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伤逝鲁迅我想说浅析鲁迅《伤逝》的作品内涵及当代意义

《伤逝》是鲁迅众多作品中唯一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关于《伤逝》的作品内涵历来有各种说法。有人认为“人必须活下去,爱情必须被使唤”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有人认为其内涵纯粹是追求个性解放不能改变中国青年的命运。

本文将通过对《伤逝》人物和叙事手法的分析,来探究《伤逝》的作品内涵,以及《伤逝》的当代意义。

前言: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语言简炼优美。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在这个故事中,涓生是故事的讲述者,以充满悔恨与悲哀的情绪讲述着故事。

尤其是小说开头的“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和之后充满感情的回忆,以及结尾涓生痛彻心扉的悲哀,都让读者为之深深震动。但我们应当看到,涓生在讲述故事时,是不能完全客观的,必然会因为主观的影响而使故事偏离事实,这是不可靠叙述。

同时,涓生不仅讲述着这个故事,也为作者所讲述着,这是叙事的分离,在涓生的讲述的故事背后,有着作者自己的看法和声音,就如文中涓生所说“时时疑心有一个隐形的坏孩子,在背后恶毒地刻意地学舌”。这就是我们探究这篇小说内涵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大的阻碍。

作品内涵:

1.涓生

《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非常明显的,作者是想在这里提醒我们,作为一场恋爱中的负心人,尽管他的悔恨与悲哀是如此的强烈与真挚,但他讲述的故事不一定完全可靠。涓生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作”,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联系涓生所说他们组成小家庭后不久子君就满足于现状,不再读书,而是陷入家庭的琐事中,甚至为了小事和邻居官太太争吵。涓生说:“幸福和安宁是要凝固的。”这场爱情的悲剧似乎责任在子君而不在涓生。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涓生在回忆中曾说到:“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

试问,难道子君的身体也是可以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吗?作者用“清醒”这个词,隐晦地将涓生对子君的厌倦表现了出来。涓生对子君说:“我不吃,倒也罢了;却万不可如此操劳。”又说“我们总还得雇一个女工”。但涓生始终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这便使子君不能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

这样看来,涓生对于子君不再读书、“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架”的指责实在是苍白无力,不过是对于自己的养家的责任的推脱而已。涓生说他明白里一个道理,即“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涓生的选择却不是与子君讲明白道理、携手共度困境,而是抛下子君以期望减轻负担,这是完完全全的自私的行为。为了让子君主动离开,涓生越来越晚地回到家中。

为了给自己辩护,涓生还说:“这于你倒是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这是多么虚伪的言论。听到子君死去的消息后,涓生的哭被作者描述为“我仍然只有唱歌一样的歌声”,透露着作者无尽的嘲弄。在这场爱情中,尽管涓生的叙述显得他的爱有多么的真挚热烈、自己的选择有多么的无奈,但都无法掩盖他的自私与虚伪。

2.子君

但是在这场爱情悲剧中,子君也不是完全的无辜者,至少导致这场悲剧她也有者不能推卸的责任。从涓生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子君是受到涓生的启蒙开始追求自由的,她甚至大无畏地说道: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如涓生所说,她“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

从“于是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声音”可以看出,在与涓生交流思想时,总是涓生在说,而子君则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这或许还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在他们组成了小家庭后,子君安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陷在了养鸡、养狗这些琐碎的家务中。、

在涓生因为生活压力杀掉油鸡、扔掉阿随后,其实子君冥冥中已经明白,涓生早晚有一天也会因为生活的压力抛弃成为拖累的自己,所以子君“在她的凄惨的神色当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但子君对此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只是不断地温习功课一样回忆恋爱时地场景,期望能有所挽回。

在涓生逼迫她离开时,她“眼里也发出里稚气地的闪闪的光泽”、“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慈爱的母亲”,最后顺从的离开。可以说,从子君离开家庭,到子君离开涓生,她一直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她从未明白自由的真正意义所在,她以为自由恋爱组成家庭便算是成功了但她只是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过完了着悲惨的一生。

3.小结 可以说,小说的内涵从涓生和子君的身上清晰了起来。作者通过对涓生的自私虚伪和子君的“无我”告诉我们,所谓自由,必先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才能真正地自由。而在作者那个时代,正有着那么多人,被自由的口号所感染,还没有做好思想和判断力上的充足的准备,便不顾一切地冲破家门,最后落得遍体鳞伤甚至黯然殒命。

现实意义:

在我们今天,《伤逝》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就文学意义来说,《伤逝》中的叙事分离和不可靠语言的运用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依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通过对任务的双重叙述,使作品达到了超乎理想的反讽效果,同时使作品更加的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而就社会意义来说,《伤逝》对于我们当下崇尚自由的社会来说仍是一个提醒。所谓盲目追求自由的,必将为自由所伤。追求自由之前,应当做好思想和判断力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吴晓东.文学评论.2004(04)

《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200

《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M].中国文联出版公 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87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