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语文高考试卷2022答案我想说2022届高考模拟检测9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模拟考试

新高考第一册

[校对问题]

一、现代阅读(35分)

(一)阅读现代文章(本题共5道小题,19分)

资料1:

新世纪诗歌的真实感问题

披在一身

诗的体内似乎没有感知世纪变迁的神经末日,新世纪诗仍然是上个世纪诗歌的延续。

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不是不现实,而是现实得不够。所谓“现实得不够”未必是作者的自觉,更是外界的判断,这与诗歌的持续被冷落存在着因果关系。就此而言,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但我并不倾向于让作者一味迎合读者,毕竟写作首要的是独立性。对作者来说,为自己写总比为他人写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新世纪诗歌对现实的书写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集中,流于表象了,而是以分散深入的形式融入字里行间。这种写作技术的进步不免让某些守旧的读者陷入失察的窘境,以至于以为这些诗不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现实持一种狭隘的理解并因此不能深入捕捉诗中的现实感。在我看来,现实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如果说创作是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但他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即诗人对特定现实的具体感受、复杂态度和观念迁移,以及由此形成的赞美、讽刺、批判等不同风格。

显而易见,现实感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是客观的,现实感则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现实感固然有其主观性,但它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不同的事物自然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就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诗人中间也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甚至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刻也会引发同一个诗人不同的现实感。就此而言,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如果说现实世界丰富多彩,那就可以说诗人的现实感变化无穷,因为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这正是诗多于物的一个原因。

相应地,“现实化”即“现实感”的实现方式。具体地说,“现实化”就是诗人将“现实”转化为词语的过程。这应该比单纯地说诗歌写作更准确。关于“现实化”,孙文波在2013 年底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提出,许多当代诗看上去都是草稿,未完成的半成品。我对这个提法深有同感。当代诗给人一种草稿感,我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诗的形体来看,古诗体制严整、韵律流畅,并形成了一套可验证的基本规则,诸如整齐、对仗、平仄等。作品是否已经完成,从形式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而当代诗就不行,在形体上毫无体制可言:诗行忽长忽短,随意跨行分行,诗行可合并可拆分,而且多一行少一行似乎都无关紧要。从词语运用来看,古诗中的词语既服从特定的形体,又呼应全诗的韵律,而且惊人的凝练,一首诗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美丽整体;而当代诗中的词语大多是松散的,几乎没有组织,也无章可寻。这样的东西看上去怎么都觉得是半成品。要改变草稿写作的现状,必须加强诗的形体建设,一方面可以注重分节,二行一节、三行一节、四行一节,如此等等;另一方面要注意节奏,在保证内在韵律的基础上尽量让诗行彼此均衡。

(《诗选刊》 2021年6期)


材料二:

真诗的现代性:朱光潜与鲁迅关于“曲终人不见”的争论及其余响

胡晓明

现代性的另一个特征是历史主义。历史主义是现代理性求真的产物,是将神意的历史观颠覆之后,客观性原则照亮历史领域的胜利。历史主义不承认什么抽象的美,绝对的美,一切思想与精神的表现,都应该还原为历史中的具体场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其实正是在科学、理性和客观原则的不断自觉之下,渐渐颠覆了传统辞章之学鉴赏批评的求美求善取向,而渐渐走向求真求实路线的过程。鲁迅是其中的代表,他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具体而言,鲁迅的历史主义体现在他将朱光潜辛苦建立的静穆美学,化为文学与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美丽的误读。究其实,诗人钱起根本没有在那首省试诗中,表达什么真实的(更谈不上神秘而高贵的)情感,他所写的,一切不过是应试的话语操作而已。再来分析《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其实不过是点题:“曲终”点明了“鼓瑟”,“人不见”点出“灵”字,“江上”点出了“湘”字,说白了,这一切不过是试贴诗的格套:点题。他挖苦说:假使屈原不和椒兰吵架,却上京求取功名,我想,他大约也不至于在考卷上大发牢骚的,他首先要防落第。

这就表明,省试诗是不会有什么真情实感的。同时也就表明,朱光潜所做的解释,并不符合文学史的真相。倒是钱起下第后,写《下第题长安客舍》“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有了真实感情,因为,这是真实生活中的牢骚。

(摘自《江海学刊》,2006年3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的作者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是从读者对诗的评价同诗作者的自我感觉不同的角度上说的。

