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寺,在哪里?”这是“瞎子是不是戴着眼镜——的多余的圆?“”上清寺,公交车去的路的终点,嘉陵江大桥南桥头的起点那个地区不是吗?从地理位置上说,上清寺位于重庆主城区渝中半岛北部,西接李子坝、东联人民路、北基南桥头、南通阳路口,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
上清寺,作为地名来说,重庆人确实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若真要刨根问底:“上清寺,在哪?”恐怕十有九个重庆人也都会语塞词穷,随口是回答不出来的。我家就住在上清寺,也曾多次遭遇尴尬,一些外地游客,手拿重庆市区地图,按图索骥地探问:“请问,上清寺在哪?”我随手指着上清寺街心花园答道:“这周围一带不正是上清寺!”“怎么不见有寺庙呢?”这一问,方才明白,外地客望文生义,或曰顾名思义,为的是到上清寺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清寺转盘
说来也是,既然名字叫上清寺,总该有个庙宇的踪影,这庙建于何时?这庙遗址在哪?彷徨茫然的我,几经搜寻,终于从老重庆口中得知一二,上清寺的来龙去脉,这才渐渐地清晰起来。
明朝初年,今天上清寺地区多系丘陵,田土以及坟塚。因远离城区,人烟稀少,这里完全是一副穷山僻壤景象。直到明嘉靖年间,乡间绅士,集资兴土,在这荒山田土之间建起了一座“三清庙”。“三清庙”占地四百多平方丈,有三清大殿、玉皇殿、财神殿、龙王殿等多重殿堂,远远望去,气势非凡,宏伟壮观。
“三清庙”紧依嘉陵江畔,庙建成后,来此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远近的客商乘舟楫之便也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于是,一个天然的集市口岸就这样日渐形成了。后来,“三清庙”改名为“上清寺”。因寺得名,上清寺就既是庙名,也成了这个地区的地名了。
上世纪之初,军阀混战,此起彼伏,哪个军阀占据了重庆,谁便成了称霸一方的草头王。1924年,川军刘湘武力驱逐了盘踞重庆的贵州军阀袁祖铭,刘湘在上清寺一带开山放炮,平坟填土,开辟市场,昔日的乡村渐变为街市。1925年,袁祖铭卷土重来,与刘湘在上清寺再度开战,这一仗打得更为惨烈,炮火呼啸,血肉横飞,庙宇神像,大半遭毁,从此,上清寺盛况不复,渐次衰败起来。
1927年,潘文华主持市政,对市区进行开拓扩建。随之,辟通远门至上清寺为新市区。修建七星岗至上清寺的大马路。这一浩大工程历时六年,耗银一万版,终于竣工。大马路修成了,上清寺一带也繁荣了起来。
抗战爆发,陪都时期,上清寺地区成了国民政府许多衙门的所在地。达官贵人,豪商巨贾们也纷纷来此修筑花园别墅。如“陶园”“荫园”“特园”“桂园”“范庄”“戴笠公馆”“潘文华公馆”、“生生花园”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私家花园。
话说了这么多,不耐烦的读者会问:“上清寺这庙子究竟在哪里?”其实,这庙宇殿堂的方位就在今天天坛新村与重庆口腔科医院之间。只不过,抗战时这庙宇被国民政府警察局上清寺分驻所占用,从此以后便破废败落,荡然无存了!
话到这里,突发奇思,顺手编了一个重庆言子般的歇后语,这就是:“上清寺的庙宇———无寺(无事)!”
(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