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干货看这篇!拿破仑:我让儿子经常读历史,只有历史才是惟一的、真正的哲学

公元643年,唐朝皇帝李世民在魏征大臣去世后说:“丈夫以铜为镜子,可以穿戴整齐。”以历史为鉴,可以知道兴致。以人为镜,就能知道得失。

1000年后,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不管是作为政治家的李世民,还是作为哲学家的培根,都把“历史”放在一个显要的位置。历史是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去认识先人们曾经犯过的错,并且可以让自己更有智慧一些。所以,历史不仅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对于人的修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对“史”这样解释:“记事者也。”虽然是讲故事,可是“历史”总是有些偏冷,与现实生活离得很远似的。殊不知,历史与我们离得很近。《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历史挺靠谱》《历史的温度》被人们争相传阅就是明证。有着“记事”特征的历史故事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此同时,给儿童的历史读物当然也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

《手绘·中国历史长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如果说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是给高年级和初高中生阅读的话,那么这本手绘中国历史就照顾到了中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孩子的阅读需要。书中把历史事件细节化、画面化、游戏化、生活化,更有利于低龄孩子深入到历史现场。

该书从北京猿人到大泽乡起义这段历史中选取了13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事件都属于很有“看头”和“味道”的。比如“北京猿人”和“半坡文化”定义了中华民族起先的峥嵘岁月是什么样子的,“阪泉之战”让我们知道“炎黄子孙”是怎么回事儿,“百家争鸣”和“杏坛讲学”让我们明白儒学如何兴盛的某些原因,“都江堰”和“秦长城”则让我们知道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是与勤劳汗水分不开的。


一、历史是真实的,更是未来的

马克思说:“我们只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历史学。”

恩格斯说得更加直接:“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历史是发生过的各种事件的集合,不管对错与否,它们都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从这些“真实”的事件中,尤其是哪些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中,我们会意识到很多与现在的生活,与现在的我们的活着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可是我们的历史学习一直停留在背诵教科书上的历史知识点的层面,这未免有些狭窄了。历史资料那么多,我们为什么没有更好的办法与历史进行对话呢?更何况,我们记下这么多知识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考试吗?

另外,面对历史,我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可是,如果我们机械地记忆,如果没有让历史走进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我们得到的真的就只是一个个知识点。或许,还会成为某些人炫耀的资本。

(一)

真实的历史,都是有大智慧的,都是真实的人,去做很多事情积累出来的。不管这些事情是正确也好,是错误也好,是大影响也好,是小影响也好,都值得我们去真诚地面对。

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可以称为历史。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在历史书中出现。尤其是那些一闪而过的意识,或者说导致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某些思绪,它们只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没有出现在书本上。

从这个层面来看,历史就是一门强大的综合性学科,可以包揽一切,所以我们看历史不能仅仅看结果,还得关注过程,关注导致某个历史事件的所有因素。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乔治·易格斯所说:“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漠无垠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

比如“杏坛讲学”,孔子所处的时代,百家争鸣,战乱频繁。一个人要想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可是孔子却想着天下事。他四处游说,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生活的社会变得更好。于是我们才可以看到孔子及其72个弟子的言行,才会有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论语》。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以充分说明《论语》里所包含的智慧岂止一两条。更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言行”(道理)都不是空想的,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当时的人们,只是用心、努力去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并且还不断“温故而知新”和“三省吾身”,把做人、礼仪、法治等智慧都总结记录下来。


杏坛讲学


(二)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去探究的,是需要找到“垂示将来”的部分,为己所用。倘若不探究,不批评,不借鉴,只是一味地记忆,我们的思想如何成长。

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虽然不是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但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从一个孩子出生,他就在不断地从家庭和社会中吸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从书本中获得自我成长的动力。

从这个层面来说,“历史”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一种有益生活的积淀。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在“有益生活的积淀”上得到更多的养分。

比如“秦长城”,无论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忧虑,还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胸襟,“长城”这个字眼已经烙印在了我们心上。即使是对外国人来说,“长城”也是我们的文化象征,是作为中国的标志。

世世代代修建长城,世世代代接触长城,世世代代赞美长城。不管是其中犯了多少错误,比如孟姜女哭长城,长城在人们心目中都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长城作为“有过错误的”历史遗迹,在现实中却焕发出了很有活力的一面:不到长城非好汉。