B. 作诗和读诗是不同的过程,作诗是诗人将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换成词语,读诗则是读者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

C. 材料一的作者之所以认为许多现代诗看上去都是草稿,主要是因为现代诗的形体毫无体制,现代诗的词语大多松散。

D. 传统的辞章之学在对诗的鉴赏批评上取向于求美求善,而真诗的现代性则走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求真求实的路线。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世纪诗歌之持续被冷落,在于读者认为现实得不够,而作者却并没这种自觉。

B. 新世纪诗歌的作者应该让读者通过诗歌觉察到自己对特定现实的具体感受和态度。

C. 为了增强现实感,新世纪诗歌必须注重分节,既保证内在韵律,又尽量让诗行均衡。

D. 作者认为,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一诗,并没有表达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情感。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现实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当代诗人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现实得不够”不一定是作者的自觉。

B. 写作首要的是独立性,读者与作者之间虽然紧张,但作者不能一味迎合读者。

C. 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读者再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

D. 材料一的作者认为诗人的现实感变化之所以能无穷,是因为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注)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 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

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节)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美国太太”不顾下雨、拒绝丈夫帮助而执意要去抱回雨中的猫,是典型的当时美国新女性,但她却又是一个渴望回归传统的女性。

B. 小说中的“丈夫”对妻子的冷漠表现了当时男性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否定;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来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对新女性的否定。

C. 小说中的猫是当时女性的象征,小说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的新女性内心的喜悦心情。

D. 小说巧妙运用花园等空间场景,展示出不同场景所蕴含的象征意象和深层话语内涵,把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开头借助大海、公园、广场等空间场景的象征意义,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把女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B. 小说写妻子抱不到赖以摆脱寂寞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 小说的结尾写侍女送了只猫给太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小说就结束了。对之后的事,作者什么也没说,情感含而不露,思想隐而不晦,很吊读者胃口。

D. “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海明威创作“冰山原则”的特点,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8. 有人认为,小说若以“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为标题,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9. 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而不能太直露,要像冰山一样只将它的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篇小说小说正是这种理论得很好体现。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袤二百余里,广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二年春正月,复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苏、松疏通旧河,以大理寺少卿袁复副之。九月戊辰,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功成,还朝。三年夏六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佥都御史俞士吉、通政使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赈济苏、松、嘉、湖饥民。嘉靖元年,巡抚李克嗣开吴淞江。至是,克嗣用华、上、嘉、昆四县民力,开吴淞江四千余丈,十余年无水旱之忧。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

B.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

C.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

D.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侍郎,职官名,本为宫廷近侍,唐以后,为各部长官之副职,官位渐高。

B. 都察院,明清时官署,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

C. 广袤,指土地的长和宽,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D. 布衣,古代的布为平民所穿,故以“布衣”借指平民。后也称没做官的读书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代永乐初年,嘉兴、苏州一带接连多年遭受水灾,尽管朝廷多次下诏命令有关部门治理,还是没有收到功效。

B. 户部尚书夏元吉治理水灾时,得到朝廷大力支持。朝廷不光多次派员辅佐,还赏赐有关书籍,资助民工和钱财。

C. 户部尚书夏元吉关于治理水灾的上奏报告,是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根据各地地势的高低和水势的大小提出来的。

D. 吴淞江是巡抚李克嗣在嘉靖元年开通的,长约四千多丈,动用了四个县的民力,却使当地十多年没有水旱忧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

(2)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

14. 根据文本内容,列举事例说说明朝永乐、嘉靖年间对治理嘉兴、苏州一带水灾所采取的措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残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此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诗人五十二岁,虽有官职,但实际上是被闲置了。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所写的是诗人遥送落晖,回首往事,生发出无限感慨,句法圆融而劲健。

B. 颈联写景,紧扣诗题“春残”,写诗人眼中田间景象,恬静平和,又暗含愤懑之意。

C. 尾联收束全诗,诗人感慨昔日“飞鹰醉打围”的雄豪之气无人记得,不过更增今日的摧颓意绪罢了。

D. “春残”既是自然景象,又有象征意味,诗人通过对春残景物的描写,将情、景、事和谐地结合起来。

16. 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多有用“风雨”这一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琵琶声联想到珠玉之声,就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书”“乡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_____,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

