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典名著是与古人和古代文化的优秀代表对话。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不仅了解了很多古代历史,还被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感动,受他们思想的启发,沾染了他们的气质。
“大家小札”系列第一辑,曾扬华、刘烈茂、吴承学、梁守中、张国风五位学者为我们梳理了七部古典小说精华,解读它们背后的传奇之处,来简单认识一下它们:
《聊斋的狐鬼世界》
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这些故事在当下依然生动且充满教化意义。
张国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说,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在书中。
在《聊斋的狐鬼世界》的作者张国风看来,《聊斋志异》有三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文笔的优美;二是构思的细腻;三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聊斋志异》中更多的是冥界,因为冥界虽然可怕,却可以容纳更多的不平和痛苦,与平民的距离也更近。地狱虽然阴森可怕,但那是惩治恶人的地方,那里有人间缺失的道德法庭。而仙境虽然金碧辉煌,却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可敬而不可亲。
蒲松龄的诗歌功底深厚,骈文写得尤其漂亮,文采飞扬,兼有诗歌的美丽和散文的流畅。他的构思非常巧妙,不管情节如何离奇,他也要让它合情合理,不让它有一点勉强的地方。
《聊斋志异》中有书痴、石痴、艺痴、酒痴,更多的当然是情痴、情种。恰如蒲氏在《阿宝》这篇作品的“异史氏曰”中所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聊斋志异》中多讲狐鬼,真正恐怖作品并不多。在《尸变》这篇小说里,我们看到故事背后真正表达的是:尸鬼虽然可怕,但真正的恐怖,不是女尸的面目如何狰狞,而是人对死亡的恐惧。
蒲松龄最善于在超现实的想象中渗入现实生活的体验,把一件超现实的事情描写得非常真实,使人欲不信而不得。同时,蒲松龄也是一位夫权思想特别浓厚的人,这当然与他所在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在《弥留之际》中,耿十八临终之际问其妻在他身后的打算:“永诀在旦晚耳。我死后,嫁守在汝,请言所志”,耿十八貌似通情达理,“守固佳,嫁亦恒情。明言之,庸何伤?行与子诀,子守,我心慰;子嫁,我意断也”。诱哄妻子说了真话:“家无担石,君在犹不给,何以能守?”结尾点睛之笔是,耿十八复活后,“厌薄其妻,不复枕席云”。显然,作者对耿妻是有所谴责的。只是因为弥留之际妻子说了真话,表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做丈夫的耿耿于怀,怀恨在心,永远不能原谅她。
在《祝翁》一篇结尾处,蒲松龄以“异史氏”之口感叹:“人当属纩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昵人耳。”(注: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病人临终之前,要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在气息。属,放置。此一仪式称为“属纩”。因而“属纩”也用为“临终”的代称。)
蒲松龄在各种传奇故事中提炼出艺术的想象力,使其发酵,酿造出艺术的花朵,渲染出一幕又一幕奇幻瑰丽的艺术效果,故事背后的人情与社会百态在文字流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蒲松龄如此绝世之才,却坎坷不遇,以秀才而终身,难怪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在狐魅花仙的世界里,我们终于看到了卸下面具的蒲松龄。
《末世悲歌红楼梦》
著名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红楼梦》专著
集中梳理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与情感
曾扬华
红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而且是一部字面上人人都看得懂的白话小说,但整部书可以说都充满“味”。《红楼梦》中的“味”有深浅不同,达到不同的层次需有不同的条件,人人都可以成为该书的读者,他们都可以在自己条件的许可下,在不同层次获得自己的“趣味”。
父子矛盾、夫妻反目、婆媳争斗、妇姑勃谿、嫡庶夺产、妯娌不欢、儿女私情等,《红楼梦》写尽这些日常生活中时时都有、处处可见的平凡事,却创造出其他“奇书”没有的种种奇迹。
曾先生点评“元妃省亲”一节:
不难看出,这“元妃省亲”一节,表面上是大力颂圣,渲染其无限的豪华富贵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表面上的自得。而实质上是在骂皇帝,在写身处皇宫的痛苦,写一场大大的“虚热闹”。在表面的极热闹中,极写内里铭心刻骨的隐痛,它虚实相衬,真假互见,充分体现了《红楼梦》特殊而高妙的笔法。
点评林黛玉的“小性儿”:
林黛玉的确是有许多“小性儿”的表现,其实都是在寄人篱下这样一个处境的林黛玉为了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一种行为。和一般的心胸狭隘有所不同。可以作为这一点的有力证明是,当不牵涉到她的人格尊严时,她对人处事,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正是表明这部作品确是有“味”存在,什么“味”?还需各位读者细细索“解”也许能体味一二。
《公案中的世态》
一部有料又有趣的公案小说简史。
从各种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小说入手,
小小的案子里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
为我们呈现出中国社会的百样情态。
张国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国风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读他梳理分析古代公案小说背后的人情与社会,可谓鞭辟入里:他说,公案小说中的成功之作,往往不是突出破案者的智慧,而是因为人情世态写得真切、悲欢离合写得动人。
中国人一遇到问题,总是把伦理道德放在第一位,所谓真、善、美,善是压倒一切的,离开了善就没有什么美。包公的美就是如此。所以,中国人用伦理道德的眼光来看包公,看到的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铁面无私、疾恶如仇。尤其佩服他的,是他那一股子犟劲:惩恶不避权贵,哪怕他是皇亲国戚。但是,一旦抛开传统的目光,抛开包公那高尚纯正的动机,用法律的目光去审察一下他的司法实践,那问题可就大了 :包公的“法治”,万万学不得!
