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如下。
有人说,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人们知道事物的价值。有人认为不是这样。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审题篇
本题依然承续了上海卷简明隽永的风格,两个分句表述材料,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依然会让不少人误入歧途。亮亮老师认为,审题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审题误区一:大谈事物价值的有无,忽视“时间的沉淀”;
审题误区二:大谈事物的价值呈现与时间的关系,忽视“被人们认识”。
导致以上两种审题误区的原因何在?这道题如何审题?且看亮亮老师拆解。
整个材料的审题突破口在于“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才能”是一个表示条件的逻辑词,意味着第一个分句需要在“时间的沉淀”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而这才是整个材料需要讨论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还有材料中点明了“被人们认识”,而非“被人认识”,表明事物的价值是被大众所接受,并非是被某个个体所肯定。而“人们”与“人”这一字之差,恰恰成为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能否成立的逻辑铺垫。
总之,材料给出了话题:人们是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认识事物的价值?
本题信息:
话题:人们是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认识事物的价值?
审题难度:★★★☆☆
构思难度:★★★☆☆
素材难度:★★★★☆
构思篇
人是否需要时间条件,才能认识事物的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去分析时间到底给人们认知事物的价值带来了什么?当然,时间给予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优势,也带来了劣势。
在这个层面上,大多数的考生都能做出明确的论述,时间的优势很多:超越当局者的视角,事物几经发展后接近本真的呈现,日趋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加多元的认知方式……等等。在劣势方面也有不少:日积月累的大量垃圾信息掩盖了事物的内在联系,甚至人们直接遗忘了事物的主体……
但亮亮老师要提醒各位的是,材料中的“人们”是一个复数,可以进一步去思考,事物的价值从被个人认识到被社会认识,是否依赖时间的沉淀。这里亮亮老师先列举一些素材。
陶渊明的诗,在东晋乃至其后很长的时间里,是不被人推崇的,甚至被认为是口语化的打油诗。直到北宋中后期,苏轼的出现,陶渊明的诗才被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李杜,而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了陶诗的价值。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中引用苏轼来信的内容,其中提到了这一点:“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那么,假设苏轼出生早一个时代或晚一个时代,甚至苏轼没有出生,那么陶渊明的诗会在宋代达到如此的地位吗?答案显而易见,人们对陶诗价值的认识,只是受了苏轼的影响,与时间的沉淀毫无关联。
这就是 “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的原因所在。人们认识事物的价值,大多是依靠智者或权威的评判和解读,与“时间的沉淀”关联不大。
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有其他的事物价值被人们认识、被社会接受,也需要有社会影响力的个体的引领。
如2010年上海卷文言文二《九疑山图记》,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九疑山气势宏大、景色俊美,足以位列五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作者认识到了九疑山的价值,但人们对此却毫无所知,因而作者希望有“好事者”给予关注和宣扬。但时至今日,九疑山的价值被人们认识到了吗?
再如,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如非邓小平等伟大领导人的引领,人们能否认识其价值所在?
综上,有社会影响力的个体的宣扬和引领,才是人们能否认识事物价值的最关键的因素,而非时间的沉淀。
亮亮老师原创文章,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魔都作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