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看这里!《老人与海》中的硬汉风格

我是卓言。我们一辈子都在一起学习。是第211天。每天一本书,今天我们就《老人与海》(下)对作者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传奇的作家之一。

1926年,他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引起文坛关注。此后的《永别了,武器》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文学声望。1952年,他发表了《老人与海》。凭借这部小说,他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本书


《老人与海》出版后短短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530万册。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可是对它的解读却很多,有宗教的、文学的、人生的,无论何种角度的阐释都能从文本中获得足够的细节支持——尽管海明威一再说,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鱼就是鱼。无论如何,《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


核心内容


解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硬汉精神”、“重压下的风度”为何会成为海明威文学着重表现的主题;《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小说的内涵与风格。


小说故事梗概


小说的主人公叫圣地亚哥,是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一个渔港的老渔民,他已经整整84天没有捕到鱼了,还差3天就要打破记录——他最长的一次,连续87天没有捕到鱼。他本来有个小帮手,叫马诺林,老人教会了他捕鱼,他也很崇拜老人,认为老人是最好的渔夫。由于太久没有捕到鱼,马诺林的父亲让他上了另一条船。


这天晚上,马诺林又来给空手而归的老人帮忙,给他带来了晚餐和啤酒,还给他准备了第二天捕鱼用的鱼饵。当全世界都以为老人雄风不再的时候,只有马诺林还相信他。这种情形与海明威当时的心境很相近,只是不知道,当全世界的评论者都觉得他写不出好小说时,又是谁在相信他呢?


我们说回故事。第二天,老人带着一瓶水和马诺林为他准备的鱼饵独自出海了。海上风平浪静,不等天亮,老人就陆续放下了鱼饵,让它们准确地停留在40海寻、75海寻、100海寻和125海寻的水下,增加鱼儿上钩的机率。给你补充下,1海寻大约是1.85米。海明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描写老人放下鱼饵的距离,其实在暗示读者,老人的捕鱼技术是第一流的,这么长时间捕不到鱼只是倒了大霉罢了。


淡淡的太阳从海面升起,老人不紧不慢地往前划,他要去比平时更远的海域。这时他看到一只黑色军舰鸟,老人知道,它在追逐鱼群,就朝着它盘旋的地方划去。在那里,他放下鱼饵,熟练地钓到了一条10磅重的长鳍金枪鱼,而这只是一场大戏的序幕而已。


眼下,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海岸线不见了,只能隐约看到岸上的山峰,云块像积雪覆盖在山峰上。老人凝视着钓索,有时自言自语,有时想起棒球赛和马诺林。就在这时,他手中的钓竿猛地往水中一沉,老人伸手去拉钓索,把它轻轻地夹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试探性地一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立刻明白,在水下100海寻的地方,有条大马林鱼上钩了。老人耐心等待,等到准备好备用的钓索,并且确定鱼已经完全上钩后,他暴喝一声,用尽全力猛拉钓索,想把鱼拉出海面。


什么用也没有。鱼自顾自地游开了,它拖着渔船慢慢地往前走,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凌晨,从凌晨又到傍晚,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老人和鱼一直僵持着。鱼挣脱不了老人的钓钩,老人也不能把鱼拉出海面。在这过程中,老人又饥又渴,他出海时只带了一瓶水,现在只能靠现捕的金枪鱼和鲯鳅充饥。他的眼角受伤,左手抽筋,后背和手背也被钓索勒破了,可他始终没有气馁,没有低头。


他想起马诺林曾对他说,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想到年轻时跟大个子的黑人比赛掰手腕,比了一天一夜才赢了对方,后来人人都叫他冠军。一度,老人也曾昏昏入睡,梦到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非洲的海滩上看到威风凛凛的狮子。


到了晚上,精疲力竭的大马林鱼终于浮出了海面。另一边,同样精疲力竭的老人鼓起最后的勇气,把鱼拉到了船边。然后,他放下钓索,用脚踩住,高高地举起鱼叉,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把它叉进了鱼的胸鳍后方,接着用全身的重量把鱼叉压下去。临死前,大鱼用尽最后的力气,奋力跃出海面,落下时溅起巨大的水花。老人赢了。


可鱼实在太大了,船里根本放不下,老人还是第一次独自捕到这么大的鱼,他只能把它绑在船边,开始返程。此时的他早已远离平常捕鱼的海域,可是多年的出海经验让他很快就确定了返程的航线。


不久,情况开始变得对他不利,大马林鱼的血腥味招来了鲨鱼,一个多小时以后,第一条鲨鱼循着血迹向他们袭来。这是一条灰鲭鲨,有着蓝色的背部和银色的肚子,鱼皮光滑而漂亮,体格健壮。老人用鱼叉杀死了它,而它弄断了老人的鱼叉,还在大马林鱼身上留下了一个新的伤口。老人为大马林鱼受到袭击而心痛,也为接下来的航程担忧,这时他念出了海明威笔下最为人熟知的独白: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果不其然,一群又一群的鲨鱼轮番来袭,老人见到第一条鲨鱼的时候,还抱着赞赏的态度,对这些后来者,他只有鄙视和唾弃,因为它们是吃腐肉的鲨鱼。关于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向来都有许多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海明威以老人圣地亚哥自比,用捕鱼隐喻文学创作,把鲨鱼比作评论者,以此回应评论家对《过河入林》的恶评。结合海明威当时的处境来看,这样的说法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其实,只要文学仍然存在,作者和评论者之间相互的鄙视链和利益网就不会消失。