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懊!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遥远的土层深处_____。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被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_____几分朦胧与神秘。

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华,喜欢_____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话,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目一新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鸣犬吠

B. 耳目一新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鸣犬吠

C. 耳聪目明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鸣狗盗

D

耳聪目明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鸣狗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

B.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要求必须把鞋脱了

C.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D.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必须要求先把鞋脱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常看到媒体呼吁献血,让人感觉血液似乎一直不够用。其实,( ),这是因为① ,全血制剂和红细胞制剂的使用期限是采血后的21天内,血小板制剂是4天内,血浆制剂是1年内。除此以外,血液制剂需要“ABO血型”和“RH血型”等不同的血型,定期采血,② ,有助于应对各种用血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安全献血量不能超过全身血量的1/10,而献血量又与献血者体重密切相关:体重越大,血量就越多;体重越轻,血量就越少。因此,③ 。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血液是需要定期采集的

B. 血液定期采集是一种常态

C. 定期采集由血液特性决定

D. 定期采集血液至关重要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也许在历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人的美感从未展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撼动人心。”有网友在评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时说,全红婵才是真正的顶流,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网友们说,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治好了时下流行的“外貌焦虑”“年龄焦虑”,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

反观当下,类似“颜值即正义”这类畸形的价值观仍然大行其道,甚至于只要颜值够高,即使犯了罪也有人同情。粉丝对偶像的“无脑式”追捧行为,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已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材料一的论证思路:①从当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面临的压力引出诗歌如何表现现实的话题,间接提出论点,解决“论点是什么”的问题。②从新世纪诗歌对现实书写的形式出发,站在诗歌作者和读者的不同角度分析现实感在作者和读者中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初步解决“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③分析现实感同现实的不同,进一步论证论点。④从现实化同现实感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照应开头所谈的的“压力”问题,完成对论题的论证。

材料二的论证思路:①先简扼指出历史主义作为现代性的另一特征的内涵是:一切思想与精神的表现,都应该还原为历史中的具体场景。②并以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为证,引出鲁迅对朱光潜的批评。③然后以《省试湘灵鼓瑟》的结尾为例具体分析鲁迅同朱光潜的分歧,证明自己的观点。

5. 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可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回有自己的不同观点。②对于同一部作品来说,读者的阅读则是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只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③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将自己从现实中所获得的现实感转换成词语,现实感虽然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但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者的现实感则变化无穷,因此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④因此读者所感受到现实感也是变化无穷的。所以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材料二第一段是说“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其实正是在科学、理性和客观原则的不断自觉之下,渐渐颠覆了传统辞章之学鉴赏批评的求美求善取向,而渐渐走向求真求实路线的过程”,说的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并不是说真诗的现代性“走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求真求实的路线”。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表述犯了绝对化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是说“所谓‘现实得不够’未必是作者的自觉”,用的是“未必是”,此项却绝对地说“作者却并没这种自觉”;

C.表述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是说“要改变草稿写作的现状,必须加强诗的形体建设”,而不是说“为了增强现实感”“新世纪诗歌必须注重分节,既保证内在韵律,又尽量让诗行均衡”;

D.表述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开头第一句就讲“鲁迅的历史主义体现在他将朱光潜辛苦建立的静穆美学,化为文学与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美丽的误读”,下文讲的都是鲁迅对朱光潜先生的批评,并不是作者的看法。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由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面临的压力引出诗歌如何表现现实的话题,并没有指出现实感对沟通读者和作者所起的作用;

B.阐述的是“写作首要的是独立性”的观点,并没有指出现实感对沟通读者和作者所起的作用;

D.阐述的是“诗人的现实感变化之所以能无穷”的原因,并没有指出现实感对沟通读者和作者所起的作用。故选C。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第一段先提出论点,即“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不是不现实,而是现实得不够”,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段从诗歌的作者和读者的不同角度,分析指出“现实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进一步强调诗歌的“现实感”的重要性,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第三段分析指出“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现实感变化无穷”,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新世纪诗歌“现实得不够”;

第四段从“现实化”和“现实感”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加强诗的形体建设”,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完成了对论题的论证。

