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3岁孩子在家教育方法心得,3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孩子在家教育不上学可以吗 孩子在家教育表现怎么写

3岁宝宝该如何教育

父母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3岁宝宝教育重点

智商方面:

1.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2.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3.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4.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情商方面:

5.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6.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7.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8.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推荐阅读:  适合3岁宝宝的游戏有哪些?

【导读】向你介绍适合3岁宝宝的游戏。如:玩皮球;带轮玩具;动手裁剪;绘画;颜色、大小概念;归类活动;木偶戏;搭积木;认识形状等。

3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导读】3岁的孩子正是准备上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那么妈妈们应该怎样教育,怎样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好准备呢?在3岁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们特别注意的吗?

宝宝3岁父爱很重要

【导读】中国的传统带孩子的责任大多落在女性身上。因此,男性对养育孩子的角色更少些。其实,这样是不对的。3岁的孩子养育更需要父亲的参与。

专家访谈:如何教育3岁宝宝

专家贾军 :父母们面对可爱宝宝时而表现出的发脾气、大哭大闹、不合群、爱打人等行为无可奈何,有时父母总会抱怨“宝宝性子好急啊,要什么非要不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孩子什么东西都护着,这是不是太自私了?”“宝宝一点儿也不合群,还喜欢打人,这是怎么回事?”“给宝宝讲道理都不听,该怎么办啊?”“如何让宝宝有感恩心理呢?”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情商教育。本期专家访谈我们请来了国内早期教育领导品牌东方爱婴创始人,两个宝贝的妈妈贾军女士将做客与父母们共同探讨宝宝情商培养问题。查看全部访谈内容

共3页 1 23下一页阅读全文

0至3岁需要接受良好教育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欢动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无法体会到孩子劳累之后满足而又愉悦的心情。这种快乐比吃美食更要有效。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成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抛弃他的谨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东西过程中真的打碎了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问问自己,难道孩子双手的锻炼和智力的成长还没有一只杯子重要吗?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3 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 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情。

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孩子的手脏了,妈妈就要求他去洗干净。后来发现他的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去再洗一遍。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她的孩子现在会自觉地洗手了,孩子见人就会自豪地伸出于净的小手给他们看。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乐乎。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培训班,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有些事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情。

“请不要命令我,让我自己做。”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可轻易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其实孩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不厌其烦地花费精力去做。如果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那只能给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他们也得不到快乐。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育儿问答:

友小妮妮09问:女宝宝快3岁了,现在开始叛逆了,妈妈该怎么教育?

特聘专家胡小燕(向她提问)解答: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也不用过于指责孩子,因为孩子也控制不了,并且他们不明白发脾气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在气头上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或者家长可以适当的冷处理,让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外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等到孩子稍微大点,就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希望到时孩子倔强的情况也会有好转!

推荐阅读: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导读: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

3岁是宝宝语言学习的暴发期

导读: 学习语言是存在突然的“语言暴发期”现象,不是慢慢的一字一句地学习。比如在2岁之前他们对语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岁之后突然某一天就可以极容易地掌握各种非常复杂的表达技巧了。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在研究早期教育的人都认为,3岁是最重要的,3岁的时候他知道用哭的方法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就哭。

他觉得乖的时候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就乖,你知道吧,他特别会察言观色。所以你什么时候关注他就特别重要,当孩子乖的时候你就不理他,一哭你就理他,他可能会用哭的方法来吸引你对他的关注,所以这可能是你的,不是跟看电视有关系,是跟你的教育方法有关系。我觉得3岁的孩子要他自己做事,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没有种愿望,做事的愿望,帮你干事情的愿望?比如他想做些什么事情? 这个三岁的小孩他最想干事,比如说你拖地板,他也要拖地板。你要洗头,他也要洗头。你要做事,他要做事,这时候一定要他作,他做的好坏你都不要说,不是,他做的不好,你也不要说。做的好你就:真不简单啊,比妈妈做的都好你可真能干。这个时候他就愿意做事了。3岁孩子问性问题 幼儿园需要进行性教育吗?

育儿问答:

友昊昊贝贝问:3岁小孩喜欢玩电脑,家长怎么管或教育引导?