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堪称惨烈,他先是用刀,刀断了就用短棍,短棍断了再用船桨,他既在捍卫大马林鱼,也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就像他说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海明威具有硬汉精神,喜欢宣扬人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有时甚至为了硬汉而硬汉,因此被人嘲笑。但这篇小说的情感却颇为真诚,立意也更高,海明威以极其简单的笔触,给老人的行为赋予了能够抽离于具体环境的悲剧色彩,人面对注定失败的命运,仍能奋起反抗,这是自古希腊时代起就为人称颂的英雄品格。


出海后的第三天凌晨,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沉沉睡去。清晨,马诺林来到他的小屋,发现了熟睡中的老人,孩子给他带来了咖啡,老人醒来后给孩子讲述捕鱼的故事。很显然,孩子不仅是老人的知音,也是老人事业的继承者,或者说,是人类英雄品格的继承者。这天下午,当地来了一群游客,他们把大马林鱼的鱼骨误认为鲨鱼,而在路的另一边,老人再次睡着了,他梦到了海滩上的狮子。


这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海明威式结尾,因为它带有鲜明的象征色彩,并且具有情感温度。狮子是这部小说中不断被提到的一个意象,老人出海前、捕鱼过程中、捕鱼结束后三次梦到狮子,它象征了希望、勇气和力量。因此,即便老人已经人到暮年,除了马诺林,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他捕的鱼还被误认是鲨鱼,可是只要他仍然能梦到狮子,他的力量和勇气就不会消退。这与海明威通常采用的,冷静疏离的结尾截然不同。


小说的独特魅力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不过人们关于小说象征意义的争论却很多。尽管海明威本人宣称,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鱼就是鱼,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意蕴越丰富。人们除了在小说中读到命运悲剧和创作隐喻以外,还尝试去发掘文本背后的宗教意味。


首先引人注意的是87这个数字,这是老人连续捕不到鱼的天数纪录,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在基督教传说中,耶稣曾在旷野经受魔鬼试炼,为期40天,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大斋期,同样是40天,再加上复活节前“圣周”的7天,刚好87天。老人两次连续87天捕不到鱼的经历,暗示着人类处在不断重复、循环的受难过程中,只有经历巨大的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就像老人出海的那3天,尽管身心饱受考验和折磨,但他是最终的胜利者。另外,3天,也是耶稣从受难到复活所用的时间。


在诺奖的演说稿中,海明威曾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生涯,优秀的作家应该永远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情,每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起点。很可惜,在《老人与海》之后,海明威没有兑现自己的说法,获奖以后——用他小儿子的说法——他成了“国际名流”、“俗物”,直到去世,再没有写出任何一部虚构作品。《老人与海》是他的高峰,也是他的绝唱。


1961年7月2号清晨,海明威在自己的书房里,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用大脚趾扣动了扳机,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曾对父亲自杀抱着复杂的情感态度,没想到最后却用了和父亲一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假如他扣动扳机前曾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道他会对此作何感想。


海明威的人生和《老人与海》的内容大致就是如此,我们不妨稍作总结。海明威的文学人生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迷惘的一代”、硬汉、“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冰山理论”。


“迷惘”是海明威早年文学精神的标签,他是否真的认同过这个标签现在不好说,但他很快就超越了“迷惘”,把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作为自己公众形象和文学表现的主题,与此同时,他的文学创作也从30年代中期开始由关注个体转为关注社会问题。


《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人不能被打败,只能被毁灭”这一振聋发聩的独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影响了好莱坞大片中的硬汉风格,显示出人类面对苦难与挫折时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力量。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最主要的创作观念,在他状态好的时候,他用白描的手法赋予场景强烈的情感张力和戏剧冲突,使小说简练但不失韵味,可在他状态不好的时候,他的文体就会暴露出贫乏、无聊和空洞的缺点。


海明威的文学人生充满传奇,真真假假难有定论,他说优秀的作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可自己却始终固守于一种风格,他竭力表现自己的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福克纳曾有一个说法,姑且可以叫“辉煌失败论”,他认为写作有一种完美的状态,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达到,但是谁努力得越多,尝试得越彻底,谁的失败就越辉煌。在他看来,海明威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得不够辉煌。这当然只是福克纳的一家之言。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纵观海明威的一生,成功之处不计其数,哪怕他的某些具有争议的“失败”也是风格化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他不仅把一种文学风格推向了极致,还用自己的人生和文学展现了人类精神与意志所具有的强度。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的点赞、关注、推荐是最大的鼓励。

参考资源:得到听书·《老人与海》黄昱宁解读。欲读原文或电子书请移步得到App。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