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第一段先提出论点——“历史主义是现代理性求真的产物”“一切思想与精神的表现,都应该还原为历史中的具体场景”;并以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为证,引出鲁迅对朱光潜的批评——鲁迅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第二段指出鲁迅对朱光潜的批评观点——“鲁迅的历史主义体现在他将朱光潜辛苦建立的静穆美学,化为文学与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美丽的误读”,并具体分析论证;

第三段以《省试湘灵鼓瑟》的结尾为例具体分析鲁迅同朱光潜的分歧,证明自己的观点“朱光潜所做的解释,并不符合文学史的真相”。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考生首先要解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含义,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鉴赏理解都可能不一样。然后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从材料一“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但他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即诗人对特定现实的具体感受、复杂态度和观念迁移,以及由此形成的赞美、讽刺、批判等不同风格”可知,对于同一部作品来说,读者的阅读则是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只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

从“创作是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的过程”“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如果说现实世界丰富多彩,那就可以说诗人的现实感变化无穷,因为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可知,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将自己从现实中所获得的现实感转换成词语,现实感虽然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但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者的现实感则变化无穷,因此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

从“如果说创作是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可知,因此读者所感受到现实感也是变化无穷的。

所以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6. C 7. B

8. ①不同意这种看法。②因为“雨中的猫”不仅是文章出现的一个真实角色,更是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和对女主人公的映射。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③孤独无助的美国太太是在这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们都孤寂无援,都渴求温暖关爱。④用“雨中的猫”这个标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⑤它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⑥而“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和“不幸的婚姻”都太直白,而且包含的内容太单薄,不丰富。

9. ①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雨中的猫》的情节安排上有很好体现。小说的情节简单明了,却因作者的巧妙安排而起伏跌宕,意味深长。②故事中省略了不少情节,比如,在写妻子要去“逮那只猫咪”时,只在上文写了一句“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就把妻子逮猫的原因和她此时的心情含蓄表达出来;又如对于丈夫的描写,小说也只寥寥几笔,但是一个冷漠、虚伪的男子形象却跃然纸上;再如对妻子坐在梳妆台前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对话虽然十分简单,却把一个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服从于男性然而却又极其矛盾地希望回归传统女性角色的当时美国新女性写得活灵活现。③小说对于急于逮猫的妻子、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的丈夫、派人送来一只大玳瑁猫的旅店老板,这三个人物的简单描写,近乎白描式的记叙和简单的对话,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又凸显了当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地位,给读者十分深刻的印象。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喜悦心情”的说法错误,小说只是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却只能充当被动接受者的新女性内心的苦闷。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B.“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说法错误。作者写妻子的这一系列动作,目的在于表现了这个女人烦闷、压抑和无奈的心情。故选B。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不同意这种看法。

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以“猫”为线索展开情节:寻猫、失猫、送猫。女主人公因为不经意地发现了窗外雨中的猫而外出冒雨寻猫,未果失望而归,却意外收到了旅店老板派人送来的猫。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

从人物塑造来看,这个孤独无助的美国少妇并非心血来潮爱上了猫,而是在这只躲在窗下避雨的流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和它都是一样的孤寂无援,都渴求温暖关爱;同时,她也想借下楼找猫之机吸引她丈夫的注意力。猫的柔顺弱小的形象,在凄风苦雨中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人想救雨中的猫,隐喻在男性掌握主导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

从小说主题来看,结合注释“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思考,《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冰山原则”的特点,它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海明威从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出了她们内心的渴望和苦闷、需求和言行,传达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和渴望改变处境的强烈愿望,并留有余地,表达更加言简意赅。作者并不以含义更直白的如“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等为标题,因惟有原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可见一斑。在《雨中的猫》讲述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首先是因无聊呆坐窗前而发现了一只在雨中的猫,心生怜悯而冒雨出门寻猫,丈夫则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对妻子的举动视而不见。妻子空手而归后,向丈夫表达了她想要实现的简单的种种愿望,丈夫毫不客气地一一否决。最后,峰回路转,旅店老板派人送来了一只大花斑猫。尽管并不是原来雨中的那只小猫,海明威在故事的描写中并不介入个人的评论影响读者的感受,但他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却令读者不知不觉地意会了他的个人看法,并在内心与他产生共鸣。《雨中的猫》叙述的故事简单明了,但因作者巧妙安排的故事情节而起伏跌宕,意味深长,作品中丈夫一直看书,而陌生的旅店主人看到女主人公冒雨寻猫而给她送伞,以及最后给她送来了一只“替补”的猫,这三个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乎白描式的记叙、简单的对话,却更凸显了小说中女主人公与丈夫的形同陌路的恶劣关系和不平等地位,使读者更为她的处境感到同情和愤慨,也更痛恨和鄙视她丈夫的独断专权、惟我独尊。

