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语文高考试卷2022答案专题之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试题

一、现代阅读(35分)

(一)阅读现代文章(本题共5道小题,19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 5题。

材料一:

幼读朱熹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心中很疑惑:雎鸠是情挚而有别的,君子与淑女是像它们的,那么这明明是“比”而不是“兴”了。朱熹所下的赋、兴、比的界说,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其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和比都容易明白,惟独兴却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看《诗集传》中他所定为兴诗的许多篇,还是一个茫然,朱熹自己审定的许多兴诗,不但不足以证明他的界说,反与赋、比两类相混,这如何可以使得我们明白呢?

数年来,我辑集了些歌谣,忽然在无意中悟出兴诗的意义。如“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我们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新做媳妇的难,不在于阳山顶上有了一只花小篮。它们所以会得这样成为无意义的联合,只因“篮”与“难”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多许难”,觉得太突兀,站不住,不如先唱了一句“阳山头上花小篮”,于是得了陪衬,有了起势了。至于说阳山乃为阳山,是苏州一带最高的山,容易望见,所以随口拿来开个头,倘使唱歌的人要唱“新做媳妇多许好”,便自然先唱出“阳山头上一丛草”了。古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也一样,这句话原与下边一点没有关系。只因若在起首就说“十三学织素”,觉得率直无味。加上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来是可以用“徊”字来起“衣”“书”的韵脚,二来是可以借这句有力的话来作一个起势。

我们懂得了这一个意思,于是“关关雎鸠”的兴起淑女与君子便不难解了。作这诗的人原只要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嫌太单调了,太率直了,所以先说一句“关关雎鸡,在河之洲”,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只在“洲”与“逑”的协韵,至于雎鸠的“情挚而有别”,淑女与君子的“和乐而恭敬”,原是作诗的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八百年前的郑樵,他早已见到这一层,他在《读诗易法》中说:“‘关关雎鸠’,……是作诗者一时之兴,所见在是,不谋而感于心也。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对兴的解释是极确切的。

在苏州的唱本中有两句话,写尽了歌者的苦闷和起兴的需要:

山歌好唱起头难,起仔头来便不难。

(摘编自顾颉刚《起兴》)

材料二:

颉刚兄,关于兴诗,弟有三个意见。

《诗大序》及《毛诗传》所谓“兴”,似皆本于《论语》中“诗可以兴”一语。其义殆与我们所谓“联想”相似。《毛诗传》里说兴诗,太确切,太粘滞,简直与比无异,或是为开示来学之故。其实照《诗大序》《毛诗传》,兴确是比之一种,不过涵义较为深广罢了。《文心雕龙》说,“比显而兴隐”,正是这个道理。早期的歌谣若有艺术可言,兄所说的“起兴”必是最主要的。说“起兴”一名可借以说明古今歌谣的起句的确切的价值与地位则可,说所谓兴诗的本义应该如此也可;说“兴”之一名原义应该如此,那就还待商榷了。

就兄所说的“起兴”,弟略有想补充之处。兄以“山歌好唱起头难”来说明“起兴”的必要,是不错的,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弟以为由近及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于是乎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指指点点地说起,这便是“起兴”。又因为初民心理简单,不重思想的联系而重感觉的联系,所以“起兴”的句子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即是没有论理的联系,却在音韵上(韵脚上)相关连着。如《吴歌》“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阳山”与“篮”皆习见之物,以兴主文的“新做媳妇”一名;这里不但首句与次句不相联贯,即首句上下截亦显系凑成,毫无理解,可是首句韵字“篮”与次句韵字“难”,音韵近似,便可满足初民的听觉,他们便觉得这两句是相连着的了。这种“起兴”的句子多了,渐渐会变成套句。这因此种句子唱得久了,流行得广了,要唱新歌的人也可借用;省得还要另起炉灶,另找习见习闻的事物编成句子——那究竟费力呀。反正只须跟着韵就行;唱惯了的句子倒更容易入于耳、出于口,更容易发生效用。这起兴句的韵脚之重要,决不下于全句的内容。四言意少,常以两句起兴,韵可在次句;七言歌谣,起兴常只一句,所以必有韵。

