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读西游记有感,干货看这篇!我很想推荐采访崔大使的那位美国记者,读一读《西游记》

文章微信公众号:记忆携带,欢迎阅读全文。

崔大使被美国记者提问时,问了什么是观后感。

首先,我承认,他们聊的都是些意识形态领域,这方便我不懂,我是个投资人,我只懂有希望的人生才是好人生。

你要和我辩意识形态,我就睡着了。

但我有一点优势,相对于那个美国记者,我是没有老板的。

没有老板的人,往往不容易有偏见。

我从不加入任何团体,也没有信仰。我看病要自费,养老靠自己,如果说谁是我老板,那就是交易市场,还是国际交易市场。

这一点,我比天底下所有领工资的人,从心态上就更平和。

我为什么说推荐那位记者读《西游记》呢?有我的道理。

你们知道《西游记》的引子是什么?

就像《红楼梦》一开篇就是女娲补天,女娲不去补天,就留不下那块石头,没有那块石头就没有《石头记》。

《西游记》也是一样的,西游记,西游记,一定是有人说西方好,才有这篇游记。

我们翻开《西游记》。

一开篇就是如来说:“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而后,如来又说自己所在的西牛贺洲“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这是一切的大前提,有了这个立论,才有菩萨领取法旨,往大唐说服唐王派遣唐僧前往灵山脚下拜佛求经。

菩萨是怎么当着唐王李世民的面,跟唐僧说的?

当时李世民在举行水陆法会,聚集了一千两百多名高僧。菩萨化作一个和尚,跟李世民讲:

“你这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生,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度亡脱苦!”

那李世民被勾起了好奇心,肯定要问:“大乘佛法哪家强?”

这就引出了西游记。

换句话说,如来认为大唐这个地方不好,“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嘛。哪儿好呢?灵山脚下好,“不贪不杀,养气潜灵”。

于是让菩萨忽悠了唐王派遣唐僧去学习怎么好。

如来的这个立论,看懂了吧。

那好,我们来看一看,他的立论是否成立。

正因为佛祖是权威,我们没法和他辩道理,所以只能引入大数据。

我翻遍了《西游记》。

《西游记》总共出场了135个大妖怪。

其中傲来国界有六个,大唐国界有六个,乌斯藏、宝相、乌鸡国界有九个,车迟,女儿,祭赛国界有十五个,朱紫、狮驼、比丘有十三个,玉华府、金平府界有六个,天竺国界有六十二个,上善国界有十八个。

很奇怪哦。

大唐国界只有六个,占比4%。

而越靠近灵山脚下,妖怪就越多。比如天竺国界有六十二个,占比46%。如果算上善,那占比高达59%。

我滴个乖乖,59%的妖怪都在如来身边,那还取的个什么经?妖经么?

咱是去取经,还是娶妖精?

你不觉得奇怪么?

我们再重温一遍。

如来说:大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西方极乐世界“不贪不杀,养气潜灵”。

so,难道妖怪越多,越“养气潜灵”?

对不起,我又一不小心说了实话,我不是知识分子,也没有意识形态。搁在旧社会,我就是个拨算盘的。

我并不是说大唐就比西天好。

但这起码也是一个角度,从指标形态上看,妖怪多,显然没有如来说的那么好。

我拿这个故事做引子,没有说西方不好的意思,我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

只要有人没有表达西方好,马上就会引来一群骂。

对于那位美国记者的看法,我是这么想的。

既然他从头到尾只是在举例子,没有逻辑性,那想必我也可以从头到尾举例子。

反正你也不追求全面,我也不追求全面,挺公平,我喜欢。

何况,只要说话,本就没法全面。

全面的那是大英百科全书,只要是个人,他就不能全面。

他要是全面,那只能是抄袭别人的看法,比如如下句式:

“我有个医生朋友,他跟我说,........”

这句式让我想起了芮成钢。

“韩国,我喜欢,我喜欢你们的泡菜。日本,我也喜欢,我喜欢你们的寿司。正如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

对不起,让读者们失望了,我没有好朋友姓克的,所以我只能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眼睛看到的。