南宋时,中国已经出现了光辉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宋慈撰)。可是,在其后的六百年中,却步履蹒跚,终于落到了欧洲法医学的后面。作者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中国传统礼教和迷信反对尸体解剖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尸体解剖的强烈反感(尸检也还不是解剖),是使中国古代的人体解剖学迟迟不得发展,使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始终局限在尸体外观检验范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平民百姓没有一点民主的权利,侵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极平常的事情。百姓有了冤屈,一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二寄希望于冥冥之中的造物主。
所以,公案小说中的鬼,大多是冤鬼;公案小说中的神,一般都是伸张正义、锄奸除恶之神。伸张正义而需要鬼神的一臂之力,说明了司法的无能与腐败。这类故事的流行,反映了民众对司法深深的失望。《二刻拍案惊奇》讲得好:何缘世上多神鬼?只为人心有不平。若使光明如白日,纵然有鬼也无灵。
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代小说家运用白描、对话刻画人物的功夫。没费多少笔墨,就把那些古代司法制度下的人物——工作相当于现代的法医的仵作、相当于现代律师的讼师、相当于现代警察的衙役……刻画得惟妙惟肖。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
《水浒传》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
刘烈茂教授对《水浒传》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分析评点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新见叠出,令人抚掌叫绝
刘烈茂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古文献研究所所长
《水浒传》究竟奇在何处?是指传奇人物之奇,传奇故事之奇,思想见解之奇,还是小说布局之奇,艺术笔墨之奇,或者兼而有之呢?也许,还有更为奇妙之处……
《水浒传》描写王伦的悲剧、晁盖的悲剧、宋江的悲剧以及林冲、鲁达、武松、李逵等梁山好汉的悲剧,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水浒传》写了那么多悲剧,说它是中国第一部表现社会人生的大悲剧,不也是很恰当吗?在大团圆的文化氛围里,出现《水浒传》这么一部悲剧小说,是否也可算一奇?
点评《水浒传》中的女性顾大嫂:
如果女人味指的是软弱无能、弱不禁风的话,那么顾大嫂当然谈不上什么女人味了。如果女人味是指夫唱妇随,俯首帖耳甘当丈夫的家庭奴隶的话,那么,顾大嫂当然谈不上有什么女人味了。如果女人味是指遵从传统礼教、闭守深闺,不问世事的话,那么,顾大嫂更谈不上什么女人味了。倘若从妇女独立和个性解放的角度去读《水浒传》,那么,顾大嫂缺少古代那种充满奴隶气息的女人味,不正说明她已开始挣脱套在妇女身上的各种精神锁链。
点评李逵的狂言: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人们赞颂他敢于向皇权挑战。李逵说“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可说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另一种表述,怎么就成了狂夫怪论呢?