另,诗有赋比兴之分;其实比兴原都是赋,因与下文或涵蕴的本义的关系,才有此种区别。赋是直说;比是直说此事以譬彼事,而彼事或见于文中或否;兴是直说此事以象征彼事——或用兄说,直说此事,任意引起他事。无论比兴,所直说的“此事”,原来必是当前习见习闻的事物。墨子论譬,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这正是比兴的作用;至于后来因艺术之美而用比,则当另论。所以比兴与赋并无绝对的分别,只是说诗者的一种方便。相信关于《诗经》及歌谣有许多难解难分的麻烦问题,是从这里起来;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便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个聪明的转语,其实是“以不了了之”。

(摘编自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致顾颉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认为,《关雎》一诗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引出下句,是比而非兴。

B.顾颉刚认为,兴诗首句因韵脚而对后文起了陪衬作用,其实在内容上没有关系。

C.郑樵认为,起兴句是创作时偶然所得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它与下句的意义关联。

D.朱自清认为,民歌中一些起兴的句子因朗朗上口、传唱久远,渐渐会变成套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对兴诗的界说与举例不能令人信服,说明《诗集传》的学术价值不高。

B.朱自清并不认同顾颉刚对“兴诗”的看法,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曹操的《短歌行》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起兴,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慕。

D.一些学者常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托辞,朱自清对此持批评的态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顾颉刚“起兴”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简单地说,兴就是把看到听到嗅到尝到碰到想到的事物借来起一个头。

B.兴,从其起源上看,在性质上并非属于形式的范畴,而属于内容的范畴。

C.《采苓》首章以“采苓采苓”起,下章以“采苦采苦”起,乃“韵换而无意义,但取音节相谐”。

D.《王风》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戍甲之劳;《郑风》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兄弟之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广东地区很多内容迥异的童谣都以“月光光,照地堂”作为起首一句。请结合材料中朱自清的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十五棵向日葵

徐怀中

山庄静静的,何湘去叫门,出来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引她穿过牛栏,扶着独木梯爬上二层平房,那孩子喊道:“阿妈!是一个‘金珠玛米’(解放军)姑姑!”

随即便听到一个女人在讲汉语:“噢!解放军同志,请进来呀!”

何湘弯腰钻进去,她看见那女人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微笑着,眯起细长的两眼打量着她。一条夹带着红绒线的长辫子,依照藏人的习俗在脑袋上盘了两圈。她斜躺在垫子上,下身盖着一条半旧的灰毛毯。矮桌上放了几张汉文报纸,何湘心想,这许是她找来糊窗子用的吧。

转眼,那孩子端来一碗膻味扑鼻的酥油茶待客,母亲随即吩咐道:“朗嘎!快换一碗清茶,再去把柜子里的水果糖端来!”回头又对何湘说:“你瞧我这样,也不能起来招待客人,腿受了伤!”

何湘说:“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扎玛伊珍。”

“唔!扎玛伊珍。怎么你的汉话讲的这样好?跟你丈夫学的吧?! ”

“怎么跟他?我是汉人哪!”

“真的是吗?你来这里几年了?”

扎玛伊珍向门外指着,她反问说:“你看,土墙那边,长着一排向日葵。请你数数看,总共是多少棵?”

从门口望去,矮墙旁边的一排向日葵,长得高大挺直,一棵一棵间隔相等,像是排列整齐的一队士兵。阳光灿烂,映照着一朵朵金色的花盔。

何湘回答说:“大约有十二三棵吧!”

“你数错了,姑姑!”在烧火的朗嘎认真纠正说:“那是我阿妈种的向日葵,是十五棵。”

“十五棵,我到这里整整十五年了!”扎玛伊珍的语气是那么沉静,那么庄严,何湘已经猜测出了八九分,问道:

“早就听人讲,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有些老红军同志留在了这一带。你是不是……”

“什么老红军!”女主人摆手说,“我就怕听这个话。参加革命的时候,我父亲对我说:‘去吧!红军是我们干人(穷人)的队伍!你就算是顶替我吧,我们当红军就要当到底。’可是,我掉队了,没有走完两万五千里。十五年了,我还活着,可我没有给革命做一点点事,这还不够我心里惭愧的吗?

