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为正德军伴随你一生成长的第3055天的北京冬季奥运会,捧起了两位新晋顶尖流:顾爱玲和小玲明。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两人的成才之路也不断被媒体深扒和报道。
自媒体作者们纷纷以他俩为榜样,试图从他们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可复制的特质,供普通人学习和借鉴。
但不少人表示,拿家境不俗的天才打比方,对普通人没什么实际意义。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张嘉豪。
01
2012年,17岁的张嘉豪从职高毕业。
由于父亲是个糕点师,接受父亲安排的张嘉豪,子承父业,入职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面包房。
此后,他开始了周而复始的上夜班、打面、醒面、捏团……
慢慢的,他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一整夜能做上千个面包。
但这只是他的职业,并非他的热爱。
工作之余,他常常去玩轮滑,也因此结识了一帮玩极限运动的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条玩滑雪的视频,然后就被迷住了,并决定开始他的单板滑雪之旅。
然而,这项运动极其烧钱,光是一月8天周末的雪票,就要800元,更别提昂贵的装备花费。
当面包师的实习工资只有每月1200元,为了支持自己的爱好,张嘉豪只能省吃俭用,把积蓄全部贡献给滑雪。
滑了一年的雪,张嘉豪才买上自己的第一块滑雪板。
终于有一天,他能够飞上空中旋转了。
2014年,他决定辞去糕点师的工作,做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
然而,职业选手多是三四岁就开始入门、培养,十几岁已经开始参加世界级的比赛了。表现优秀的,甚至都成了世界冠军。
而17岁才接触滑雪的张嘉豪,起步似乎有点晚。况且,他还不是天赋异禀的那一挂。
更要命的是,因为没钱,张嘉豪请不起教练。
没办法,他只能吃土节省,自己给自己当教练,潜心研究网上的视频,自己分解动作,遇到行家就抓住机会拼命请教。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4年,张嘉豪参加国际滑雪赛事,成功拿到了名次。
奖金300美金,他欣喜又骄傲地把奖金支票在家里挂了好久。
第二年,他再次参加国内比赛,夺得亚军。奖金8000元。
也是在那一年,听闻2022年冬奥会在家门口举办,他决定备战奥运。
02
为了能在冬奥会上和全世界顶尖的高手并肩,张嘉豪开始更拼命地参加比赛,积累经验。
他的成绩越来越好,但受的伤也越来越多,肺摔破过2次,脑震荡2次,双手桡骨骨折1次,嘴唇还缝过10针。
虽然他的伤换来了一次次进步,但要获得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仍然很难。
因为他没有组织,只能靠自己。
冬奥会东道主国家有个特权名额,要求选手拿到50分国际雪联积分,并且参加一场世界杯比赛。
张嘉豪只能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从2020年开始,张嘉豪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只身前往世界各地的赛场攒积分,开始为自己的冬奥梦出征。
语言不通,孤军奋战,比赛后体力耗尽,还要自己做饭,个中艰辛难以想象。
去年9月,张嘉豪的冬奥会冲刺几乎完成了一大半,积分攒到了39.95。
在智利,他还获得了一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
去年11月,张嘉豪抵达荷兰,参加他最后的一战。
这一战,是决定他能否拿到冬奥会入场券的关键一战。
但很遗憾,他失败了。
落地的那一刻,他没站稳,重重摔到了雪地上。26岁的他,与冬奥会无缘。
有人为之感到惋惜,我却觉得,虽然他的冬奥会之旅“失败”了,但他的人生,已经成功。
因为比起生在罗马的谷爱凌,他的起点只是一个小小面包房里的面包师。
而勇敢的张嘉豪,却敢于突破自己,凭借不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挑战家族成就的天花板。
最后,他不但挑战成功了,还取得了许多耀眼的成绩,就这一点来说,他是成功的。
况且,他也才刚刚26岁,谁也不能预知,他最终会走出多远。
03
相比于天才少女谷爱凌,张嘉豪的故事似乎更贴近大多数普通人。
那么,在他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除了坚持和努力,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热爱和激情。
当他为了备战奥运,一个人活成一只队伍,兼当医护、厨师和后勤,只身奔赴各国参赛时,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走过这段漫长的孤寂之旅?
唯有热爱,唯有激情。
即便是有天赋加持的谷爱凌,也是因为热爱才让她得以在雪场上所向披靡。
13岁的时候,谷爱凌曾接受过一次采访,记者问她,你会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吗?
谷爱凌的回答是:前提是它能给我带来快乐。
热爱,是一切的前提。
没有热爱,天赋也仅仅只是天赋,不足以支撑她走到现在。
毕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就意味着要忍受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以及家常便饭一般的伤病。
但谷爱凌却认为,累是身体上的感受,而辛苦是脑子里的概念。
训练虽然累,但我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爱好付出时都会有的感受。
正是这份热爱,让她能够在为数不多的训练时间里,100%集中注意力,专注挑战一个个高难度动作。
前几天,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微博上分享:“热爱,是极为稀缺的品质。唯有热爱,才能有内驱力。”
毕竟人都是趋乐避苦的。
当遇到自己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时,为了完成任务,往往会强迫自己去做。
如没有热爱,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就是苦的,人往往容易焦虑、放弃,甚至自我苛责,最终事情的结果也很难如愿。
相反,如果心中有热爱,做事的体验是快乐的,事情就自然变得简单,也更容易成功。
04
当一个人真正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全心投入。
喜欢游泳的人,会在游泳时感受到身体和水接触的感觉,以及人在水下奇妙的变化;喜欢拉大提琴的人,能听出不同声音之间细微的音色差别。
沉心感受事物,才是加速精进的助推剂。
然而,能够真正做着自己热爱之事的人并不多。
有些人,甚至从未找到自己的热爱。
这是为什么?热爱到底从何而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ilbert曾提出过一个心理学理论,叫预测偏差理论,意思是说:
人们都是依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做决策,在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时,首先想的是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感受。如果这种感受是愉悦,令人激动的,我们才会选择去做。
然而,想象力并不能帮助我们准确地预测未来真实的感受,它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是导致人们不幸福的根源。
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就与想象力偏差有一定关系。
比如,我们突然有了想要学习某个技能或开始某个行动的想法,通常是因为看到他人通过学习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
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拥有这种成果的感受,这种美好的感觉会转化成我们内在的动力,促使我们去行动。
但问题是,大脑的想象与真实状况之间存在偏差,它只预测到了得到结果时的快乐,无法让我们提前预知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而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做不好而产生挫败感时,很多人就会放弃。
反过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经历困难和挫折,并提前有了心理准备,那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那么容易放弃。
而在坚持下去的过程中,总有一天我们会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满足感。
热爱,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产生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需要费力去保持动力了,因为我们从中得到的自我满足感就是行动最好的激励和奖赏。
热爱,成了行动强大的内驱力,驱动着我们精通的方向持续前进。
自媒体作者SusanKuang说:
我们在谈论“热爱的事情”时,总爱使用“寻找”这个词,这个词侧面反映了大众对“热爱”的认知 —— 认为它是一个本身就存在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它。
然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所谓的“热爱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既定之物,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创造的东西。
深以为然。
要想把“3分钟热度的事转化为“真正热爱的事情”,艰辛的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
一旦投入得越多,就会越喜欢,越喜欢,就会越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