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省教学能手陈祯:关注生活万物协调共生  思考时代合唱世间温情——2020年陕西中考作文命题解析

陈英,陕西省教学专家,安康市教授名师,石川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

  • 【作文题目】

《合唱》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 【命题特点】

1.关注世界

作文标题《合唱》延续近几年命题作文的形式,变化在于,由往年侧重于关注自我成长的命题方向(如2019《做个诚实的人》2018《阳光》2017《会玩,才好!》2016《为我心中的那片海》)转向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世界,关注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2.紧贴时代

在疫情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南北西东,不管男女老幼,各自贡献,共同担当。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曾这样首次阐释。

可见,“和”文化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也是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在今年疫情大背景之下,这一理念被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和读懂,2020陕西中考作文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语文观。

3.意蕴丰厚

“合唱”的意思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但作为作文题目,我们更应挖掘表层背后的深层含义。

“合”指全身上下都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全身各肢体间的相对位置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的情况。它包括内外相合,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前后相合等。也就是说,在“合唱”中个体的“唱”虽然是第一要素,但集体的“合”是最终目的。

由自然到人,由具象到抽象,由个人到集体,由国家到世界,世间万物的协调、配合、映衬、交融、共生共荣,皆可入文,因此,题目隐含的丰厚意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话题,还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提升格局,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做更深刻的思考。

4.人人能写

题目对于初中生来说,乍一看,门槛较高,但题目无提示语,文体不限,实则给了考生更自由广阔的表达空间。理解能力有限的考生可写表层意思,理解能力强的考生可写深层含义,标题既有宽度,能帮助学生唤醒生活经历,给予学生较广的写作空间。考生也就“人人能写”了。这样的命题既符合课标要求,又利于高水平作文的产生。

  • 【构思角度】

命题作文的审题,可以从标题的作用——提示行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可选择表达“和谐”“团结”“合作”等以“和”字为中心的理念的素材)三个方面来选材构思立意。

《合唱》这个题目写作的内容可大可小,可表现自己参加合唱活动的成长经历,也可表现自然万物的协调共生;可表现伟大的时代精神,也可表达细腻动人的人间温情;可表现脊梁人物的家国情怀,也可表现诗词歌赋对个人的感染熏陶。难点就在于怎样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构思:

角度一:人与自我

就标题基本意来说,可以写“人与自我”的成长体验类,自己参与合唱的亲身经历,以时间为线索,记叙合唱前——合唱时——合唱后的经历来写合唱准备、正式表演、自己感悟,以叙事为主,重在描写自己在活动中的细节及所带来的感悟。还可以记叙和老师、同学合作完成的一项活动,如接力赛、篮球赛、文艺演出等。但上述内容在安排结构时都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所以可以变换叙述方式,采用倒叙或者插叙,增加文章波澜。

还可以更深一步思考标题含义,写人生路上,与努力“合唱”,与坚持“合唱”,如统编教材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颗小桃树》等课文就是范例。

角度二:人与自然

由基本义想到比喻义,可以描绘大自然声、色、态、物合奏的交响曲,注意要有细腻传神的描写。站在“人与自然”这个角度,疫情的发生是自然对人类的惩戒,故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合唱出平衡的曲调。如统编教材中的《雨的四季》《安塞腰鼓》《昆明的雨》《壶口瀑布》等课文就是很好的示范。

角度三:人与时代

以“合唱”为象征意象,我们很容易与中国的“和”文化联系起来,进一步阐发为“团结协作”“和谐共生”。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疫情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南北西东,不管男女老幼,各自贡献,共同担当。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国家领导,到无数医护人员,再到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上网课的教师,万众一心“合唱”,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抗疫胜利。(例见陈祯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曾发推文《这就是我们的力量》《因为有你们》《疫情中的我爸妈》《这个春天不会迟到》《你看,中国被点亮了》《致新冠病毒的一封信》《滚蛋吧!病毒君》《最可爱的人》《一起战疫,共迎春暖花开》《武汉的自述》) 

角度四:人与他人

困难面前,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帮助,濡染社会风气,共同营造和谐社会,可谓“合唱”;亲人的陪伴、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引,加之自己的努力,使自己不断进步,可谓“合唱”;在马路上意外摔伤后,警察、出租车司机、过路行人热心相助,使自己脱离险境,可谓“合唱”…… 

统编教材中表现“合唱”这一抽象意义的文章有不少,都是很好的示范。诸如《散步》记叙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时,祖孙三代人“合唱”出一曲温情和谐之歌;《驿路梨花》记叙祖国边疆军民代代传递雷锋精神,“合唱”出一曲感人至深的和美之歌。《醉翁亭记》记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景,太守与百姓“合唱”出一曲乐观豁达、政治清明之歌;《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智选天时、地利、人和,群策群力,“合唱”出一曲杀富济贫的豪侠之歌。

角度五:人与历史

1.脊梁人物。历史上每个关键时期,总有脊梁人物顶天立地,他们从屈原、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孙中山一路走来,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每一个人在各自领域的努力推动了中国的前进,邓稼先在科技领域的埋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行政领域的务实,袁隆平在农业领域的探索,屠呦呦在医学领域的深钻,于漪躬耕于中学语文教育领域的热血,樊锦诗扎根大漠的守护,都贵玛为民族团结的赤诚……他们一起“合唱”出伟大的复兴之歌。

2. 诗词文化。中华诗词,灿若珠宝。曹操与沧海合唱,陶潜与菊花合唱,李白与美酒合唱,岑参与白雪合唱,梦得与秋日合唱,苏轼与明月合唱,稼轩与梦想合唱,这些历史名人的“歌声”,穿透岁月,“合唱”出中华民族文化之歌。

角度六:国家与国家

疫情爆发,需要全球担当。科研方面,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积极行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取得多项关键成果。身处一线的中国科研人员则第一时间公布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世界人民互相支持,为疫区和患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此外,还以横幅、信函、视频、标语等为载体,表达对中国人的支持。

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土耳其等11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中方捐助疫情防控物资,德国中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日本友好人士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肺腑之言,巴基斯坦用军机向中国空运急需物资,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只蒙古羊……无数感人的瞬间,无不是讲述真情交融、命运交织的故事,展现“合唱”的情怀。这些国家人民与中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合唱”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

总之,虚实转化成为这次命题的难点所在。如能突破这个难点,那么角度选取就很容易了。此外,考生要关注生活万物协调共生,思考时代合唱世间温情。如果考生没有亲身经历,没有对所经历的事情有思考和感悟,不会选取和描写典型情节,不懂人物、事件背后深刻的精神所指,就极易出现作文大而空、虚而泛的无趣之作或肤浅平庸之文。

  • 【教学启示】

1.树立大语文观

在以教学教材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疫情),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深入思考感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鲜活素材。语文教学更多地承担着立德树人重大使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胸怀大格局,继承和发扬“仁”“和”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与国家、世界共命运同成长。

2.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就是为了一定的阅读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一组文章。运用群文阅读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写作与阅读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教材的经典课文都是写作的优秀范本,阅读的分析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逆向思考审题构思。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教学生仿写同一主题不同结构的文章,或者同一结构不同主的文章题,进而能创作,即“读、仿、写”。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教育类月刊,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