪儿的本能,为获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无奈选择;②后来送回钱包是因为懵懂的觉醒,意识到游行者是好人,善良的天性被唤醒。[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示例一:①大鼻子将飞机称为“大铁鸟”,②是一个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的流浪儿的说法,③战争的残酷与儿童眼中的形象表达,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示例二:①大鼻子对游行者的判断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短衣的像工人,像学徒”,②没有逻辑的分类正是儿童观察视觉的表现,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游行者众多,且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突出了上海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示例三:①大鼻子的经历中,全说洋话的“高鼻子”和“低鼻子”都打过他,比低子“打得重些”,②是儿童的直觉感受,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旧上海洋人与买办等欺压民众的现状。示例四:①大鼻子对看到巡捕打游行者,立刻排出自己的“一个公式”,②这种思维逻辑符合儿童单向思维的特点,③客观反映了旧上海巡捕对平民百姓的残暴。[每一示例 3 分;其中每点(例子、分析、效果)1分;答对任意两示例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0.(3 分)D
11.(3 分)C
12.(3 分)C
13.(8 分)(1)信任重用大臣,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不崇尚虚名,革除不好的事情;禁止游荡懒惰的风气,来使百姓的财力、物力更加丰厚。[4 分。大意 2 分,“无益”“厚”各 1 分。](2)侍奉皇上不做邪佞之臣,做臣子而不花言巧语阿谀逢迎;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喜悦,痛恨丑恶超过痛恨仇敌。[4 分。大意 2 分,“事”“过”各 1 分]
14.(3 分)①因为王禹偁不爱钱财,②却十分爱惜人才。[答对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3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5.(3 分)A
16.(6 分)①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闲适无欲之意,②崔颂因此写诗与他唱和,劝勉他要不忘初心,济世为民。[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17.(6 分)(1)惟(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3)示例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示例三: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每空 1 分。凡错、漏、多 1 字,该空不得分。]
18.(3 分)
B 19.(3 分) C
20.(5 分)①语体风格不同:原句意象叠加,具有古朴之风,与全文意境一致;改句文意直白,与原文风格不同。②语义重点不同,原句简短凝练,使语意重点落在后文永丰村也曾“风云激荡”的特点;改句描写过细,语义重点转移到对村落景象的描写,削弱原文对历史的回顾。[答对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21.(3 分)B
22.(6 分)参考示例:①正常的话②一旦产生互旋③台风也有好处(台风并非一无是处)[每空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3.作文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⑪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 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 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解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涉及很多当下的时政关键词,比如“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有一定的主旋律命题色彩,并要求考生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这就明确了这篇作文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终点”。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对于高三学子而言,“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读的“终点”;站在国家、社会的角度,2020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到达了阶段性“终点”。二是“起点”。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真实人生和赛场最大差别是,起点和终点是紧密相连的。高考过后要面临人生新的起点,“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放开视野,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是新的起点,是历史大格局,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幸福息息相关。有一句话说得好:“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不忘初心,以终为始,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的前行姿态。这篇作文想要写好,还要关注到引导语中的“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就强化了这篇作文的身份认同,同时也符合近几年“立德树人”的出题导向。对于我们青少年,要不问结果,以终为始,把奋斗当成一种人生的长久姿态,同时要扎实基本功,学好本领,把个人职业选择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2021年度流行语有“赶考”一词,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赶考精神很有必要。
考生在抓关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①前提是你立足当下、面向未来;②“前行中的”是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问题,而非静止;③主题里面的起点与终点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列+递进行文脉络参考】第一段:构建“材料感”——联系材料时政关键词,如“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引入作文主题——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第二段:围绕“前行中的终点”,肯定百年奋斗征程的成就,强调为实现目标的艰苦奋斗精神。可列举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等方面、领域的人物事迹。第三段:围绕“前行中的起点”,明确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和使命,比如“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双碳”等等,强调新征程上要以终为始,继续久久为功。第四段:建立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把“终点”和“起点”结合起来:继前人之始,以己任为终。行文可列举“新时代、新青年”相关素材。第五段:结尾升华: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再次呼应“终点与起点”的主题。参考语句: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是终点也是起点,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参考立意(标题):①于起点共奋斗,于终点再启航②立足当下新起点,扬帆远航抵彼岸③以当下为起点,砥砺前行达终点④终点亦是起点,起点亦是终点⑤延续终点之辉煌,再续起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