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什么如什么】专题古文里的脂粉春秋④丨芙蓉如面柳如眉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大伟

古人称女人的眉毛为“七情彩虹”,并赋予了烟眉、青蛾、蛾、绿眉、眉叶、杨家黛、娇蛾等多种美丽的外号。

古诗词中也有不少关于眉毛的描写,如“芙蓉如面柳如眉”“黄金不惜买蛾眉”“画柳眉,淡淡青山蝶黛静”“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等等。古人最早画眉的材料是“黛”。

唐朝女子眉式(资料图片)

《释名》中说:“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就是说,最早咱们的古人要画眉,先剔去本身的眉毛,然后再画眉。但“黛”究竟是什么呢?有古文记载:“染青石,谓之点黛。”可以看出黛是一种矿石,称之为“青石”和“石黛”。它是山岭产的一种矿物,是最早的天然墨,男人用来写字,而女子则用来画眉。在用法上,把石黛放到黛砚上磨碾成粉末,加水调和后,再涂抹到眉毛上。所以又有了“画眉石”的雅称。

那么黛究竟是什么颜色呢?从“青石”的命名,可以联想到黛是“青黑色”。它包括了黛蓝、黛茶、黛绿、黛翠等深浅的浓度,黛的色泽便为“黛眉”“玄眉”等。

古人对黛眉的推崇是极高的,可以说女子人人皆黛眉。于是就有了白居易的“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万楚的“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等诗句。

西域眉黛

有了眉黛,唐代女子画眉风气日盛,从诗人温庭筠写眉毛的诗句便可看出,各种眉妆开始争奇斗艳,大致给人的阅读印象是:唐朝女子的眉毛或有个山一样的眉峰(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或要细长(频低柳叶眉、欲敛细眉归绣户),颜色也不全是炭黑色的(黛眉山两点、眉黛远山绿),颜色深浅也有讲究(妆浅旧眉薄、眉浅淡烟如柳、眉黛薄)。

《丹铅续录》卷六记载:“唐明皇令画工画 《十眉图》,其名称颇具诗意: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十曰倒晕眉。”

唐代诗人徐士俊还为此写了《十眉谣》,其中有几句诗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十眉图》中的却月眉在唐代流传甚广。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中,女泥俑便是却月眉,这种眉形直到晚唐还未过时,杜牧在《闺情》中所述“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便是例子。

有资料称,考古工作者在距今2800年的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中,发现一具墓主的双眉如柳叶,色黑如初描;在鄯善县苏贝希古墓群一号墓地、汉代的温宿县包孜东古墓、洛浦县山普拉古墓中均发现了用于描眉的眉石和石眉笔,主要有石质和木质两种材质。

从新疆多个墓葬出土的眉石、眉笔以及大量壁画、绢画和木俑显示,无论是石化妆棒,还是不同颜色的饰眉颜料,均见证女性在时代发展中所展现的文化魅力。

到了唐代,西域女子画眉风气渐盛。她们不但喜欢画细长弯曲的却月眉,还更喜欢宽阔的一字眉。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上,下棋贵妇和侍女们都画着又黑又宽的眉形。这件女舞俑的眉形与众不同,基本呈“一”字形,浓密、平整、简洁,宽窄适度,反映了当时流行的阔眉风尚。

就这样,美眉与黛色则相依相偎,袅袅娉娉挽手了千年之久。

石眉墨和石眉笔 (汉代)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出土(自治区博物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蒋大伟摄

毛发的食粮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弯又长,好像树上的弯月亮……”这是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中的一段歌词。即便没到过新疆的人,通过这首歌,也会了解新疆姑娘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便是那双明眸善睐、眉目传情的大眼睛,而使眼睛熠熠生辉的,则是弯弯似月牙的黛黑色眉毛了。

爱美的新疆女性,很早就知道许多纯天然的美颜方法,比如用海娜花染指甲,用酸奶美白肌肤,用沙枣树油作头油,更喜欢用一种植物染眉生眉。

在她们看来,人是会老的,但眉毛不能老。眉毛是需要呵护、养育的,否则会变成秋风中的枯草。眉是五官中最上一官,美容先美眉,不老的眉毛和睫毛就像围着湖泊生长的草木,草木越茂密、葱茏,湖水就越发幽深湛蓝,清澈见底。

种神奇的植物就是奥斯曼。

有人说奥斯曼是“毛发的食粮”,但它何尝不是“眉毛的恋人”?捣碎成汁液的奥斯曼,精魂在眉毛的草丛中低吟浅唱。

奥斯曼俗称乌斯玛草,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青叶。它是欧洲菘蓝的变种,两年生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杆为粉红色,叶子呈深绿色,形似大号柳叶。种在庭院里既可当花欣赏,又可以随时随地采叶子来描眉。

现代研究表明,得益于新疆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奥斯曼草中菘蓝苷、芥子苷等有效成分,能迅速渗入毛囊,持续释放营养作用,长期涂抹,有生眉浓眉的功效。所以,“生眉草”的美称一直属于新疆奥斯曼。

每年四月份起,奥斯曼就可以采摘上市了。一些中老年妇女安静地坐成一排,脚下摆着一只鞋盒,上面放着几把奥斯曼鲜叶,还有一小排眼药水大小的塑料瓶,里面装着捣碎的奥斯曼汁液。这种无风险的小生意,在南疆巴扎随处可见,多少年后,仍经久不衰。

到了冬天,眉毛“吃”什么呢?她们将奥斯曼鲜叶的汁水挤出来,再拌上羊油,制成不腐不烂的眉膏,以备冬天之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烟叶一样晒干存放,不过涂眉效果没有前者好。如今,这种奥斯曼已经被制成生眉笔、生眉棒及睫毛膏等,但女性们仍旧喜欢用新鲜的奥斯曼叶汁涂抹眉毛。

民间“眉形观”

因为奥斯曼,民间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眉形观”。

尤其在南疆乡村,母亲一般在女儿出生7天后,用新鲜的奥斯曼汁液反复涂抹爱女的眉毛,久而久之,眉毛就像吸足了养分的庄稼,变得乌黑发亮。有一种说法:女儿眉间的距离与成年后嫁人的离家距离成正比,如果两条眉毛隔得很远的话,女儿一定会嫁到很远的地方去。

黛色,成了浓眉翘睫的女孩儿远嫁离家后一抹淡淡乡愁,挂在弯弯的眉间。

过去交通不便,母亲们当然不愿将女儿远嫁,总希望将女儿留在身边,她们相信,嫁出去的女儿没有走远,只要喊一声,就能听见。

有一年5月,我曾在喀什停留过几日,恰逢喀什地区歌舞团为迎接喀什建市50周年,大型歌舞剧《香妃》在喀什人民剧院公演。剧院一旁的沙枣树叶,散发出沁人的浓香。正凝神间,不远处的葡萄长廊传来隐约的笑声,我便循声向长廊隐约灯光处走去。

那是一对母女。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神情憨稚甜蜜,正跟年轻的母亲在葡萄架下习舞。

只见她掀起艾德莱斯绸的小裙摆,勾手,踮脚,抬臂旋转,眉目顾盼间,十分动人。她的母亲始终带着微笑和赞许的神情看着她。

在她们小憩的时候,我看见小女孩的眉间有一条黛黑色粗线,两弯秀眉如小径和桥梁紧紧相连。我知道那是用乌斯曼草叶榨取的汁描画出来的。

我问她母亲,眉毛连眉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没有?

她回答,女孩的眉毛连眉心,表示与家人永不分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