特聘专家马兰花解答:为了有效控制电脑的使用时间,爸妈可以采取协商、说理的方法跟孩子进行沟通,比如每天在孩子使用电脑之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使用时间太长会造成的一些危害,然后跟他约定时间,拿一块表,指出上面的指针,告诉他,当上面的指针走到某格,就不可以玩了。在时间快到之前,要事先提醒,还有一格就要到了,让孩子有充分的准备,也可以由爸妈自己掌控时间,但也一定要事先约定好,到时间后,跟他说:“宝宝,是不是很好玩呀?好,我们再玩一会儿,就不玩了,好不好?”你可以具体问他还想玩多久,在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后,妈妈就可以开始倒计时或数数。到了以后,大声提醒他:“到啦!”妈妈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能迁就孩子,以保持妈妈的权威性。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们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甚至成才的。下面是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1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3岁了,模仿能力很强,这时,家长想教育好孩子,需要从自身做起,比如吃饭不看电视、不多说话,早睡早起等,孩子看到家长的做法,也会跟着学习。

2、 多让孩子参与实践。

3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让孩子参与实践,比如让孩子自己拿碗筷、搬凳子等,要让孩子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但是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拿热水杯等就要小心了,大人必须帮忙。

3、多通过游戏教育孩子。

3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游戏,通过游戏教育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适合那些不喜欢被管教的孩子,通过比如模拟厨房等游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等。

4、多鼓励孩子学习。

在教育孩子时,应多进行鼓励,孩子会不断的增强信心的。鼓励应该多种多样,比如一个翘大拇指的手势,一个糖果,一个苹果等等,通过鼓励,孩子会喜欢你的教育方式,能更加配合的去做。

5、爸爸妈妈要配合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看似妈妈更有优势,孩子更喜欢妈妈,但是爸爸对孩子“爱”的价值观的确认、个性的均衡发展以及身份的确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育孩子时,爸爸妈妈要配合好,最好一起和孩子玩耍、做游戏、演故事等等,如果经常只和妈妈呆在一起的孩子,个性比较敏感,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比较长。相反,如果只和爸爸互动比较多的孩子,则会比较勇敢,喜欢探索新事物,个性上会更加的独立和自信。所以爸爸妈妈配合好了,有助于子女的全方位发展。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2

智商方面:

1、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2、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3、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4、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情商方面

1、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2、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3、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4、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3

一、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此外,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 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四岁宝宝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当四岁宝宝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 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4岁左右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话被称作外部语言,而不出声的在头脑中用以思考的话则是内部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外部语言,但还没有形成内部语言。这样当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要借助外部动作或语言的帮助。自言自语是孩子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孩子在游戏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行动,用语言指导行动。孩子自言自语时,往往不需要别人回答,当他们想出办法时,还会自言自语他说出。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三、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并非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这就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从小树立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艺术修养,并形成良好的性格。对于3 岁宝宝而言,音乐启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如可以用丰富多彩的乐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动,轻松愉快的抒情乐曲伴随孩子起床和进餐;节奏明快的进行曲伴随孩子游戏;优美安静的摇篮曲伴随孩子入睡。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在弹奏中感受音乐美,还可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轻松活泼的演奏会或文艺晚会等。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图片、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及坚持性差等习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导。父母可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所进行的活动。比如,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父母应提醒孩子:“画完了你给我讲讲画的是什么呀?”孩子一听父母要看画,就会画完。

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延长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容易获得成功,成功给孩子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这样的活动,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五、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好方法。当你打算给孩子讲述某一本书的内容时,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节。可以用语言吸引孩子的的兴趣,如“你看,这儿有一本好书,你想看吗?”或者让孩子自己发现它,这时你再开始给他讲述书中的故事。父母讲述故事时,语言尽量形象、生动,可以适当加些动作,一次讲述内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兴趣。同一个故事可给孩子重复讲许多遍,他们仍会听得津津有味,边讲故事边让孩子翻页或者用手指图画,更便于他理解故事内容。逐渐地,孩子就能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对于单张的图片,可以先让孩子观察,然后让孩子把所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讲给你听,这时孩子就需要运用他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父母可以采取提问方式:“这幅画上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些什么?”等,孩子讲述内容会增多。孩子讲得不好时,不要训斥他。可以从易到难,开始讲好一两句话就行了。孩子若讲话不分先后顺序,或不断重复多余的话,如“然后、然后……”,或者一句说不完就急着说下一句,父母应耐心些,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讲。逐渐地,孩子会越讲越好。