修长城


二、历史是需要拣选的,更是有生活气息的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删削也好,专取也好,都是需要在众多历史素材中去选择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事件。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到底有哪些历史事件可以帮助他们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呢?有哪些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他们更主动地、有兴趣地去学习和生活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积极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学习历史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不能仅仅记住了一些历史知识。历史这么多,如何才能给孩子讲,并且还要讲到恰到好处,这是需要极强的功力的。一方面,不可能像历史发展史那样只注重军事和政治事件,另一方面,也不能像一本事无巨细的资料罗列书。

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去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节点性的、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本来就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有智慧的工作。从目前呈现的这本来看,孩子是可以很容易进入其中的。

首先,选择的历史事件不是除了战争和政治外,还有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北京猿人的生活,人们在青山绿水中间自由地采摘水果、打猎、嬉戏,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自然对人们的影响何其大。可是我们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中,对自然里的那种自在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稍后的半坡时代,人们开始群居,开始用石头作为工具,开始种植谷物,开始驯养动物,开始建造房子……很多种“开始”组成了半坡文化。人们在这个时候不在像以前居无定所了。现在的我们正好赶上城市化的浪潮,很多时候都是处于漂泊状态,“北漂”已经成为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有着些许苦涩和令人憧憬的词。


其次,选择的历史事件得有发人深省的、令人震撼的细节。与此同时,与细节相关的是一种生活的氛围。这些细节和氛围会让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看上去是可感的,可接近的,而不是概括的,甚至是硬邦邦的。这些细节不一定惊天动地,但是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比如丝绸之路,现在来看好像就是大漠、黄沙、骆驼商队等,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概括地呈现,是没有办法让读者抓到司马光所说的“机要”了。

当然,对细节和氛围的重视并不是说要推到官方权威,或者把很多约定俗成的内容进行恶搞。我们只是对那些僵化的部分进行氛围重建,对历史事件进行更为细致的还原,找出某些人们未曾注意或者认为不重要的细节,可这些细节对历史事件的影响非同小可。

与此同时,图画对细节的还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管是轻松的、幽默的氛围营造,还是对历史场景的再现,图画所呈现出来的氛围需要达到“举重若轻”的效果。但是,如果色彩和构图对细节的呈现仅仅起到了搞笑作用,或者不尊重历史事实,就会显得有些自以为是了。

比如“大泽乡起义”这部分,当陈胜、吴广拿着“自鱼腹中取出的帛书”时,当进行亲子阅读或者孩子自己读到这段文字时,就会发现图画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块石头上真的有一条鱼,而且鱼肚被割开了。

图画不能仅仅为了取悦读者,图画也不能仅仅是艺术家观念的表达,图画需要和文字一起把历史场景更为具象、更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在尊重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真实而富有创造性地去营造氛围,并且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这是优质图画该做的事情。

作为编写者和图画创作者,应该要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场景带给自己的那种触动:“结果我刚坐下,面前的大屏幕突然闪亮,出现一个河边码头的场景,刚开始是黑白线稿,线稿一边拉动,一边渐渐上色,画面上的人物一个个像是活了起来,有的人甚至还会动,场景越拉越远,人物越来越多,直到最后,镜头拉开,画面上夜色降临,码头上人来人往,万家灯火,有点夜色版《清明上河图》的感觉……在大概一分钟里,我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时代,走进了那个场景,感觉非常幸福。”


生活的质感和人的幸福感往往是通过小细节得到呈现的,很高兴《手绘·中国历史长卷》拥有这样的品质。当我们接触到这样的作品时,就会被其中细节和氛围所感染,自然而然地走进历史场景中去感受别样的生活和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其中去考验自己的眼力。与此同时,那些关乎孩子专注力、幽默感、美育、德育等事情也正悄然发生。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谈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时说:“为人父母,可贵者在于发展孩子的内在力量,使其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在社会上能尽其才,达到他应有的地方。”

“内在力量”从何而来呢?我想,前人的生活、艺术、建筑、战争、商业等故事中,尤其是那些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营养的历史事件,每个读者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受到启发。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