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绍了《中国人的修养中学修身教科书》作为上篇和下两篇,上篇侧重于实践,下一篇侧重于理论。
修身以实践最重要,所以对于上篇分五章详细介绍。简单回顾一下在上篇蔡先生的主要观点,他认为人生不能无所作为,而做他们应当做的事就是所谓道德。道德并不是突然就能获取的,所以必须有理想,有方法。修身就是借以表现它的方法。
凡事必然有序,道德是我们生而为人应当做的事情,方法有先后,而最先做的本务是修己,于是在此基础上,蔡先生就本务和家族、社会、国家和职业等人生应该做以及如何做进行一一讲述。
他认为百善孝为先,小到一个人的私德,大到国家民族大义,无一不由此而推演,所以说,只有兄弟孝悌亲爱,政策实施有依据,才能在社会上行事,对职业应该尽心尽力,对他人的生命如财产和名誉,都应当维护珍惜,不可以加以侵犯诋毁。行有余力则博爱他人,进而努力投身公益,如果这样在国家大力推行,法律所规定的,都应当恪守。有事的时候,应当致身于国,公而忘私,为国家尽应当尽的义务,这些都是道德所教的范围。每一章节的内容和方法讲述都很详细,感兴趣的可以深一步阅读。
今天继续分享下篇中的六章,分别是绪论、良心论、理想论、第四章、德论、结论中的第一章绪论。
在第一章中,蔡先生对上篇人生应当尽的本务,对于上篇而言属于实践伦理学范畴,而下篇则着重介绍本务源起的道理和规律,所以可以称之为理论伦理学。理论伦理学相对于实践论理学,就像生理学对于卫生学。它所阐明的原理应用可作为做事的规范,于是才有实践论理学。应用应当属于“术”,因循其中的示例,所以说唯有理论伦理学才可以称之为伦理学的名称。
理论伦理学的性质与物理化学博物等自然科学非常相近,它以人心发展轨迹或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它们因果关系的道理,与自然科学一样,它明确标准并依据标准评判每个人的所做的事,并给与善恶的名称,这并不是自然科学所具备的。
关于伦理学的纲领,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分别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