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开启习作新思路
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 汤瑾
新型的课程结构,也必然要求我们的习作教学拓宽教学渠道,开发、引入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绘本为载体,从课程视角,巧妙地让绘本与写作融合,将文学与生活链接,将给我们原本单一枯燥的写作课堂带去美妙而清新的风。
利用绘本指向写作,不是简单的句式表达训练,也不是更为高级的看图写话。“绘本习作”充分发掘并运用绘本这一宝库,结合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文本以及学情,辅以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激发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秘妙,让富有灵气、真情的文章自然而然在孩子们的笔下成就。
一、“绘本习作”的价值考量
1.激发言说欲望
绘本多以童年为母题,爱、顽童、自然、真、善、美都是它所要表达的主题。绘本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充溢想象之力,表达儿童之语。
众所周知,绘本一般通过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故事。绘本图画符合儿童的视觉特征,丰富情感,激发想象,能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不同的绘本有着自身的特色,语言风格多样,或优美生动,富于诗意;或幽默诙谐,值得玩味;或思辨深刻,颇有张力。绘本不拘一格的语言特色、表达方法值得孩子们学习、借鉴。
绘本的介入,让学生陶醉于缤纷的画面,震撼于跌宕的情节,痴迷于精彩的对白,感动于动人的情怀……让孩子们津津乐道、回味悠长。让绘本和习作教学美丽牵手,激情萌趣,唤醒习作热情,触发习作灵感,让学生入境入情,情动而辞发。
2.丰富习作素材
我们经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以为,这个“米”一方面是阅读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生活的体验。绘本习作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绘本习作很好地完成了从阅读到习作的过程。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开拓思路,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学习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阅读《逃家小兔》,孩子们流连于小兔子和兔子妈妈之间富于趣味的奇妙对话,体验了一场在幻想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阅读体验、朗读感悟、句式训练、模仿表达,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发现了这个绘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到语言的味道;展开想象,尽情写下所感所悟,抒发了表达的畅快!就这样,阅读与发现,阅读与想象,阅读与表达都巧妙地融为一体。
其次,绘本拓展了孩子们的生活面。绘本关注生活、情感、态度、心理,涉及生命、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让人拍手叫好。教师把绘本带进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由此,孩子们的生活也变得色彩斑斓。《大卫,不可以》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影子;《花婆婆》会让他们想到生活中这样慈爱、睿智的长者;《我有友情要出租》让他们找到了各自的友情密码……真实丰富的生活,新鲜灵动的语言,润泽着心灵,更唤醒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
3.提供技法借鉴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孩子的智力生活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功课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毋庸置疑,绘本是文学的创作。一切写作的技法都可以从中发现、学习和借鉴。结构的设置,情节的铺展,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渲染等等写作技巧都可以在绘本中找到,教师巧妙地分类整合、增添删减,精心设计,都能很好地为习作教学所用。比如,《亲爱的小鱼》《红点点 绿点点》都是儿童喜欢和接受的诗性文本。教学中将其进行整合设计,变为童诗,设计了一节《读绘本写童诗》的习作教学,能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染,让诗意的语言从孩子心头自然流淌。
4.放飞习作之翼
绘本是可以尽情创造、无限创意的自由天地。绘本习作可操作的空间极为广阔。文本的留白处,可让学生自由想象,畅快表达,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暗藏着的另外一个故事;文本的生疑处,可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表达,如《淘气小子乖乖女》,每一种猜写都烙着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文本的延展处,可让学生联系生活,衍生故事,如《长大当个好爷爷》让孩子有抒写自己的爷爷,表达真情实感的冲动……
《小鼹鼠的土豆》讲述了一个寻找与失去的故事,它由四个小故事组成。当读到小鼹鼠失去自己视为珍宝的土豆时,孩子们的眼中泪光盈盈。我相机让他们来设计结尾。此时,孩子们情动而辞发,写出了颇具创意的文字和最真挚的感悟。记得有学生在结尾处这样写道:“拥有时,请珍惜;失去时,勿灰心。也许,阳光就在转角处……”
二、“绘本习作”的操作策略
1、教学内容选真撷趣
面对浩如烟海的绘本,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做科学的筛选,选择适合学情的有表达特色的绘本,并进行有效的开发、智慧的设计、独特的创造,使之成为适切的儿童习作教学内容。