10. D 11. D 12. B

13. (1)(当时)接连多年遭受水灾,朝廷屡次下诏书给有关部门督促治理,但都未收到功效,因此下了这道命令。

(2)夏元吉每天穿着土布衣服,步行各地,日夜指挥,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没有打伞遮阳。他说:“老百姓全身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我怎么忍心!”

14. ①多下诏书命令有关部门督促治理嘉兴诸郡的水灾。②派遣户部尚书夏元吉到江南治水,还多次派员辅佐,又赐以相关书籍。③又派遣夏元吉等人两次视察水灾情况,减免租税、赈济灾民。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松江大黄浦”和“乃通吴淞要道”,是主谓关系短语构成的判断句,可以排除AB;

“下流壅塞”是“难即疏浚”的原因,中间要断开。可以排除C。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松江大黄浦,是通往吴淞的要道,但它的下流淤积堵塞,难于一下子疏通。旁边有范家浜到南仓浦口一段,可以径直通达大海,应该加以疏浚让它加深加宽,接纳上流大黄浦到达茆湖的洪水”。故选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错误在于对布衣理解:这里的“布衣”是其本意,即廉价的布制衣服,用以形容生活简朴。这一点可根据文本中没有夏元吉被贬为平民的记载可知。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文本中没有朝廷资助钱财和民工的内容,只是在夏元吉的上奏得到批准并加以施行后,才说“役夫凡十余万”,这并不能说明这十余万役夫就是朝廷资助的。故选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频,多;敕,朝廷的命令;有司,有关部门;是命,这道命令。

第二句中,布衣,穿着土布衣服;徒步,步行;经画,指挥;张盖,打伞;暴体,暴露身体。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可知,朝廷曾多下诏书命令有关部门督促治理嘉兴诸郡的水灾;

从“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可知,朝廷曾派遣户部尚书夏元吉到江南治水,还多次派员辅佐,又赐以相关书籍;

从“二年春正月,复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苏、松疏通旧河,以大理寺少卿袁复副之”“三年夏六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佥都御史俞士吉、通政使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赈济苏、松、嘉、湖饥民”可知,朝廷又派遣夏元吉等人两次视察水灾情况,减免租税、赈济灾民。

【参考译文】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夏季四月,朝廷命令户部尚书夏元吉到江南区治理水灾。当时,嘉兴、苏州、松江等郡,接连多年遭受水灾,朝廷屡次下诏书给有关部门督促治理,但都未收到功效,因此下了这道命令。六月,朝廷又任命侍郎李文郁前往辅佐夏原吉尚书,同他一起度量遭受水灾的田亩,计算减免今年的租税。这年秋季八月,朝廷又派遣佥都御史俞士吉带着《水利集》赠赐给夏元吉,让他在治理水灾时讲究疏通治理的方法。夏原吉上奏说:“长江以南的各州郡,苏州和松江居于最下流。常州、嘉兴和湖州这三郡的田土,地势高的多,地势低的少。它们都环绕着太湖,连绵五百里,接纳杭州、湖州、宣州和歙县等地山脉所流之水,注入到淀山的各个湖泊,进入上、中、下三个茆湖中。不久前浦港被泥沙堵塞,各地汇集而来的流水上涨流溢,损伤了秧苗庄家。拯救治理的办法,最好是疏浚吴淞各地的浦港,让壅堵淤塞的洪水流泄出来,流入大海。吴地的松江南北长两百多里,东西宽五十多丈,西边连接太湖,东边通到大海。以前的各个朝代多次疏浚,可因为它正对着涌来的潮汐,到处是淤积的泥沙,刚疏浚好马上又堵塞了。从吴江长桥到下界浦大约有二十多里,虽然已经多少疏浚能通过流水,但是很多地方又浅又窄。另外,从下界浦到上海南仓浦口,大约有一百三十多里,由于潮汐的原因这段河流已经严重堵塞,河中杂草丛生,已经变成了一片陆地。如果要马上疏浚流通,工程和费用都十分浩大。我察看找到嘉定刘家港,即是古时的娄江,径直通入大海;常熟的白茆港,径直流入浩大的长江:它们都是宽广畅通的河流。应该疏通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地的浦港,将太湖各个出口的水流引入刘家、白茆二港,让他们径直流入大海。松江大黄浦,是通往吴淞的要道,但它的下流淤积堵塞,难于一下子疏通。旁边有范家浜到南仓浦口一段,可以径直通达大海,应该加以疏浚让它加深加宽,接纳上流大黄浦到达茆湖的洪水。等到这些河段疏通之后,再根据地势,在各处设置石闸,按时开关。每年河水干涸时,就兴修堤岸来抵御洪水。”奏疏递上之后,得到皇帝允许施行。一共征发了十多万役工。夏元吉每天穿着土布衣服,步行各地,日夜指挥,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没有打伞遮阳。他说:“老百姓全身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我怎么忍心!”从此积水被排泄,农田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永乐二年春天的正月,朝廷又下令让户部尚书夏元吉到苏州、松江一带去疏通原来的河道,让大理寺少卿袁复做他的助手。这年九月戊辰这天,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成功,回到京城。永乐三年夏季六月,朝廷命令户部尚书夏元吉、佥都御史俞士吉、通政史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再次去赈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因灾受饥的民众。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巡抚李克嗣开通吴淞江。到这时,李克嗣征用华、上海、嘉兴、昆山四县的民力,开通四千多丈长的吴淞江,十多年来没有遭受水灾旱灾的忧患。

