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教育名著读后感我想说正高级教师王金全:让教育之树常青——读李政涛《教育与永恒》有感

王金田

王金田: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教师。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之树常青。

从教31年,期间经历过太多太多,有欢乐,有痛苦,有成功,有失败,有收获,有缺憾,有迷茫,有顿悟……但是,至今对于教育的热爱痴心不改,对于自己的选择终生不悔。看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与永恒》,感触良多,对教育的永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教育的起步

1989年我从师大毕业被统一分配到中学教授高中历史。当时,教师职业是不被人看得起的,历史课作为副科也不被学校所重视。我怀揣年轻人的一股热情,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研究教材、学习备课,到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先站稳脚跟,目标是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能让学生愿意听我的历史课。为此,我陪学生跑早操,和学生一起踢足球,与学生们在春天的田野里放风筝,学生和我就像兄弟一样。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上课使用老教师不愿意用的教具、历史挂图等,自制幻灯片,甚至请美术老师帮我画古代希腊的雅典卫城、蒙娜丽莎等,努力还原历史的场景,营造有趣的历史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磨炼,我逐渐适应了中学历史教学,1995年教研组安排我承担市级公开课。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全组同事共同参与。我第一遍认真备课,在教研组会上给全组同事说课。之后是第一次上课,全组观课评课,当时评课非常严格严肃,每一个人当面指出我的问题。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关于从上一个问题到下一个问题的过渡,姬老师不满地说:“过渡要自然不留痕迹,不能硬拉。”不能讲完一个问题,就说下一个问题。王老师特别指出,“削藩”的“削”不能念成了“xiao”。我第二次备课上课,大家再观课评价,直到最后正式上课的时候,时间分秒不差,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句都是经过打磨的,所以这一课上课很成功。经历这一次展示与考验,我在课堂教学上确实有了很大进步。

二、教育的困惑

从教十年之后,对于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都能胜任,从开始只能教高一、高二,到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兼任备课组长,多次被评为学校的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还是感到新的迷茫。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讲得那么细、那么全,为什么学生却收获不大?为什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总是不高?除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之外,还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不仅关注教师的 “教”,更关注学生的 “学”,关心教学的落实与效果,思考从“教”到“学”的转化。2000年,我购买了个人电脑,开始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制作一般的ppt演示片,到学习flash、photoshop、Authorware等软件,学习动画、图片视频处理等技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在想,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的互动,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对于教师的教学意义更大。我还从班级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努力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严肃班级纪律,树立学习榜样,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一定的回报,还是没有达到我预期效果与目的。

三、教育的永恒

经历了28年学校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不管是成功与失败,都已经成为过往。但是,让我自信的是我还在教育教学的一线,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没有消退,而且更加热烈和期待。如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上了一辈子的课,仍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不要为以往的不足、缺憾而止步,更要为未来的发展继续努力,让生命之树长青,让教育之路永存。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新的教学思想不断涌现,年轻一代教师茁壮成长,只要不停步,只要愿意学习,教育的道路一直延伸,教育的意义永不衰竭。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高地,审视我的教育,观察他人的教育,学习高人的教育,憧憬未来的教育,不管从那个角度,从那个立场,它让我对于教育与永恒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在“人”与“永恒”之间,挺立着“教育”。它以挖掘和实现人之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性的方式,实现了人与永恒的互相牵手,并肩而立……”

“教育的过程,是不但勘探生命存在的过程,是向生存的荒凉地带不断进发的过程。”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