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实习指导教师评语】专题以优质公共服务破解实习难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49名在校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2%的受访学生有过实习经历。受访学生认为找实习过程比较困难的环节是,辨别实习机会的真伪(59.4%)和从庞杂资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57.1%)。76.0%的受访学生期待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创造更多实习机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实习机会甄别和实习信息筛选是摆在应届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寻找实习机会,需要实习生练就“火眼金睛”,不然很容易折戟在市场的花式套路里。事实上,让学生自己去社会上寻觅实习机会,成本不低、风险不小。比如,有些实习平台纯粹就是“过时信息的搬运工”,滞后而杂乱;还有些实习平台摇身成为“实习信息变现集市”,肆意推送所谓高报酬的虚假实习信息;更有些平台打着“实习辅导服务”的幌子,收费培训……乱象纷呈,亟待整治。

在个性化实习成为能力彰显的现实语境下,为了找份好工作,应届生自然要在实习履历上下苦功夫。实习难,难在供需失衡、难在粗放散乱。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高,实习岗位数量却相对固定。2021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而疫情之下的市场主体总量未见有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实习供给服务在市场化的同时出现粗放发展问题。就业焦虑之下,难免有人“长袖善舞”——于是有人编织出有偿实习“暗网”,声称付费数万元后,便可“全部免面试,包过”;还有人构建假导师、假项目、假机构等彻头彻尾的“假实习”……结果导致投机者盆满钵满,实习生“伤痕累累”。

实习是链接学校与工作的中间桥梁。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从认识实习意义、规范实习安排、加强实习组织和强化实习保障等方面提出16条举措,加强了对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合法权益的维护。

此前疫情之下的众多高校相继通过“空中双选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帮助学生开启云端实习的新模式。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而言,居家完成“云实习”降低了健康风险,也迎来了新的体验和挑战。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代替现场实习等改革举措,为特殊时期实习难提供了方便之道,也给实习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实习难,岗位供给虽然是根本,但从眼下的情况来说,信息不对称之下的结构性失衡,亦是乱象纷呈的主因。学生只身在信息海洋中“打捞”实习资讯,难度系数并不小;仅靠校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确实也挺费力。从这个层面来看,当有职能部门站在全国层面协调实习信息的分发与管理,将其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当作民心工程去构建并实施、推进并完善;搭建全国层面的权威平台,以信息化赋能实习指导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化解应届生的实习尴尬,更裨益于长远的就业大局。当然,整肃实习中介市场、用心做好公共服务,教育、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协调联动,合力打造清朗的实习空间。

(作者:邓海建 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实习指导教师评语,学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语简短,实训指导教师评语简短”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