15. B 16. ①报国无门之叹。“壮士无功老”表明作者年已垂暮,功业无成。
②对当权者的不满。所谓“时平”,其实是指南宋统治者以大量财物向金人乞求苟安,不思恢复中原。
③思念家乡之情。既然无功空老,何必远客万里,思乡之情倍加殷切,故说“乡远征人有梦归”。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又暗含愤懑之意”说法错误。“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是说暮春时节苜蓿盛长,把往日开阔的官道也遮得颇为严实;芜菁花在田陇中开放,显得麦苗也有点稀稀疏疏。颈联所描写的田间暮春景象,既透露出恬静平和的意致,又暗含寂寥的意绪,而非“愤懑”。故选B。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结合注释的内容和“壮士无功老”中的“老”,说明诗人此时年事已高;“无功”则写出了诗人虽有官职实则闲置,不能再建功立业的现状;“壮士”是诗人自况,自己虽有才干,却因年老和时势,再无建功的希望。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并非真的“时平”,宋金之间自从公元1164年隆兴和议以来,不再有大的战事,所谓“时平”,正是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求得来的苟安局面。当朝统治者满足现状,苟且偷生,不图恢复,不思进取,诗人说“时平”,正是表达出对当权者的不作为、不振作感到极大的失望与不满。

诗人从军南郑,本图从西北出兵,恢复宋室河山,但不到一年即调回成都,从跃马横戈的壮士变为驴背行吟的诗人,此时忽忽又已四年。因此诗人说自己是“征人”。既然无功空老,没有机会再建功立业实现理想,则不必再离家万里,思乡之情也就倍加殷切,然而“乡远”让诗人归乡的心愿难以实现,却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7.①积土成山 ②风雨兴焉 ③嘈嘈切切错杂弹 ④大珠小珠落玉盘 ⑤烽火连三月 ⑥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嘈”“烽”“抵”。

18. B 19. C 20. 拟人。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此处是形容春天的到来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应用“耳目一新”。

第二处,升腾上来:形容气体向上升。传导而来:形容声波等通过固体的传播。此处是形容地里的声音通过大地的传播,应用“传导而来”。

第三处,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时隐时现: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根据前文“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偶尔”表明并非总是出现,而是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故此处应用“时隐时现”。

第四处,鸡鸣犬吠:鸡狗的叫声掺杂在一起。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此处是用来形容乡村的喧闹,应用“鸡鸣犬吠”。故选B。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存在的语病是语序不当。一,“记得”是谓语动词,后面所接内容为回忆,因此“早些年”应修饰“下地劳作”,共同作“记得”的宾语;二,“必须”的含义是“一定要”,多用于强调事理,此处“把鞋脱了”应是长辈要求的,“必须”应放在“要求”后。

