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十日谈读后感,干货看这篇!《十日谈》:悲剧和喜剧的交替冲撞,共同演绎了一场人性的解放

1348年,欧洲发生了可怕的黑死病,又称瘟疫,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约有三分之一死于瘟疫。

黑死病使整个欧洲大陆陷于绝望和恐惧当中,佛罗伦萨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这样的一个尸骨遍地、朝不保夕的环境里,人们已经顾不上之前一直所宣扬的智慧和道德规范。就在这个时候,当薄伽丘通过被瘟疫包围的十位青年之口,突破一切教会的束缚和传统观念,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赞美现实生活的故事时,疫情也开始变得没那么具有侵略性。

一、 薄伽丘的悲剧精神其实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茅盾在《世界文学名著杂谈》中说,“如果前任的记载可以相信,那么,在但丁的《神曲》定稿之后27年,佛罗伦萨又有一位大作家开始在写一部空前的巨著了,我们说它是‘空前’的,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无论在体裁方面或是题材方面它都是欧洲文艺史上前所未有的著作。”

的确如此,《十日谈》所触及的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们最关切的问题。

他以各种形式攻击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揭露宗教人士中那些伪善的心理和道德败坏的行为,既以嬉笑怒骂的方式讽刺嘲弄这些行为,也以悲剧的方式表现宗教禁欲主义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严重伤害。

《十日谈》的表现形态中,除了有大量的喜剧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悲剧性故事。其中,悲剧性故事主要集中在《十日谈》第四天所讲述的故事中,在当日的十个故事中有八个是悲剧性故事。



菲亚美达所讲的故事中说道:萨莱诺的亲王唐克烈很疼自己年轻守寡的女儿绮丝梦达,不愿再把她嫁出去,也丝毫不考虑女儿青春的心和对爱的渴望。可是,绮丝梦达已经爱上了父亲身边的一个侍从纪斯卡多。两人在私底下频频约会,完全沉浸在了爱情的愉悦中。

好景不长,唐克烈很快便发现了两人的私情,在拷问纪斯卡多时,他是这么回答唐克烈的,“爱情的力量不是你我所管束得了的。”接着,唐克烈又叩问他的女儿,绮丝梦达知道纪斯卡多必死无疑,但是在爱情的力量面前,她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并打定主意,一句求饶的话都不说,反而回怼自己的父亲,“我就是要把事情的真相讲出来,用充分的理由来为我的名誉辩护,接着就用行动来坚决响应我灵魂的伟大号召。不错,我确是爱上了纪斯卡多,只要我还活着——只怕是活不了多久了——我就始终如一地爱他。驾驶人死后还会爱,那我死了之后还要继续爱他。”

唐克烈果然把纪斯卡多杀了,绮丝梦达在听闻了他的死讯之后,果断将毒酒饮尽,从容死去也——“现在我要为你哭一场,哭过之后,我的灵魂立即就要飞去跟你曾经守护的灵魂结合在一起。”

英国作家哈代认为“悲剧表现人生活中这样一个处境,即这种处境不可避免地要是他的某个目标和欲望在即将付诸实施时,以毁灭性的灾难而告终”。

在《十日谈》的悲剧故事中,大多是因为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导致爱情的悲剧。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很快意识到外部力量的强大与自身的弱小,尽管他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抗争,但最终还是难以摆脱失败命运。但另外一方面,他们面对失败却没有屈服,反而体现出人类坚韧顽强的意志,呈现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悲剧精神。

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内在力量和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



二、 用幽默揶揄低劣,是薄伽丘的另一种智慧

幽默是智慧和成熟的表现,是清醒地面对现实矛盾的结果,是创作主体自信、优越、乐观心理状态的自然流露。《十日谈》的幽默包含两种,一种是作品中喜剧人物的幽默,一种是作品本身语言、气氛、情调的幽默。而这两种幽默,又都是不露声色、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第六日故事中爱米莉亚讲道,有个姑娘总是妄自尊大,一天出门逛街不久就回家了。回来之后和自己的叔父各种抱怨,说城里的男女都太讨厌了,个个面目可憎,为了避开他们,自己只好快点赶回来。