“唉!十五年了,我常常抱着朗嘎念叨:‘好孩子,你快些长吧!长大了好去顶替妈妈,我们当红军就要当到底!’

“在红军里,我是宣传队一名小队员。那时候我们什么都学着干:唱歌、跳舞、写标语、慰问伤兵、行军鼓动,有时候还化装到敌人那边去割电线,侦察地形。”

“你是怎么留下来的呢?”何湘问。

“我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翻雪山开始吐血了。只能抓着马尾巴上山,上到山哑口,我昏倒了。后来是收容队用床单把我抬下山的。无论怎么,上级总还是不愿意丢下一个人。可是我走不动了。没法子,只好留下。师长亲自把留下的人安置到藏民家,送给每家二百块藏洋,两丈土布,还有些针线。”

“这位解放军女同志!我全都告诉你吧!”扎玛伊珍把散开的辫子重新盘了盘,坦白地说:“队伍就要开拔了,我们宣传队的一个男同志来了。他长得挺高的个子。比我大一两岁,比我懂事得多,无论工作上生活上,总是帮助我,照顾我,保护着我。下雨,两人共用一把伞,露营,共铺一块油布。他来跟我告别,好久,一句话也没讲出口。最后,他把一包葵花籽往我衣袋里一塞,转身就跑走了。那时候,能弄到一把生葵花籽是很难很难的,到最后时刻,一把葵花籽就是救命粮呀!他跑出去好远站住了,转回身对我说:‘想法子活下去!我们三五年就会回来的!’

“我们部队开拔的当夜,马步芳的队伍来搜查了。我撞开门就往外跑。他们在背后开枪。我死命跑,跑上堤坝,下面是好大的一条冰河,眼睛一闭,就跳下河去了。

“等我醒过来,就躺在这屋子里。唔!我还没有告诉你,他叫蔡旺泽登,是个木匠。红军长征经过此地,他在‘博巴’政府做事,跟朱德总司令很熟识的。那天他正巧为我们队伍带路返回,从河滩里把我救了,烧辣椒汤喂给我喝,还用麝香治好了我浑身的伤。

“就这样,我在这个家里住下来了。有人看见就问,‘这个女人是谁?’蔡旺泽登说:‘她叫扎玛伊珍,从青海那边领来的,花了一百二十块银元。’

“我的伤慢慢好起来了,第一件事就是去种向日葵。我什么都丢光了,只有一包生葵花籽,随身收藏着。第一年,我种一棵,第二年我种两棵,第三年种三棵……

“人们慢慢也知道了,我是女红军。见面就悄悄地问:‘红军真的还会回来吗?’又有传言说:‘听讲国民党后面追剿,日本人前边堵截,红军都死完了!是这样的吗?’我说:‘死完没死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红军总是要回来的!’不过老实讲,我心里也真有些七上八下的。向日葵种到三棵,不见回来,种到五棵了,还不见回来。不是说三五年就能回来的吗?解放了,我算计了一下,可不是吗?讲三五年,一点不错,三五一十五年,到了年数,果然就回来了!”

扎玛伊珍边说,边爽朗地大笑起来,眼睛噙满两颗闪闪发光的泪珠。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男孩称何湘为“金珠玛米姑姑”,而扎玛伊珍称何湘为“解放军同志”,暗示了她自己的红军身份。

B.扎玛伊珍一家生活贫困,十分节俭,所以要用汉文报纸来糊窗子,待客时也只能把酥油茶换成清茶。

C.扎玛伊珍的父亲对她说“当红军就要当到底”,她也这样对儿子朗嘎说,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代代传承。