A.“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语序不当,此处是回忆原来的生活情境,应是“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B.“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语序不当,此处是回忆原来的生活情境,应是“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D.“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故选C。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

“喘不动气”使用人的情态来描写大地,此处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此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土地看作一个活着的人,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充分表现了长辈对土地的爱惜之情。

21. A 22. ①血液制剂有使用期限 ②保持血型多样性 ③献血时要考虑体重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后句中“因为”可知补写的句子和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且后句说“全血制剂和红细胞制剂的使用期限是采血后的21天内,血小板制剂是4天内,血浆制剂是1年内。除此以外,血液制剂需要……等不同的血型,定期采血”,可知此处是说血液采集是需要定期进行的。排除B项。根据文意可知此处的主语应是“血液”,而C、D项的主语是“定期采集”和“定期采集血液”故选A。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句“全血制剂和红细胞制剂的使用期限是采血后的21天内,血小板制剂是4天内,血浆制剂是1年内”,可知补写内容为“血液制剂有使用期限”。

第二空,根据后面中的“应对各种用血需求”,可知此处是说,只有血型多样才能应对各种用血需求,故可补写“保持血型多样性”。

第三空,由后句中“因此”可知要填的内容与前句是因果关系,再根据前句“献血量又与献血者体重密切相关:体重越大,血量就越多;体重越轻,血量就越少”,可知补写内容为“献血时要考虑体重”。





【作文分析】



【范文】

“中国美”,是一种力量

东京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重剑运动员孙一文以“一剑封喉”的优势拿下女子个人击剑赛的冠军,为中国赢得第三枚金牌。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出圈”的是这位“90后”小姐姐的个人照。

照片上的她,将剑横跨在肩,挑眉看向前方,凌厉的眼神和潇洒的笑容仿佛一名古代剑客,显得格外坚毅、自信。奥运会是高手的过招比拼,亦是观众的视觉盛宴——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健康体魄,本来就极富肌肉的质感美、肢体的力量美和形体的流畅美;经年的汗水和无数次对决,又累积、淬炼出运动员果敢坦荡、开阔明亮的精神风貌。

张雨霏的肩背,肖若腾的猛男wink,力量感满屏的石智勇、巩立姣“一掷千里”的气势……无一不精神抖擞,充满着力量感和精神气儿,真是太吸引人了。

反观当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某种畸形审美理念,银屏上充斥了娇弱又楚楚可怜的形象。冷白皮、直角肩、A4腰、超模腿……不论男女,千篇一律,有了精修图、网红滤镜的加持、推动,更是刮起一阵“白瘦幼”的流行风。当人们看到这种“身上有劲,脸上有光”的美,心头不啻于迎来清风吹拂:美原本不在婀娜细腰,更在山高海阔。

“中国美”,是从不放弃的心气。

心气,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词,它指一个人的理想和心态。追逐“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本身就是莫大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要忍受难以想象的艰苦折磨、无数个灰暗绝望的时刻,也意味着一介血肉之躯居然敢向人类极限发起冲击,直至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东京奥运会,作为中国人首次站上男子百米短跑决赛赛道的苏炳添,卫冕乒乓球男单冠军的“六边形战士”马龙,还有在射击、游泳、举重等领域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们,就这样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广阔世界。

更可贵的是,众多运动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熬过低谷期,在竞技体育的“高龄”仍然坚定地选择驰骋赛场。在日本度过37岁生日的“军神”吕小军,依然俾睨天下;32岁的巩立姣,投身铅球比赛21年后终于梦圆东京。30岁的王涵,从2000年开始练习跳水,今年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谢思埸两度严重脚伤,历经了漫长的疼痛和伤病期,赛场上他几近完美的动作,根本不会让人联想到他光眼睛就做了7次激光手术,脚踝到现在还有一根铆钉。“迟暮英雄”不至落魄,濒于绝境的“囚徒”能打破拘束和桎梏,这种内蕴深厚的美更显得光芒万丈。

“中国美”,更是一种气度。

小立领丹红旗袍,国旗图案下是“凤舞九天”刺绣,夺得蹦床冠军的朱雪莹和刘灵玲向观众致礼的时候,真是绮颜玉貌,美不胜收。人们纷纷说,这届中国奥运健儿皮肤好、个头高,面对镜头时也端庄大方,完全没有羞涩紧张,让中国人的美、中国人的自信成了热议话题。

