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也曾写过爱情小说!如果这篇文章出现在愚人节时,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个笑话。
但这确有其事。鲁迅的这篇爱情小说,是他唯一一篇"纯粹"的爱情小说,也是当时社会变革中一个群体的真实写照。这篇小说名为《伤逝》,而那个群体便是接受五四精神洗礼的青年人。《伤逝》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文学作品。鲁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配以散文化的语言,让男主人公涓生自己去讲述他与女主人公子君的爱情故事。
这一次,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并未用什么冷峻的笔触去讲述这个故事,而是用诗话的语言,去道出那个时代努力尝试蜕变的新青年的悲剧。于小说而言,《伤逝》是一部短篇作品,而它读起来却像一首长诗,承载着涓生和子君两个不同类型的进步青年代表的心声。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扛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旗,带领市民群众、工商人士走上了北京的街头。他们高举着横幅,嘴里喊着口号。一时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成了北京城内最无法忽视的声音。很快,这些声音又传到了上海。上海的工人们接过了游行的大旗,也把工人阶级第一次推上历史上的舞台……
而当游行示威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一些更响亮的声音在无数中国青年心中开始响起。"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民主)、爱国主义、追求……当这些精神开始走进这些青年人心中的时候,"五四新青年",应运而生。而《伤逝》的男主人公涓生,就是这样一个受到新思想影响的青年。
涓生至少看起来是个进步的青年,所以他向往自由恋爱。这其实是当时不少新青年的追求。我们熟知的文坛大家徐志摩、郁达夫,乃至鲁迅本人,其实都是这般追求真正爱情的新青年。
而这样新鲜又充满活力的新青年模样,果然吸引到了涓生的所爱子君。在两人情意正浓的时候,涓生如其他的新青年一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而这些,对于还处在封建枷锁之的子君而言,是那么的有趣,向她讲述这些的涓生也是那么的迷人。
可是鲁迅并不打算就此写作一个欢喜收场的故事。当子君毅然决然地放弃原先的生活,离开那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家与涓生同居以后,悲剧终究还是找上门来。
那个原本意气风发的新青年涓生,开始变得怯懦,变得不知如何在社会中以新青年的身份立足,变得不知该如何继续与子君相处。虽然涓生嘴上说着"外来的打击其实倒是振作了我们的新精神",却又清楚"很觉得疲劳,仿佛近来自己也较为怯弱了"。而这也正是当时不少新青年的现状。
很多人在一读到《伤逝》的时候,还满怀期待,以为在五四的浪潮之下,子君能在涓生的引导之下找到自己的幸福。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一蹴而就。五四的火光确实曾点亮了涓生前行的道路,但两千年的封建之高楼,并非是涓生有了一盏灯便可以越过的。
在涓生怯懦地抱怨生活的不顺,怀疑自己作为新青年的身份的时候,子君被家人强行带走。那个当初"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的子君,那个坚决地、沉静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子君,那个让涓生"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的子君,在回到那个让人透不过气的传统家庭之后,郁郁而终。
其实从一开始,鲁迅就告诉了我们在那些时时都在说着进步,说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青年人中间,出现了不幸的进步的试验品和时代的牺牲者。涓生如同许多青年一样,在五四的浪潮之中察觉到了生活本有的自由,且毅然决然地迎了上去。然而这样的新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却依旧活在当下的牢笼之中。反倒是子君,被五四的雨露激发了生命力,无论现实如何想要摧折她,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初心,一步步地前进。哪怕囚笼是她的归宿,哪怕死亡是她的结局,她也依旧如当初,怀着青年人的血性。
到最后,涓生并不再是《伤逝》之中新青年的代表,子君才是。"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悲剧子君正是那个存在。而读者越为子君悲戚,《伤逝》和子君便越有价值。
《伤逝》是一部围绕爱情和婚姻的小说,最直接的是反映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依旧受压制的自由恋爱。然而更进一层的,是鲁迅在呼唤碰壁的新青年们继续怀着初心走下去。正如鲁迅自己所言:"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涓生和子君的存在,便是激励年轻人们继续肩负着发展的齿轮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