D.扎玛伊珍把“三五”年理解为“三五一十五”,这是她经历了漫长等待后,豁然开朗的无奈与自嘲。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对宣传队的男同志、扎玛伊珍的丈夫这两个人物的描写较为简略,但他们和扎玛伊珍一起,共同构成了战争时期藏汉人民团结斗争的人物群像。

B.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既有“干人”“博巴”这些地方色彩浓厚的方言词,也有较多亲切随意的口语词,呈现出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C.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调,描摹了扎玛伊珍离开红军队伍后复杂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人性的美好,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D.小说结尾描写扎玛伊珍爽朗大笑,眼里却噙着闪闪发光的泪珠,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8.作品是怎样叙述扎玛伊珍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9.请结合全文,阐释“十五棵向日葵”的丰富内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秦已破灭,佗自立为南越武王。陆贾至,尉佗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今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五年之间,海内平定。天子闻君王王南越,将相欲移兵而诛王,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欲屈强于此。汉诚闻之,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高后四年夏五月,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南越王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五年春,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败数县而去。文帝元年。帝复使陆贾使南越,赐佗书曰:“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伤良将吏,寡人之妻,独人父母,朕不忍为也。今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愿与王分弃前恶,终今以来,通使如故。”贾至南越,南越王恐,顿首谢罪,下令国中曰:“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因为书称:“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高皇后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今陛下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不敢为帝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C.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D.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移檄,“移”和“檄”在古代都是指官方的文书。意思是发布文告晓示民众。

B.箕倨,同“箕踞”,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这是一种表示亲密的坐法。

C.剖符,古代帝王封赏诸侯、功臣,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证。

D.关市,关隘与市场,汉代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文中指南越与中原铁器交易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朝时,赵佗在龙川任县令,得到了南海尉任嚣的信任,任嚣病重后,他代理南海尉的政事;秦朝灭亡后,赵佗就自立为南越武王。

B.汉朝建立后,为了保持南方的安定,避免战争,汉高帝刘邦派遣陆贾前往南越,劝说赵佗归顺汉朝,并且拜南海尉赵佗为南越王。

C.高后执政期间,听信谗言,断绝与南越的贸易,于是,赵佗发兵攻打长沙,攻占了好几座县城后,自立为南越武帝,与汉朝抗衡。

D.汉文帝执政时,派遣陆贾前去南越劝说赵佗,赵佗被说服,认为文帝是“贤天子”,最终他顺应大势,废弃帝制,归顺汉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2)伤良将吏,寡人之妻,独人父母,朕不忍为也。

14.陆贾第一次前往南越说服赵佗归顺,运用了什么策略?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留守相公①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

文彦博

万艘潭汇嘉猷里,分洛疏伊尽北驰。

远引駃风②通越货,肇营③胜迹在唐时。

通渠中梗年滋久,美利④重兴势亦迟。

漕口罗门今并复,相君一一授成规。

[注]①留守相公:宋代官名,此指西京留守。②駃风:急风,暴风。③肇营:开始营造。④美利:丰厚的利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题目分析,留守相公曾为罗门新渠开通写诗一首,文彦博与之唱和。

B.首联描写万船汇聚、沿河北上的景象,可得知嘉猷里为西京交通要冲。

C.“越货”表明此渠运输地域之广,而“唐时”则表明其开通时间之长。

D.本诗因事而咏,着意叙述“留守相公”开通罗门渠的过程及喜悦之情。

16.诗人因何而“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从师问道,行走于深山巨谷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数尺,“ ”;等回到住处,才发现“ ”,直到服侍的人用热水浇灌,用被子包裹,才慢慢暖和过来。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听到琵琶声便移船相近,摆设酒席邀请演奏者过来,琵琶女“ , ”;然后,转轴拨弦的几声试弹,已极富情致。

(3)“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古代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到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近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 ),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 出来的。这一路上去, 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 ,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陡峭庄严、巍然矗立的桐君山,好像颇为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我倒好像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笼,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点染 应接不暇 士气大振 远眺

