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6月7日报道:每年高考,最受瞩目的考题莫过于高考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公布,全国卷探讨“热爱劳动”、“五四运动”,北京卷则关于“文明的韧性”和“2019的色彩”,上海卷充满海派特色,主题是“音乐里的中国味”。作文分数在语文考试中举足轻重,写什么?如何写?出题水平又如何?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张中良教授看来,今年的作文题有些立意很高,有些比较空泛,还有一些则“有待商榷”。
上海卷的作文题主旨是在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对音乐的“中国味”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张中良教授认为上海卷的题目能够唤起年轻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承传信心,“音乐是个切口,这个题目是开放性的,美术、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可以谈,不光局限于音乐。当然也可以就音乐谈音乐,例如白毛女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听,诞生于上海的《梁祝》已经是20世纪中国音乐的代表……”张中良教授指出,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可大可小”,体现出上海文化特色,充满“魔都的味道”,尤其注重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考生平时对音乐美术等不太关注可能会觉得发懵。”
全国卷的三道考题中,全国I卷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张中良教授表示,从考题材料来,这道题目“有待商榷”。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有社会劳动分工,学生除了看书学习,从事一点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是应该的,但材料内容容易产生“脑力劳动不是劳动”的误导,这个题目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天津卷的考题是对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的爱国发言的思考感悟,张中良教授这个题目“很好写”,但不容易“写得好”,写作时容易流于空泛,在高卡作文题里属于比较“老套”的出题。
北京卷的两道考题都“很难”。张中良教授表示,“文化的韧性”一题对考生来说难度很大,古往今来的文明发展,及至今日的人工智能高速发展,都是文明的组成部分,“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学生的洞见和哲学思考。”另一选择“2019的色彩”相对来说容易处理,“每个人眼睛里有不容的色彩,学生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大一些。”
浙江卷的考题出得很“玄”,张中良教授认为这道题目也有争议。“把生活比成创作,每个人用自己写一部生活大书。但是作家本身就有很多类型,不能一概而论。就像自我型作家不会写大历史,每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领军型人物搞事业,工匠型人物钻研技术……如果想要写好这道题,讲的应该是发挥自己的个性,或者使个性适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