叔父听完这话,就说,“既然你看到面目可憎的人就受不了,那么你要活得快乐,就千万别对着镜子照自个人的尊容”。而那姑娘竟一点都理解不了叔父说的话,还说自己要像别的女人一样,要经常照镜子呢。

有智慧的叔父和愚蠢的侄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侄女指责别人“面目可憎”时转攻她本人的“尊容”。叔父的这种以毒攻毒的揶揄,达到了不露痕迹,轻松责备的目的。但侄女最后竟木然不止,还说要常照镜子,这一笔的批评可就委实深入了。

这个故事既肯定了叔父的观念和智慧,又批评否定了姑娘低劣的思想和言行。这一切都在轻松自然,不显山露水的幽默情境中完成,令人品来愉悦、赏之快慰。



三、 喜剧精神和悲剧故事的冲撞形成了独特的“薄伽丘风格”

  • ①美丽的讽刺里往往绵里藏针

薄伽丘曾在《异教诸神谱系》里谈他对诗的理解,给“沉思民巷以固定的秩序,使语词和思想之间有了不平常的脚趾,从而美饰整个结构;把真理隐藏在虚构的美好之中和合身的外衣下面。”

这样的一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十日谈》的艺术表现上面。

在这部作品中,以绵里藏针的讽刺实现对形美实丑、外庄内谐、口是心非的人物暴露,对陈腐事物轻松否定;以慧敏巧说的机智表现第一形丑实美、假丑真美人物的由衷赞颂;以不露声色、不着痕迹的幽默肯定正面人物的自信、优越、责备可以改过的缺点。

这些艺术手法,都因造成的反差对比,给予了作品特殊的张力、精彩的形象世界。通过增加厚朴乐观的气氛和妙曼优裕的情调,给读者以款款抚贴、丝丝快慰的直观感受。



  • ②用悲剧故事刺激道德的觉醒,是进步也是自由的象征

朱光潜曾说:“周围环境和我们环境里最接近的人的不幸自然会深深打动我们的灵魂。”

《十日谈》中所讲述的悲惨故事,目的也是让我们能够通过感受别人的痛苦,以此油然而生同情之心。无论是绮丝梦达和父亲侍从幽会,被迫双双赴死;还是爵士妻子与情人关系暴露,情人被杀,妻子尾随而去的故事都体现了这点。

英国海伦·加德纳指出:“希腊悲剧毫不掩饰地进行说教,并对道德行为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它们大奖我们的道德责任,又大谈道德善恶。”

而在《十日谈》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这种道德善恶的关注,如绮丝梦达认为人类一向一律平等,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又品德的人就是高贵的,所以,地位低下的是从纪斯卡多比满朝的粗鄙贵人都高贵,这体现了人类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也体现了新时代的道德思想。

  • ③经典的作品就是喜剧与悲剧的针锋相对

薄伽丘《十日谈》的100个故事中,所表达的思想思想境界高低不一。有充满了清新时代气息的故事;也有把旧观念和旧作风当做美德赞赏,寓意很平庸的故事。事实上,《十日谈》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了矛盾的作品,在喜剧与悲剧的碰撞之下,充分反映了新旧交接时代的思想观念。

既激发了读者轻松愉悦情感的同时,唤起其理性思考的气质,由高兴而生发深刻的顿悟;又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思想内涵,宣扬了自然人性的复苏和觉醒,又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来反映新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英雄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人,他首先是一个人,也有犯错误的可能。他既非道德的化身,也不是观念本身,而且与他冲突的人亦未必是完全邪恶的势力。

薄伽丘正是将这两个充满战斗性的对立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用悲剧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主义的倾向,用作家的喜剧意识有机构成和有力佐证,实现了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尽管薄伽丘的《十日谈》有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糟粕,尽管有些故事,随着历史的进展,它的思想光明已经日趋暗淡了。但是在六个世纪前,薄伽丘写作《十日谈》真是付出了极大的勇气,由于正当欧洲天主教会气焰万丈的时候,他敢于以文艺作武器,针对反动势力发射出可贵的一枪,划破了永恒天国的幻想,宣扬现实生活的幸福,这样一位旗帜鲜明的战士值得我们尊敬。这里,我们借用伏尔泰评价但丁的一句话来评价薄伽丘:“他身上所有的天才之处,都应归于他本人,而他所有的谬误之处,理应归于他的那个时代。”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