其实,中国运动员不仅“颜值高”,更是无论高低胖瘦,黑白丑俊,都散发着一种自信和舒展的气息,状态好,精神足,不仅有灵动的人格和气质,也显出新一代中国人民族自信之美和乐观包容的大爱。

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的运动员为国争光,胜不骄败不馁,在和外国选手的交往、互动中,展现出博大的胸襟和高雅的人格。小将孙颖莎谈起同龄的对手伊藤美诚,语气满是理解和重视;汪顺夺冠后,特地握住匈牙利传奇泳手切赫的双手,向这位泳坛前辈鞠躬致敬;羽毛球女单比赛,美国选手张蓓雯跟腱断裂,无奈退赛,何冰娇当场上前安慰,因为感到遗憾和难过,一直在流泪……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超越国界、种族的永恒情谊,也再一次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象和格局:面对强者不屈服,面对弱者不欺凌,始终专注于接纳、完善、超越自己——这种气度之美,无疑是成熟的文明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和闪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第一段材料是网友对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的评价,第二段材料概括叙述了当下社会的畸形审美观。两段材料的共同话题就是“审美观”的问题。

第一段材料中,“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和“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两句话很关键,暗示了我们当下应该具备怎样的审美观和如何才能具备正确的审美观这两个问题。

第二段材料立足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对“颜值即正义”和 “无脑式”追捧进行了批评,从反面论述了具有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性。

综合两则材料,如果学生论述正确审美观的内涵,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算切合题意;论述追什么样的星的问题,算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泛泛的谈应不应该追星,要弘扬正能量等就算偏离题意了。

【立意】1.畸形美当休矣!

2.树立正确审美理念;

3.美是永不放弃的坚守;美是为国争光的精神;中国美,在于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

【素材】1.近年来荧屏银幕上还有一种吊诡现象。一些偶像剧和综艺节目中,男艺人和男性角色有的妆容浓重、衣着妖艳、雌雄难辨,甚至把刻薄没教养当成个性,自私自利、缺乏担当。部分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邀请“小鲜肉”出演英模、硬汉,使本该阳刚、成熟、正气的形象变得幼稚、邪魅。特别是一些抗战题材作品,男主演妆容面若桃花,战斗时一袭华服、头油锃亮,一番厮杀过后发型丝毫不变,还时常摆酷造型,令观众大跌眼镜。借助商业运作,“小鲜肉”们迅速走红,片酬也水涨船高。一些明星为了保持自己的商业价值,刻意制造热点,曝光私生活,炒作绯闻,蹭热度,引导粉丝投票刷榜。更有甚者故意挑起或煽动粉丝之间的争端,造话题、买热搜,刻意制造一场场网络骂战,使得社交媒体上乌烟瘴气。不少青少年为了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明星,用青春做抵押,离开学校,开始“练习生”生涯。

2.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美的认知和认识始终在发生着变化,审美观念也随着对美的认知和认识的加深而变得深刻,从而也愈加贴近美的价值。外在的、外表的形式美,在人们定义“美”的权重中逐步退缩,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因年龄的增长而从自身的变化中认识到了美的内涵,更是因为人们从生活经历中发现了美的价值与美的外表之间并不总是发生关联。只有抽象的美的价值,才更恒久,更可传承。“情人眼里出西施”,讲出了美的外表与内涵之间的关联,正因如此,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纠结西施究竟是何样貌,而只记住了她的美,也正因如此,“西施”才具备了永恒之美。西施之美,超脱了样貌之美,更是爱情之美、爱情的价值之美。

3.29:0击败日本,以小分优势晋级八强,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在东京拿到了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第7名。成绩之外,媒体关注到了这群壮硕、黝黑的姑娘:为了比赛需要,进国家队一年平均增重5公斤。与传统白瘦幼审美截然不同,她们自信阳光,特立独行的美说服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

不仅于此,在本届奥运会上,胖胖的巩立姣呈现了执着之美与力量之美,飒爽的孙一文有敢想敢做的决绝之美,大身材小可爱的李雯雯有着反差之萌……这些奥运女将们为我们展示的并不仅仅是男性视角下可爱可娶可亲近,而是独立于性别意义之上的,干劲十足、朝气蓬勃的力量之美、生命之美。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