六、游戏就是学习

许多父母认为,应从 3岁开始让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游戏是浪费时间,因此尽量压缩孩子的游戏时间。从教育学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孩子游戏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社会性、智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因而,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以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佳宇和佳美在玩看病的游戏,佳宇穿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郑重其事他说:“你得了感冒,比较严重,没关系,吃点咳嗽糖浆,过几天就会好的。另外,你要注意休息,不要再到外面乱跑。”在游戏中,台词全由孩子自己编出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何其丰富。同时,游戏也可帮助孩子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学习。 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七、引导孩子进入科学境界

四岁宝宝童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其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此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运动、游戏,正确科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往往出自偶然的发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与引导,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开始帮助他们掌握分类和对应的概念

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儿童掌握数、空间、规则等概念的基础。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孩子的分类能力。如将买回的蔬菜、水果、干果分类;将洗完的衬衣、内衣、外套、裤子等分类;洗碗时将碗碟分类放置,等等。这种分类活动与孩子生活接近,他们很愿意做这种分类活动。 对应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让儿童进行对应的活动。如一张桌子前摆一把椅 子,一个碗上摆一双筷子,每双鞋的左右脚对应等。这些活动为掌握数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活动,帮助儿童学习掌握分类和对应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房间、家具布置整洁美观,舒适宜人,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家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互敬互爱,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办事,子女就能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开朗、活泼上进、心地善良,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大人因某些事件要争吵时一定要避开孩子。

教育3岁孩子的方法 需要怎么教育

1、对孩子实行奖惩教育,有惩罚,有奖励,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毕竟如果一味的迎合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犯错了,做了不好的事情,家长就要懂得惩罚孩子,而不是一味纵容孩子。

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要觉得3岁的孩子还小,就一切都是大人来帮孩子进行决定。我们可以适当放权给孩子,比如说一些小的事情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商量,然后再做决定。另外,孩子可以干的家务活,也可以一起分担,让孩子获得独立能力培养的机会。

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爱心,有爱心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能理解大人的感受,理解父母给予的爱。不妨经常带孩子一起捐资赠物给边远地区的孩子,或者带孩子到孤儿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带孩子到福利院跟老人家一起聊聊天,或者让孩子多跟小动物相处等。反正能引发孩子产生爱心的事情,都可以多做一些。

4、阅读书籍不可以落下,3岁的孩子对图画书是非常喜欢的,这个时候家长可一定要多买一些有趣的书籍,然后跟着宝宝一起看,一起阅读,甚至是一起复述图画的故事,或者扮演图画里边讲述的故事。在这个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能让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三岁的孩子开始出现第一逆反期的.这个时期他们有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不会像3岁以前听从父母的话。那么,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岁孩子怎样教育

一、加强早期教育:

①语言:鼓励孩子多说话。通过玩具、看图说话、讲儿歌等促进语言发展。多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说话时,态度应和蔼、亲切。

②运动:通过游戏、模仿操、拿笔划道道等活动,促进孩子肢体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③心理:家庭气氛和谐,孩子做错事时以理教育,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激发向上的心理。

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

预防意外事故:家中的电源、热源等易引起幼儿外伤的设施应放置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做好计划免疫:此期应进行百白破类毒混合制剂的强化接种。

二、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前期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神经心理发育迅速,精细动作发育接近协调;语言、思维、想象力日渐成熟。此期的孩子不仅会自己穿脱衣服,书写数字,玩精细玩具,而且好奇心大,喜言多语,多动。如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则影响营养的摄入与吸收,易患贫血、厌食、营养缺乏等疾病。

(一)保健要点:

1、合理膳食:食物应多样化。定时进食、少吃零食,不挑食,甜食和冷饮食限量摄入。

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极重要的作用,该期的教育为入小学好基础。学前教育包括:学习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及品格、毅力的培养。

3、合理安排日常活动:保证充足的营养、睡眠。多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等。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坐立、书写姿势。看电视的时间不过长,每看半小时到1应休息一下。

4、定期健康检查,按时免疫接种。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家长应带孩子到指定的社区医院进行血压、龋齿、视力、吃力、贫血的检查有异常及时矫治。

5、预防意外事故。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少有主观感觉疲劳,而对外界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危害意识不到,因此,外伤,药物、毒物中毒,交通事故的情况相对较多,家长及保育人员应教给孩子交通安全知识,如不要在大街上玩耍,穿越马路要有家长带领,应注意躲避汽车、自行车等知识。家中的药物及不能食入的有毒物品(蟑螂药、老鼠药)应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二)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1、允许宝宝撕东西、揉东西

