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在CCTV 《百家讲坛》讲座中在中国各地广受欢迎。她的《论语》经历赢得了掌声。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偏偏有人说她根本不懂《论语》,怎么回事?说这话的人是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史,著作颇丰。他生前曾直言于丹“完全不知《论语》为何物。”并抓住她误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硬伤,称其“连最基本常识都不懂”。
这个评语给于丹带来无妄之灾,很快有人以此为投枪掷向讲坛上侃侃而谈的于丹。作为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的于丹,对《论语》理解尚且肤浅,让那些传诵经典的凡夫俗子情何以堪?真不知两千年前孔夫子呕心沥血的传世之作到底写给谁看。
成名三年,毁名三天。得了“真相”,失了偶像。学者成名难如登天,却如履薄冰。一曰“捧杀”,一走红便冠以“国学大师”的桂冠,预埋巅峰跌落的祸根。二曰“棒杀”,稍有闪失即广遭非议,墙倒众人推。
《论语》是千百年来哺育中华文脉的开山之作。它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源自它涵盖庙堂民间,通达人性哲理的特质。作为国学经典的《论语》,是接地气的心灵鸡汤,不是学阀炫耀渊博的专利,更不是学究掌中的古玩。《论语》若变成凡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著作,我们只能从权威的牙慧中咀嚼残羹剩饭。
学术允许探讨交流,但别像学阀一样居高临下地点评。谁念错一个字、误解一句诗就能引发对学术水平学术道德的质疑,如此吹毛求疵只能让斯文扫地、三观尽毁。
二十一世纪全球竞争,实质是东西方文明之争。西方处心积虑搞“零和游戏”,全方位遏制中国无所不用其极,与我们倡导的“文明互鉴”格格不入。在事关国运的东西方文明冲突中,一切孤芳自赏的傲慢和“鸡蛋里挑骨头”的尖刻,只能是自废武功。
“事难成而易败,名难立而易废。”有的吃瓜者以讹传讹,看热闹不嫌事大。比如网传于丹被北大学子轰下台事件、英国入住宾馆事件等,明显夸大其词,难脱黑手操控之嫌。但无论如何不应演变成对于丹学术和人品的批判。此风不刹,那些弘扬正能量的人,会不会因顾忌树大招风而退避三舍?
要鼓励开展建设性的文艺评论,尊重艺术规律和审美差异,以良好的学术争鸣氛围,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