效仿一下那位记者,我也来举例子,但起码,是我身边的例子,不是道听途说。

换句话说,我只聊我的朋友,至于朋友的朋友,我是不聊的,我不做信息的二道贩子。

所以我的句式叫做“我说”,而不是“我一个朋友,他说”。

我看不到的,我相信一定有,但那部分,应该留给别的经历过的人自己去说,凑起来,这叫全面。

那接下来说我身边的故事。

我身边的人,有留在国内的,有出国发展的,当然,就肯定有去美国发展的。

我曾经举过很多例子。

比如我的好朋友,江西某农村考上不知名学校的Z某。

对不起,他的学校不知名,家乡不知名,跟我说了八遍,我也记不住。后面的朋友们也基本上如此。

我讲过他的故事,从村口往自己头上泼凉水,到生产线上的工人,到软件工程师,到部门经理,到CTO,到屡屡创业。

我不能说他成功了,但我觉得,他很早结婚,从当年媳妇跟着他,一年吃不上几回肉,到能够在好几个大城市里买多套房,这一切,换个地界,未必能给他。

比如他当年一毕业,去美国的思科总部,我们不说他后来能怎么样,事实上,他也进不去。

当年只有学霸中的学霸,才能进思科,至于去美国思科,那这里面还会牵扯很多别的问题。

我们不聊意识形态,我只能说,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很显然,即便当年有人白送他绿卡,让他去美国思科总部,从经济上看,他得到的也不如今天多。

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强调,钱不重要,意识形态才重要。

那是你。

他家很穷,所有亲人都等着过物质上的好生活,理解了吧,这是人家的需求。

所以,我觉得,不说成功与否,至少,对他个人来说,这一步是走对了。

当然这话也是废话,他本就不是学霸,当年也无法去美国。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我举过很多例子。

S总,当然,他做老板了,公司要奔上市,自己有别墅,至于当年他们那个村穷成什么样,至于他高中毕业,也是从产线工人到销售,到销售经理,再到创业,这个过程,已经不重要了。

很显然,他比前面那个例子,混的好得多。

这样的故事我曾经讲过一箩筐,就不再一一列举。

你注意,他们不能说明留在某地发展一定好,不能,因为社会总人口很多,我见过的只有一小撮。

但是,如果我给你同类抽样,就不存在这种比较。

明白什么叫同类抽样?

就是始终举我身边的那些人。

我身边看到的那些人,一定有局限性,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他们混得好不等于和他们待在同一地方的人都混得好。

但如果始终在他们内部比较,就没这问题。这段逻辑要想一想,我相信你能理解。

因为都是我身边嘛,又没离开这个采样群。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去了美国。

比如我曾经举过例子,昔日一起在校网上玩暗黑破坏神的某位,在美期间,被上司打压,最后抛弃家人,纵身一跃,上了全球头条。

我不是说,所有去美的同学都遭遇了什么不公,以至于有这么不幸的结局。

我没有偏见。我不是那位美国记者,我不会拿一个人的遭遇,去描述一个社会群落。

但如果你让我举一个中位数,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就我身边的那些朋友,当年留在国内的,和当年去了美国的。

竟然今天在收入上,去了美国的,还不如留在国内的。无论从中位数还是平均数上看的话。

这是很让人惊奇的一点。

要知道两地的平均收入,可能差了7,8倍。

何以我身边看到的例子,竟然如此奇特,是什么导致的呢?

我并不清楚。

你注意,这也只是我身边的那些人在过去十五年里的故事。

但这的确是一种抽样。

你可以说钱不代表一切,就像如来也会说妖怪不代表一切。

你可以说也许只有唐僧运气不好,他在大唐遇见了6个妖怪,在灵山脚下遇见了80个。

你可以这么说。

但你不要忘了,你可以这么说,也就意味着我也可以这么说。

理解么?

除非你公开承认自己双标。

只要你否认自己的双标,那么既然你可以用你听过的一两个人的经历来描述中国。

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拿我的朋友圈,来描述美国呢?

我是不是可以因为去年我有个朋友,校友,在美工作,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迫跳楼了,就攻击美国种族歧视呢?

我是不是也可以拿我朋友的事儿质问川普,请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他在美工作期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为什么他被迫跳楼?

甚至,我怀疑川普都不知道这件事儿。

我是否可以质问川普凭什么不关心这件事?凭什么不知道我的朋友去年在美期间跳楼了呢?

事实上,即便采取和这位美国记者一样的标准,我也比他公正的多。

1、我是个彻底独立的投资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给别人发钱,我给别人捐钱,我养别人。

2、无论这个美国记者还是他所描述的那些人,都是没有能力在市场里靠自己生存的人,他们至少要依托一个团体,才能存活。

3、我讲的上述对比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校友,同事,合作伙伴,没有一个是我听说。

4、这位美国记者说的所有人和故事,都是他听说。

最后,我讲的上述一切,全是在效仿那位记者的逻辑,学习他说话的模式,我身边的那些人的经历不足以拿来评价整个美国。

无论你是否双标,无论你是否有偏见,我不双标,我也从来没有偏见。

对于美国记者和崔大使的对话,我的体会只有一句话:

大使这份差也真的挺憋屈的。

我从不跟人解释,也不需要别人认同,只要我觉得对方拎不清,就拉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可大使,他只能忍着,继续和人家对话。

保持风度翩翩也挺遭罪的,呵呵。

一定有人会问我,文章的背景图是什么?

一部电影,一本书:《傲慢与偏见》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