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造句什么像什么看这里!小学生造句“闪闪的星星像火花”,老师给0分,家长:我不服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或教师招聘考试的网民不知道能否记住这样经典的例子。

雪融化成什么了?

答案是B,很简单的题目。

如果让老师们做这道题,估计没有哪位会答错的。

毕竟,“变成了春天”,这是一个多么诗意浪漫的答案,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造性与想象力。

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题目”,老师们真的会答对吗?

他们会让保护好孩子思维和心灵的“春天”吗?

网上,经常看到家长,对老师的作业批改和阅卷,提出质疑。

星星像“火花”‍

一位家长在网上嗮图他的质疑:

一道小学1年级的语文填空题,孩子的答案填的是“闪闪的星星”像“火花”,老师批阅为错,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正确答案“宝石”。

家长认为,这个答案应该也可以算对,这句话要求用的是比喻手法,具有开放性,只要孩子想象合理就可以了,不能以标准答案来评判。

而将“星星”比喻为“火花”,应该也可以。

“这么批改作业,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家长认为。

家长的看法,很多网友表示赞同。有网友说:

小学老师,太教条太死板,该卷唯“标准答案”是从!

下面这道小学语文填空题,你会填什么呢?‍‍

同样来自于一位家长在质疑、甚至愤怒:

孩子拿回来一张语文试题。( )山( )岭这道词语填空题,孩子填的是“崇山峻岭”,结果老师给打了个叉。

我很奇怪,问孩子老师为什么打叉呢?

孩子说,老师讲了,我们只学了“翻山越岭”,所以,不能填没学过的!

这位家长继续吐槽:下一次,又是相同的问题,心( )如( ),孩子填的是“心静如水”,结果,老师认为应该填“心急如焚”。

“这个答案我们还没有学过”就能算错吗?

小编在想,老师这个时候如果能正常给分,再表扬一下学生,是不是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更有帮助呢?

耳郭?耳廓?

说一件最近发生的事。

杭州某家长,发现正上4年级的孩子试卷上的一道“科学探究题”,孩子写的是“耳廓”,而老师却判为错误,让孩子修改为“耳郭”。

到底是哪个词,对于老师认定的标准答案,家长感觉“心里很不服”,较起真来了。

家长翻开孩子的课本,课本上赫然写着“耳郭”,老师好像没错,但家长却仍不放过:

查《新华字典》,上面写的是“耳廓”;

查百度,百度百科现实“耳郭”即“耳廓”;

查《辞海》,辞海中是“耳郭”;

查一些医学杂志,有的用“耳廓”,有的却用“耳郭”。

经过多方查询和求助,原来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家长向老师询问,老师却解释, 要以教材为准,所以不能给分。

写在最后

上面类似的现象,其实已经算是司空见惯了。

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的时候,力求学生要“以标准答案为准”。这种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呢?

作业、试卷必然会给个“参考答案”。但是,不知道老师们注意到没有,“参考答案”,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参考的答案”,但未必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呀。

尤其是小学学段的孩子,老师在他们心目中还是有着很高的“权威性”的,他们几乎不会去质疑老师教给他们的“对与错”,如果老师在批改的时候过于死板,等于无形地给他们的思维带上了“枷锁”,甚至扼杀了想象力和童心。

您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对此又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教育探花说

#考试#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