1~3岁左右的孩子,脑海中开始浮现物体的形象,对创造东西的游戏逐渐感兴趣。但此年龄段的宝宝,小肌肉发展还是很有限的,手指也不太灵活,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跟他所想的不符合。父母可先教他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撕纸或把纸揉成团,这不仅能培养他的手指灵活性,还能发挥其创造力。

2、正确对待宝宝的提问

1-3岁宝宝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越来越强,会经常反复地问“这是什么”、“怎么回事”等等,有时甚至会问一些连父母都非常为难的问题。宝宝好奇、好问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宝宝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是他善于思考的表现。……

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做法如: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没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例如:孩子小学毕业后我请小学老师吃饭,小学六年都没有请过,老师不理解。我和老师说我请老师的目的不是我感谢老师,因为教好孩子是老师的职责。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养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

三、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心态

1.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我的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自己穿衣,平时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到现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饭(我们值班的时候),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说实话,有时候,作为父亲,我都很祟拜他.比如,他做的手工之类的作品,简直太有特点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艺品.这些我都收藏着,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欣赏.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上上学没有带作业本,我也不作声.结果那天被老师罚了站.回家后,他责怪我为什么不提醒他,我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我在教育小孩时,也用鼓励,但我从来不盲目,我总是结合提要求来进行.比如,某一次的作业比上一次做得好,我会说:不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看来你这这段时间还蛮下功夫的;不过,字如果写工整一些,可能给人的印象会更好一点.过几天一看,他的作业果然有了变化.这说明鼓励起了作用.至于物质的鼓励,我一般选择为他买一些学习上的用品.这些东西我先不急着给他买,等他有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我就说,我看见你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了,想不想要一个?这样就把鼓励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让小孩感觉不到你是在用物质的东西鼓励他.否则就会养成他功利性的思想.举个例子:初一刚开始,小孩班上很多学生都买了文曲星.他回来说,他也想要一个.我说,知道文曲星是干什么的吗?他说,查单词的.我说,查单词的东西多得很,不一定要文曲星呀,比如字典什么的.小孩没有话说了.我知道他心里非常想,但我不急,因为我知道他们同学大部分是用文曲星玩游戏.后来我说,这样吧:我给你借一个,你先试用,如果你让我知道文曲星比其他东西更有利于学习,或者让我看到它在你学习上的作用,我就买.结果他期末考试英语年级第一(满分).你知道他怎么学的吗?别人用文曲星玩游戏,他的玩法不同.他把学过的单词按照二十个一组输入文曲星,然后有时间就拿出来考考自己.一批记熟了,再输另一批.我说:好,方法不错,文曲星有作用,明天给你买个好的.

5.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不要以为处处为他设想、处处为他安排的做法,他会买帐。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3岁孩子怎么教育?顺着宝宝的心理发展进行教育,加强早期教育,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教育心得

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发现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其实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父母需要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

孩子迟迟不说话?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

在育儿烦恼上,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太会说话”,这个“不会”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说话晚,磕磕巴巴不清楚”,另一种是“不怎么说话,教一句说一句”。

婴儿的语言发育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从最早的“哇哇”大哭,到“咿呀”发声,直到三岁左右,才能大致掌握所有主体语法,而且这个年龄孩子的语言表达一般都能比较清晰明确,和别人沟通交谈基本没有障碍。

那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当中,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比较晚,有的孩子会说却惜字如金呢?或者除了跟家人以外的人都无法交流呢?其实,孩子说话早晚,说得好不好,除了基因决定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之外,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影响很大的。

1、拒绝半截子“叠字”

知名的育儿专家张思莱医师和崔玉涛医生都宣讲过,我们应该正常的和孩子对话,所谓“正常”,就是我们平时和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很多家长在对婴幼儿说话的时候,都喜欢嗲声嗲气的对孩子说“叠字”,例如“吃饭饭”、“睡觉觉”、“听话话”、“回家家”。究其原因,这是宝宝刚学会单词的时候发出来的,大人觉得可爱而模仿起来,希望能拉近孩子的距离和博得孩子好感而演变的,这样做反而成了孩子错误的示范。

