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旋风的照片、秋天的自行车编辑、旋转。
断念篇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霍尔德林有一首诗:“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那么人要怎样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呢?我心目中的答案是阅读。1967年,大哲学家罗素以95岁的高龄在自传中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正是这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感情”支配了哲学家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义和源泉,其中对知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阅读,能营造好心境,是对生活的超越,她使我们的人生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追寻,能够从有着各种压力的日常生活中突围,而不仅仅是“活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历史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遗产几经磨难后,有的还屹立于世,有的销声匿迹,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失去原来的本色,没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质文化这一种,还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国、各民族、各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俗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
遥想篇
有人曾说过,“教师应贯通今古去读书,这样才能成‘气',课堂要纵横千里去发挥,这样才能成‘诗'”。我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可依然时常感到知识的匮乏和认识的浅薄。我很羡慕历史上两个时期的人,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隐士的豪迈不羁和文采飞扬,一个是二十世纪初期涌现的那些大家,比如:钱钟书、季羡林、胡适等,我羡慕他们的才学和认识,那真是纵横古今,融会贯通,叱诧风云。可如今呢?好像再也找不到那样杰出的学者型的大师了。
所幸的是,我们通过书籍依然可以亲近历史,亲近文化,亲近那些或远或近的文明。读《文化苦旅》这样的书,或许有些许的枯燥,亦或有那么几分无趣。遥想十几年前,在县城就读高中的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感觉有些文章确实令难以领会其中的玄奥,读起来晕头转向的,完全走不进作者的思想,有一种年代久远的隔阂。十几年的时光悄然划过,在人生的历程中,却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毕业工作,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孕育,呵护孩子。琐碎的生活让我在稍有罅隙的时候,还是保持着阅读的习惯。重读《文化苦旅》慢慢深读,细细研读。于我,这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这段文化浸濡的旅程。
现状篇
处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要求我们老师们贯通今古去读书好像不太现实,但退而求其次,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说,把职业当工作,往往一事无成;把职业当事业,往往成就非凡。教师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用事业精神支撑自己。
阅读大体上有两种:欣赏性的,学习性的。而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上,有多少人带着自己的学生去欣赏过阅读?也许,在好多老师和学生们眼中,阅读就是阅读理解,去欣赏?"NO!" 那是需要我拿着武器要解决的敌人,天呢,多么可怕的想法……
是谁把我们的阅读弄得如此功利了?又是谁正在逐渐失去欣赏的能力?又为什么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读书日提倡我们去读书?
跟随余秋雨那富有文化韵味的文字,那见解独到的思想,仿佛我也一同走进了华夏文化。这段旅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开篇的《道士塔》,莫高窟的大门外,过河的一溜空地上,高高低低地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这是整个旅途中呈现的第一幅完整的画面。然后作者便马上由碑文引出了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那个小丑一般的王圆箓,那个身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极其大众化的中国农民。作者用种种王道士所呈现的事实,诠释了他内心的恨,诠释了专家们的恨。这个小丑的出现,让我马上走进了这个伤口在滴血的古老民族。这一小段愤恨的旅途,让我探知了敦煌莫高窟背后那个耻辱的缺口。
回归篇
我们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进行真实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此,学生才能读进去,把阅读当成是中享受而不仅仅是为了阅读理解而去阅读,这样阅读将变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将会温馨很多。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阅读是这样的:不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模式,有真正适合我们学生欣赏和学习的材料;有高山溪流;有鸟语花香;有当今社会的百态;有发人深省的启迪;有思维火花的碰撞……
这样的阅读,能发展自我,能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桃花源来,能让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这样的阅读会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吧!
作者简介:仝会娟,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