“梁山泊”尽管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但它促使人们追求理想的鼓舞力量不可轻视。
《儒林外史的人间》
以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
触及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
透视中国士文化的衍变
一览功名外衣下士人的悲喜人生
张国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讽刺小说从它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儒林外史》的伟大,首先就在于它那无情的、深刻的真实。从未看到小说的作者具有吴敬梓这样撕开假面、直面人生、正视现实的巨大勇气;从未看到小说的世态描绘像《儒林外史》这样接近真实的生活。
《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
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创作道路和构思,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方面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该书深远的文化意蕴。
真正的名士都知道,要像一个名士,有一个窍门。这个窍门就是,处处要避开一个“俗”字,凡事不要与人相同。名士也是人,也要吃饭穿衣,也有七情六欲,他要与众不同,便不免带点做作,带点虚伪。杜慎卿便是这样一个带点做作,带点虚伪的名士。这就是说,杜慎卿除了名士气、姑娘气之外,还带着几分假气。
在封建社会的末世,凡是诚心诚意遵守奉行传统伦理道德的人,必定不会飞黄腾达,不会富贵荣华。有功名者无学问,无功名者却有学问;有信仰者难得有功名,有功名者不讲信仰。
吴敬梓看到了信仰的危机,把它看作是道德的堕落。把这种道德堕落的责任,归于科举制度,归于社会。
《武侠小说史话》
一部严谨又有趣的中国武侠小说极简史
横向梳理自唐到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流变
纵向对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
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
梁守中
广州文史研究馆官员,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精研数学之余就很喜欢看武侠小说,他风趣地称武侠小说为成人的童话。
武侠小说正是以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惊人的夸张来反映生活,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成年人的。
为什么武侠小说至今仍深受大家欢迎?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在阅读武侠小说时有不同的寄托: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会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个小说中的侠士来排难解忧;富于幻想的青年人却向往自己充当侠士的角色;而更多的人则是把武侠小说拿来作茶余饭后的消遣用的。
童话有童话的世界,科幻小说有科幻的世界,中国的武侠小说也有自己独特的武侠世界。在这个武侠世界里,人的价值要按武功高下来衡量。武功高强的人才是人,才能立于世间;武功低微或不会武功者则如同虫蚁,动辄被杀,失去存在的价值。
不少世代旅居外国的华侨子女,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多不是从老师、家长那里学来,而是从武侠小说中领略到的。
欣赏作者品评几位武侠大师的几处笔墨:
金庸挥动如椽大笔,纵涂横抹,时而大开大合、波澜起伏;时而细针密线、精工雕刻。书中线索纷繁、悬念迭起,使人无法预测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往往在看似山穷水尽之时,却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另生一种境界。端的是妙手奇笔,匪夷所思。金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文笔雄浑恣肆,想象超妙入微,洞灼人性。描写深刻,博采众长,匠心巧运,熔中外古今于一炉,确非常人所能及。
梁羽生极爱诗词,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可以时时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如小说的回目,卷首卷末的诗词,都饶有韵味,至于小说中的随手引用古人佳句,以及侠客们的谈诗论词,就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了。梁羽生的小说以“系列”取胜,各部小说之间的人物大都有或远或近、或纵或横的联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梁羽生系列”
古龙写武侠小说起步比金庸、梁羽生后,武侠小说的诸般套路几乎已被他们用尽,便另辟蹊径,纯出偏锋,一头钻进“武侠推理”之中,大写其“武侠福尔摩斯”。在情节的处理上,常借助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运用时空的延伸、压缩、穿插以及多景别、多视点的衔接组合,跌宕跳跃,摇曳多姿,使人耳目一新。
我们不妨把武侠小说看作是成人的童话,或看作是科学幻想小说,小说中的神功奇技,说不定将来是会以某种形式出现的。
从前武侠小说中所说的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现在不是从气功师的精彩表演中可以看到吗?那视通万里的水晶球,不正像现在的电视机?那可以在千里之外取人性命的飞剑,大概就是现在的远程导弹吧……
《旨永神遥明小品》
空灵闲适是晚明文人心态真实而形象的写照。
文字颇具韵律,以悠然自得的笔调,以漫话和絮语的形式体味人生。介绍晚明小品文主要作家思想情趣与艺术特点,展示晚明小品文的复杂面貌和一代文人的矛盾心态。
吴承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
小品是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文体,也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它相当接近真实的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说传统古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套格式——布局、结构、遣词、造句、字法、句法、章法等,到了晚明小品中,皆化为清空一气。晚明小品卸下文以载道的沉重负担,洗净冠冕堂皇的油彩,从而以悠然自得的笔调,以漫话与絮语式的形式轻松而自然地体味人生与社会。
晚明小品大多洋溢着诗情画意,这在山水园林小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如张大复的小品《缺陷》:
明月驱人,步不可止……人言“寻常一样窗前月”,此三家村语,不知月之趣者。月无水,竹无风,酒无客,山无僧,毕竟缺陷。
作者由水与月天然凑泊之美而联想到自然与人生的种种缺陷,何等敏锐,何等细腻!
设蒲团,以便晏坐;香鼎一,宜焚柏子;长明灯一盏,在达摩前,火传不绝,助我慧照……南隅古杯一,茶一壶,酒一瓶,烹泉引满,浩浩乎备读书之乐也。
——张鼐《题王甥尹玉梦花楼》
这是一种读书的环境,也是一种修洁脱俗的艺术环境,这种环境,既便于读书,也利于厚生悦性。文中所说的“浩浩乎备读书之乐”,其实也是享受人生的闲情逸致。
晚明小品中的生活情趣、生活理想与艺术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善于在生活琐事中捕捉到悠长的情韵;善于从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富有人生意义的诗情;善于将生活细节艺术化,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善于将日常生活营造成一种舒适而高雅的精神家园。
同样的一篇作品,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从中读出不同的意思。古人所谓“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
“大家小札”就是这样一套充满各种小情致的漫话古典小说作品,充满有趣的观点、独特的角度和智慧的火花,你不需要给自己设限,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它如此平静朴实,读之如与老友对坐谈心。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大潮中,当我们沉迷于动动手指就能带来的强烈感官刺激时,你是否还记得,年少时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时的那种感动与惆怅?读古典文学,探索中国文学之美,重拾最初的那份热情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