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认识到必须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活动亮点】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活动难点】
克服不自信,扬长避短,改正缺点,初步学会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
【活动方式】
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榜样引导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镜子一面,一红一蓝纸卡 3.自制角色扮演短视频 4.视频:唱歌跳舞《我真的很好》
【活动流程】
对话介绍,接受自己
1、同学们,我们本班活动的主题是“做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2.请拿出你带来的小镜子,仔细看看你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脸等等,你喜欢自己吗? 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分?
3、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欣赏和接受自己。
4. 播放“角色体验”视频。 (四个瘦小的孩子和四个高大强壮的孩子比赛。第一个项目是钻呼啦圈,用时最短的人获胜。第二个项目是拔河。)
5、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6.总结:是的,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永远不要低估自己。
快乐游戏,说说优点
1.除了外表和身材,你对自己的其他优势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在学习、品德、习惯等方面的优势)
2. 现在请学生拿出你的红色纸板,写下你认为你在学习、品德和习惯方面的三个最佳优势。
3.小游戏,说说优点。
游戏要求:
第一步是要求同桌的两个人相对而坐,直视对方的眼睛一分钟。
第二步,双方轮流大声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每个优点连续说三次,每次声音都要大一些。
4、交流游戏经验,培养自信心。
5、总结:找到自己的优势,感到自信,感觉特别快乐。 但事实上,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缺点或缺点,这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烦恼。
心理直播,谈不足
1.(课件展示了一张有缺陷的人物图片)请学生看这张图片。 谁能告诉你看完后的感受?
2、老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缺点就像阳光下的影子,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然后让我们找到它并改变它。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想办法弥补。
3.反思自己,把自己的缺点写在蓝色卡纸上。
4. 说出某人的名字还不够吗? (镜头引导学生使用积极的语言,给予心理暗示,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积极改进。)
5、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改进不足的措施并互相提出建议。
6、课堂交流报告:听取了组内其他同学的建议后,面对不足之处,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交流、老师镜头点评与激励)
7、总结: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要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比不努力的你更好。 如果你坚持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你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阳光、健康。 (课件中显示的是正面有缺陷的人物卡通图片,点击阴影部分消失,人物变得阳光健康。)
总结和升华,请自己
1、纵观古今,有很多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扬长避短,取得人生的成功。 你听说过相关的故事吗?
2. 说出林肯和马克·吐温的名字的故事。
3、教师总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初步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但要真正成为林肯、马克·吐温那样最好的自己,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点点滴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并避免我们的劣势。 ,利用优势弥补劣势。 我希望你能把记录自己优点和缺点的两块纸板当作你的另一面镜子,贴在你的办公桌前。 当你发现自己的新优势时,将其添加到顶部;如果你改变了弱点,则将其划掉。 我相信,随着你的优点逐渐增多,缺点逐渐减少,你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4、播放视频:唱歌跳舞《我真的很好》
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唱跳得充满自信,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课后反思】
《做最好的你》是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第一单元《认识自己》的第二课。 现在的小学生往往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时还会夸大自己的优势。 这项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自我评价,学会欣赏和接受自己,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训练,提高自信心。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灵魂和方向,也是完成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 为此,我把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观察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3.认识到你需要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关于这门课,从准备到上课,我感觉总体来说是很好的,但我还是有点困惑,就是如何把握心理健康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区别。 因此,今后我要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技巧,以便更好地通过课堂和课堂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态度。 健全的个性。
撰稿:郭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