于是,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接受的一直是这样“半截子”的说话方式,等到孩子一两岁了开始具有社交意识的时候,发现除了父母大家都不这样说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别人说的和我不一样,内容变得不懂,然后不太敢开口,再让孩子重新学一遍大人的语言,时间上就让孩子开口更晚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用正常的说话方式去和婴幼儿交流,对于孩子来说,“饭”和“饭饭”其实从语言的理解使用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差异,正确的语言示范才是正确的交流开始。

2、多描述周边事物以示范新词的表达

如果小区里谁家孩子说话说得早,一定会有很多的爷爷奶奶羡慕的夸奖“你们家的孩子真聪明”。其实我并不赞成夸奖孩子“聪明”,似乎这个词就完全把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父母不断的教导和孩子的努力练习就全盘否定了。

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是父母持续性的在耳朵边上不停的去说,没孩子自己的模仿训练,他也不可能会自己张开说出话来。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和他讲话,讲不同的内容,例如走在路上,就可以抱着孩子的时候不断的和他聊天,“你看,蓝蓝的天上有两朵白云,路边有绿色的小草和红色的花,远处那辆黄色的公交车开过来了,很多叔叔阿姨在站台上等着准备上车……”诸如此类,家长从描述身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正确示范语言的用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许多新词汇。

不要太在意这些话孩子此时是否能听懂,长期身体力行的坚持描述表达语言,孩子在不断接收过程中,就会逐渐听懂,日后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就一定会明显优于别人。

3、孩子的咀嚼能力也会影响说话

这一点可能很多家庭会忽略,但其实辅食的增加也会对孩子的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咀嚼食物能锻炼咬合肌,和说话要用的肌肉基本是一样的。

正常情况下,孩子六个月龄就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的添加也应该遵循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这样一个过程,过早的添加过硬食物也会破坏咬合肌的正常发育。

但如果一直给孩子吃过软的食物,也会导致孩子的唇部得不到锻炼,孩子就无法掌握牙齿和舌头的配合,便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导致吐字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科学的遵循辅食的添加规律,不仅有利于孩子脾胃的健康发展,也能让孩子的发音更加标准清晰。

4、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开口说话

现在很多家庭是一个孩子,所以有足够的人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很多情况下孩子都不需要说话,努努嘴或者用手指一下,家长马上就把孩子要的东西送到手边,从而大大减少了孩子开口说话的机会。

可是所有的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孩子开口越少,自然说话的能力越低。

所以父母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的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哪怕孩子想喝水,即便你从他的动作表情知道了,你也一定要问他“你是不是想喝水?口渴了吗?告诉妈妈你要水杯喝水”。这样就会让他明白“渴”、“喝水”、“杯子”之间的联系,或者示范的说“妈妈,我想喝水”,鼓励他自己表达出来,这样才有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统一的语言氛围

尤其有老人的家庭里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老人习惯说方言,年轻父母又想教孩子说普通话,这就造成给孩子说话都是混着方言和普通话。如果双方老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那就更是几种语言组合在一起。

这样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更加迟迟不愿意开口。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最好能有一个约定,即便彼此之间不用普通话交谈,那么至少大家在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做到语言统一,让孩子在最初语言习得的环境中有一个相对单一的语言氛围。

6、不要代替孩子说话

在生活中还能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孩子开口前父母已经抢着把孩子要说的话说完了。

例如和孩子聊天,“你今天去什么地方了?玩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往往孩子还没张口,身边的妈妈就抢在孩子前面说“你告诉阿姨,我们今天去公园了,玩滑梯了”。又或者经常给孩子说,“你说‘爸爸,我要画飞机’”,“告诉爷爷你想吃饼干”。明明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表达方式,却变成了“教一句说一句”,看似是在教孩子说话,实则完全就是“传话筒”,除了不需要经过脑子的重复说一遍,根本没有给孩子任何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习惯了被替代说话,孩子又怎么会自己说话表达呢?

孩子语言发育如何,在怪孩子前,请家长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吧!

我们不需要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说话早,也不需要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太会说话”。在“别人家的孩子”伶牙俐齿的背后,有着“别人家的父母”对语言启蒙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的作用,是可以直接体现在孩子的行为能力上的。

只有持续性的做好榜样正确去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3岁孩子在家教育方法心得,3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孩子在家怎么教育,孩子在家偷钱怎么教育,孩子在家教育不上学可以吗”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