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美貌画”是用来形容最美的人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美,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美丽和德国之间有什么关系?美德就像宝石。背景朴素,才能更有光泽和质感。
所以,拥有内在美德的人即便外表并不华贵,却可以让人心生敬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貌美之人却不见得拥有内在的素养。好像自然造物主是如此吝啬,断不肯将所有优点都赐给同一个人。所以很多人徒有外在尊容却缺乏深刻的精神实质,他们注意修饰而少有涵养。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菲利普、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以及伊斯梅等人,他们却是精神与外表的完美结合体,是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所尊崇的伟丈夫。
就美本身而论,天生容貌胜过胭脂粉黛,而优雅举止又胜过天生容貌——那是美之极致,非丹青绘画所能表现,亦不会轻易得来。所有令人惊叹折服的美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比例协调。在这一点上,阿波雷斯和丢勒这两位自以为是的画家都犯了个可笑的错误。他们中的一个企图用完美的几何比例来诠释精致的形体,而另一个则渴望集中“最美”的五官来拼凑一张最标致的脸庞。这种“超级完美”的组合除了能取悦他们本人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我认为忠实的画家只有回归自己的初始感受才能创作出更加真实的作品,这与伟大的作曲家善于抓取创作灵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那绝非可以由遵循什么一定之规得来。一张动人的脸,它的局部可能并不是最漂亮最完美的,然而最后的天成却是那么和谐、匀称、无懈可击。
如果说美之经典在于仪态万方,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成持重的年长者应该比翩翩少年更具魅力,因为他们拥有岁月铸就的从容与练达。所谓“成熟之美有如四季之晚秋,丰硕而辉煌”。因此,缺乏涵养与深沉之美的青年根本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犹如夏日的水果,容易腐败而不易久存。世上有太多的貌美之人曾度过放纵的青春却不得不承受悔愧的晚年。所以说,只有德行之光才可使美貌光彩照人,否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