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混乱”和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理想。
即使你偶尔心血来潮想找朋友倾诉下,也难免被当作另类看待。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结果,最糟糕的当属被冠以“毒鸡汤”大师的称号。
这也是我起笔这篇文章之前很犹豫的一个原因
但我自身的一些人生经历再结合《活法》这本书,我觉得有必要谈一谈人生理想这个问题,这里我没有要针砭时弊、要开化民智的意思,仅仅是遵循自身的内心想法,跟各位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活法》一书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代表作。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盛田昭夫(索尼公司)、稻盛和夫(京瓷、KDDI)这四位优秀企业家被誉为日本的经营四圣。
稻盛和夫先生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年轻时也算历尽坎坷,经历过混乱、动荡的时代,也被疾病折磨过,而且因为他是地方大学毕业的还差点就没能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份工作也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工资经常发不能准时发放,前途灰暗。
他曾想过放弃或者是另觅捷径来结束这段糟糕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通过调整心态并付诸行动,在他公司所有人的努力之下,公司有了重大的突破扭亏为盈。
而他本人则于27岁、52岁分别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78岁高龄以社长身份接管破产重组的日航,仅仅一年时间大幅度扭亏为盈,并且创造了当年全球航空公司中的最高利润。
道盛先生的成就和名誉很多,但这篇文章我们只探讨他对实现人生理想的底层逻辑和具体的方法论,以便我们作为凡夫俗子在这个混沌的现实中能找到一丝曙光。
先来看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诞生很早,起因大概就是牛顿认为光线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的,但也有人认为光线应该是以波状的形式存在的,双方各执一词进而展开了一场持续几百年的实验。
实验的过程和早期的阶段性结果咱们暂且不说,有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去收集阅读相关的资料。
直到1999年美国著名非主流心理学家,迪恩.雷丁,对该实验进行了升级——加入人为的意识的干涉,实验结果发现,当有较强的人为意识干涉时,实验结果是呈现的双缝干涉是减弱的;而当人为意识干涉减弱时,实验呈现的结果是增强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实验的结果直接证明了一点——意识直接影响物质结果。
用人话说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它就真的有可能是怎么样的。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感觉人生理想好像又有点希望?
那既然意识能影响物质结果,我们又该如何去实现人生理想?
《活法》一书中就为我们详细介绍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
心不唤物,物不至。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能得到手——一条人生法则。
我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一心想着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混一混,尤其是深圳。
那时候的想法倒也简单,并不是为了实现多大的理想和抱负。
一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思想政治》课本封面彩图上赫然印着一张深圳帝王大夏的图片,这玩意给少年时代的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此后我时不时会幻想有一天,我能站在地王大厦下抬头仰望这座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
那时候不比现在信息发达,这座大楼究竟有多少层,耗资多少钱,由谁来设计、建造这些基本信息就连我的政治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这不影响我对它的憧憬和神往。
二是初中毕业后,身边有不少的小伙伴选择了放弃学业,跟随南下打工大部队,竟然还有两个去了深圳。每年春节回家听着他们眉飞色舞地说起深圳如何如何,厂里面的哪位拉长怎么怎么样,瞬间觉得他们很成功,小小的自卑感也油然而生,就连那句“你们去看过地王大厦吗?”的话,几次到了嘴边硬是被我生生地咽了回去。
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心里有一座地王大厦
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和一位朋友买了车票,还是那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的卧铺车,凌晨四点钟在距离龙华车站还有一段距离一个比较黑暗的地方,司机很不耐烦地把我们几个给叫下了车,他说这里就是龙华汽车站。
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高楼大厦,尤其是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哪怕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看见它高耸入云的深圳地王大厦,不禁心里一沉,这真的是我魂牵梦绕的深圳么?
由于人生地不熟,没能第一时间去看地王大厦,生存任务迫在眉睫。第一份工作,面试的是IBM长城国际。
面试分四轮,历时两个礼拜,在200多位面试者当中最终录用了14人,很幸运,我是其中之一。
但我并不认为这纯粹是我运气好,因为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记得,只因为我朋友告诉我IBM是一家很有名的全球500强企业,哦,对,据说阿波罗飞船上的电子设备有很多都是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
然后我就开始在我朋友那间阴暗狭小的出租屋内,用他那台式电脑疯狂地查询关于这家公司的资料,以及这个招聘岗位的相关技能要求,还不忘记在朋友下班的时候让他给我恶补一阵子的电子厂和电子产品的相关要求和知识。
当时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你说这个公司牛批,那我就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要进这家公司。
后来的一次聊天中,部门经理告诉我,其实当时面试的时候你并不是最优秀的,面试者当中有很多是深圳大学英语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你的专业知识只能说是达到了面试者的平均水准。
我之所以决定录用你是因为在你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有那股勇气和决心,以及为了理想做好充分准备,我认可这样的年轻人。
诚然如此
后来我再跳槽到华为南方生产基地其实也是这样
这段真实的经历在我的人生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在后来当我看到道盛先生这一书时,真的可以用内心非常震撼来形容
心不唤物,物不至。这一人生哲学为什么能应验?
对于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应当是打消消极的想法,对待人生或者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想法,树立一个理想。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这条重要的法则。
用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观点说是这样,经营当中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水库”,这样才能在经济萧条或景气时游刃有余。但是很多人反问松下先生,你说的理想时很好,但问题时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理想
松下先生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但是必须这样想”,这种愿望是一切事情的开始。
愿望是种子,为了在人生这个庭院里扎根、长茎、开花、结果,种子是一切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了理想之后应该怎么办?道盛先生认为——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但是愿望要变成现实,普通程度的、随随便便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强烈的愿望。抱着这样的愿望,聚精会神地、一心一意地、强烈而透彻地进行思考,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用近乎“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不管是人生还是经营,这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给理想上“彩色”,在头脑中呈现。有理想然后思考推敲、反反复复、孜孜不倦,在这个过程中,通向成功的道路会逐渐变得清晰,仿佛你已经走过一遍。开始只是梦想,梦想逐步接近现实,然后梦想与现实的界限消失。
只要思考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如果你自己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背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极高。
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道盛先生认为给梦想上色思考细节之后,就可以大胆地展开构想,分三步走,构想阶段可以乐观地构想,展开大胆的想象;但到了出方案的时候要适当的悲观,尽可能地想到各种不利的局面;但是一旦方案定下来之后就要乐观、充满信心地去落地执行。
在执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心态。最好能够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只有坚信自己可能性的人,才能开创新事业。所谓的可能性就是“未来的能力”。只凭现在的能力来判断行还是不行,就永远无法成就新的事业,不能完成高难度的工作。
太急功近利往往就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驻足不前。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