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2022高考真题,干货看这篇!2022高考地理试题模拟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第一,选择题共有16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空间分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代表性特征。我国西北的L市在解放初期规划建设了多处石化炼油基地。图1示意2000—2010年L市两个典型方向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


图1

1.L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推测其城市空间延展的主要方向是

A.东西方向 B.西北-东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西南-东北方向

2.甲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参考答案】1.B 2.A


阿富汗耕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粮食自给率低。坎大哈、贾拉拉巴德等地可以种植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国际粮农组织曾指出通过推动冬夏两季谷物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阿富汗粮食安全。2021年9月,中国决定向阿富汗提供必要帮助,包括农业方面的合作。图2示意阿富汗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图2

3.阿富汗的坎大哈、贾拉拉巴德等地能够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 ②地形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目前阿富汗未能广泛实现冬夏两季谷物种植,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土地有限

C.劳动力少 D.技术落后

5.为了提高阿富汗的粮食自给率,中国应重点帮助阿富汗

A.建设交通设施 B.建设水利设施

C.改造土壤肥力 D.改造地形坡度


【参考答案】3.C 4.D 5.B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不断变化,对铁路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1示意2000—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指标与产业结构,据此完成6~8题。

表1 2000—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指标与产业结构

表1 2000-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指标与产业结构

6.2000年以来,与中国铁路货运占全国货运比重正相关的是

A.铁路运营里程 B.铁路的货运量

C.第二产业比重 D.第三产业比重

7.中国钢铁企业沿海布局的趋势减少了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铁路网密度更大

B.原料运输高度依赖海运

C.钢铁生产原料利用率提高

D.企业与市场的距离缩短

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国际贸易与物流体系为铁路运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应首先

A.大量建设新的出境铁路通道

B.在国际上推广中国铁路技术

C.加快建设完善高速铁路网络

D.加强铁路与海运的协同合作


【参考答案】6.C 7.B 8.D


活跃火指遥感卫星捕捉的地表热异常,包括林火、农火、城市火灾等。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研究表明活跃火发生与厄尔尼诺、植被覆盖度、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图3示意中南半岛活跃火高密度值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推测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较高的时间段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10.中南半岛常绿阔叶林区的活跃火出现频次明显高于落叶阔叶林区与常绿针叶林区,其主要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区

A.枯枝落叶多 B.油性物质多

C.植被破坏大 D.农业活动多

11.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上升气流将减弱,此时中南半岛

A.降水减少,活跃火增加

B.降水增加,活跃火减少

C.气温降低,活跃火减少

D.气温升高,活跃火增加


【参考答案】9.A 10.D 11.A


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海拔2900-3300m之间,是该区域最高的森林带。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杉林群落内的幼苗高度结构、分布格局发生转变。在海拔3000m以下,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海拔3100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图4示意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幼苗的高度结构。据此完成12~14题。


图4

12.各海拔幼苗分布的特点是

A.海拔3300m各高度幼苗差异较小

B.海拔越高,幼苗的植株数量越少

C.高于105cm的幼苗分布较为均匀

D.海拔越高,低于25cm的幼苗越多

13.林带低海拔处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说明与高海拔处相比,低海拔处

A.降水总量更多 B.热量条件更优

C.种内竞争更弱 D.灾害威胁更小

14.推测海拔3100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云杉种间竞争较强

B.覆盖度较低光照强

C.适宜生存区斑块化

D.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参考答案】12.A 13.B 14.C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20°32’S, 174°24’W)爆发并引发海啸,火山灰和气体形成巨大烟柱。16日2时,浙江大陈验潮站(28°27′N,121°54′E)监测到海啸波。图5为火山爆发时的遥感影像。据此完成15~16题。


图5

15.图中火山灰烟柱的影子位于火山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16.根据大陈站监测到海啸波时间推测海啸波传播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A.200km/h B.400km/h

C.600km/h D.800km/h


【参考答案】15.D 16.C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村西南的达德沟坡陡谷深,从沟中冲出的泥石流在沟口处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期在古河道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的交错沉积。由于河流改道,古河道逐渐干涸,形成现今瓦约村址。图 6示意瓦约村河道变迁及甲地湖相与河相交错沉积物剖面。


图6

(1)有同学根据上述图文资料推测图示区域内河流从北向南流动,从堰塞湖形成与消亡的过程为其提供推测依据。(6分)

(2)分析甲地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交错沉积的原因。(8分)

(3)图示河段出现自然截弯取直,从地形地质的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沟口有泥石流堆积体,(2分)甲地有湖相沉积,说明泥石流堆积堰塞成湖;(2分)古河道所在堰塞湖逐渐干涸,说明堆积体位于河流下游。(2分)(河流自北向南流动。)

(2)泥石流堆积体阻塞河道,水位抬高,流速减缓(2分),形成湖相黏土沉积(2分)。(青藏高原东部河流流量变化大)间歇性洪水流速快,(2分)携带砾石进入堰塞湖形成砾石堆积(2分)。

(3)该地山高谷深,落差大,侵蚀能力强;(2分)岩石破碎,易发泥石流堵塞河道,促使河流改道(2分);河流流经断裂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2分);河流曲率大,易出现自然截弯取直(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南岸荒野广布,是“世界上持续风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分布着非洲最大的风电场。超重、超长的风电设备需分多次从1200km外的港口运送到风电场。风电通过长途输电线路输往城市,途经东非大裂谷带及野生动物园。2018年2月开始承建该输电线路的中国公司仅用7个月时间就顺利竣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培训并聘用大量当地人员,通过当地企业获取材料和服务。图7示意肯尼亚图尔卡纳风电项目分布。


图7

(1)分析图尔卡纳湖沿岸地区成为“世界上持续风力最大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2)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8分)

(3)推测中国公司在输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6分)

(4)说明中国公司承建输电工程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图尔卡纳湖沿岸盛行东南风,持续时间长(2分);途径洋面与地形较平坦地区,阻力小风力大(2分);湖泊沿岸地处西北-东南向谷地,狭管效应显著(2分)。

(2)需要海陆转运,增加运输难度(2分);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2分);超重、超长,(需要专用运输工具)运输难度大(2分);交通基础设施落后(2分) ;内陆地形起伏增加运输难度(2分)【任答4点得8分】

(3)建设期间正值雨季,不利施工(2分);风力较大,不利高空作业(2分);途经东非大裂谷,地形起伏大(2分);经过野生动物园,动物袭扰增加施工难度(2分)。

(4)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提升职业技术水平;保障当地居民清洁能源供应;(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给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冰川增长与消退过程中产生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会对地貌造成强烈影响。冰期时,北美洲冰川末端堆积物影响了“冰川影响后期”流域的划分。图8示意北美洲局部区域冰川影响前后时期的地表水系分布。


a冰川影响前期水系状况 b冰川影响后期水系状况

图8

(1)在图8a中用双实线“=”画出冰川最强盛时期的界线。(3分)并在有冰川分布的一侧,用箭头标注出冰川消退方向。(2分)

(2)请在下面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回答。(5分)

①说明冰川作用在五大湖由“河”变“湖”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②说明冰川作用对密西西比河水系特征变化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2)

①冰川侵蚀破坏河道(1分),使河床变宽(1分)变深(1分);冰川退缩融化(1分),(宽阔)低地蓄水成湖(1分)。

②冰川侵蚀改变(下覆区域的)地表形态(1分),冰川末端堆积物形成新的分水岭(1分),改变了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数量(1分),延长了河流长度(1分),扩大了流域面积(1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