B.描摹 应接不暇 欣喜若狂 俯瞰

C.点染 目不暇接 士气大振 俯瞰

D.描摹 目不暇接 欣喜若狂 远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

B.天连水,水连天,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

C.水连天,天连水,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

D.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水连天,天连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被称为“百灵鸟”。 ① ,还有一些人则倾向于在下午或晚上活动。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此类人被通俗地称为“猫头鹰”。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一般的工作和学习等活动都是从早上开始的,大多数人过着“百灵鸟”般的生活,因此拥有“夜晚型”生物钟的人往往 ② ,相对于“早晨型”而言,他们的作息时间“黑白颠倒”。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或是“夜晚型”生物钟受到人类基因的限制。虽然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但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是由生活习惯决定的—— ③ ,“猫头鹰”罹患心脏代谢紊乱和脂类代谢紊乱等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应降低。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受人类基因的限制

B.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或是“夜晚型”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

C.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或是“夜晚型”生物钟受人类基因的限制

D.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钱氏家训》流传一千三百余年,全文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突显“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三大核心价值,其中尤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最为世人称道。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埋首深研中国传统文化,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家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

上述材料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19 分)

1.(3 分)A

2.(3 分)D

3.(3 分)C

4.(4 分)

①材料一围绕“兴”的理解,从质疑、思考、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通过引用歌谣的例证,逐步提出自己对“兴”的新解,并通过引证的方法加以确证;②材料二开门见山提出自己对材料一有三个意见,进而横向展开,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引用、举例等方法加以阐释。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6 分)

①朱自清认为“起兴”即是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说起,“月光光,照地堂”是常见之景,便被用于起兴;②他又认为“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却在音韵上相关连”的“起兴”句子多了,“会变成套句”,“月光光,照地堂”成了“套句”,便出现在语音相近但内容迥异的广东各地童谣上。

[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二)(16 分)

6.(3 分)C 7.(3 分)C

8.(4 分)

①对话形式,在交谈中引出扎玛伊珍的故事,自然真实亲切(或:使故事集中紧凑)。

②通过何湘的观察视角呈现扎玛伊珍的故事,新颖独特。③通过追述(回忆)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

①小说叙述扎玛伊珍每年种一棵向日葵,坚持整整十五年,喻示她对红军漫长而坚定的等待;②向日葵种子是红军宣传队同志赠送,喻意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③向日葵具有“向日”的习性,象征着各族人民追求光明和解放的愿望。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20 分)

10.(3 分)B 11.(3 分)B 12.(3 分)C

13.(8 分)

(1)想要倚仗中原地区的力量击溃消灭南越而且吞并它自己称王,把这作为他的功劳。

[4 分。大意 2 分,“王”“并”各 1 分。]

(2)使许多精良的将领和官吏伤亡,使许多人的妻子成为寡妇,使许多人的父母成为无人赡养的老人。这是我所不忍心做的呀。

[4 分。大意 2 分,“寡”“独”各 1 分。]

14.(3 分)

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②用同是中国人的血脉亲情感动赵佗;③用战争来临可能给百姓带来祸害之理说服赵佗;④用中原与南越的悬殊力量对比之理劝导赵佗。

[第①点 1 分,其余 3 点,答对任意 1 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

(二)(9 分)

15.(3 分)D

16.(6 分)

①一喜河渠疏浚且开通;②二喜航运贯通利国利民;③三喜朋友(留守相公)政绩卓著。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6 分)

17.(6 分)

(1)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示例: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江寒鱼动枪旗影 山晚云和鼓角声

[每小题 2 分。多、错、漏 1 字,该小题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11 分)

18.(3 分)C

19.(3 分)A

20.(6 分)

①将桐君山人格化,赋予桐君山“藐视”“我”的感情特点;②表现出“我”在高耸的桐君山前显得十分渺小;③突出了桐君山巍峨陡峭的特点。

[第①点 1 分,第②③点各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9分)

21.(3 分)D

22.(3 分)

示例:①与之相反(相反)(若“另外”则 1 分)

②不太合拍(或:不适应)

③如果改变生活习惯

[每点 2 分。]

四、写作(60 分)

23.【写作】(60 分)

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