阅读了不少绘本,我感觉它们都有一种直指心灵的温暖与美好。似乎大部分绘本都逃不开一个爱的主题。其实,爱就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课程。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被那温馨浪漫的爱的语言所打动。兔宝宝说:“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上去。”兔妈妈说:“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上去,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多么唯美而诗意的表达!这样的情节怎么不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它是通过语言的描写让母亲的形象立体而丰满起来。其实,以此为例,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刻画人物语言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细节,如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人物更加立体丰满,深入人心。
《爷爷一定有办法》讲述爷爷如何把旧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与用途。正是“爷爷一次又一次的有办法”,让约瑟的心里种下“爱物惜物”的情怀,将由旧变新的秘密写成一个故事,一个可以永久流传的故事。而这本绘本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除了约瑟一家,地板下面还生活着老鼠的一大家子,他们用爷爷剩下的布料,过得滋润无比。读完这个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放飞想象,写写老鼠一大家子的故事。阅读着孩子们兴致所致的洋洋洒洒的文章,似乎文字都会溢出阵阵笑声来。
2、表达方法巧借妙展
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我以为,这个绘本的语言也很了不起!那就是一种极致的幽默。而这种幽默,这是中国家庭的孩子所缺乏,但也是他们所渴求的。因为,幽默是一种智慧。
作者如何体现这种幽默的呢?首先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爸爸特质的巧妙链接。吃得多的爸爸是河马;温柔可爱的爸爸是泰迪熊;游泳健将的爸爸是飞鱼……他可以变身杂技演员,走高高地晒衣绳;可以变成舞蹈家,跳起韵味十足的探戈;可以一跃而起,跨越月亮,与繁星共舞……所以,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自由驰骋,他才能拥有这种可爱而非凡的创造力。当然,比喻、夸张、排比的句式表达则是让丰富想象的真正落地生根。在学生习作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美丽的排比以及那可爱的幽默!
在执教绘本习作《走进心灵 倾听心语》中,我从《鸭子骑车记》这一绘本入手,带着学生一起跟随一只鸭子骑上了一辆自行车,一路上,透过农场里的动物们不同的心里活动描写,感受着他们内心的波澜。在这个绘本中,入木三分的心理活动描写让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习作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直接借鉴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直接心理活动描写;另一方面,我依据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通过神态、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心理。与此同时,我通过嫁接、示范,指导学生写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也就是说,借助这一绘本,我进行了充分地拓展,让学生学习、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表达方法的巧借妙展,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促进习作水平螺旋式的上升!
3、习作指导润物无声
儿童诗作家金波认为:“儿童不应当远离诗。” 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学写童诗的习作要求:让学生用儿童诗的形式来写一写生活或有情趣的事物。如何落实指导呢?面对书中仅有的几首童诗的范例,教学似乎陷入了盲区。
于是,我将《红点点绿点点》《亲爱的小鱼》这两个诗性绘本进行了整合。以《红点点绿点点》为素材,指导学生从“生活、畅想、真情”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童诗创作。随后,引入《亲爱的小鱼》来印证这样的创作方法,并以此为话题,教师进行了下水文的创作,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亲爱的小鱼”,进行童诗创作。在此教学案例中,你会看到儿童诗教学,不是刻意地、直接地教学生如何写诗,而是在阅读、赏析、品味、联想、评议的过程中悄然地渗透,了无痕迹地指导与点拨,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中自己去领悟。
由此可见,绘本习作是教材的有机补充,是生活的文学拓展。
4、习作实践彰显个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绘本习作为创意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不少绘本都会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这就给创意写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自由创编。《我有友情要出租》让学生续写故事:“大猩猩会遇到谁呢?他能交到新的朋友吗?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故事创编。那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故事,是令人期待的;那从心里释放出来的语言,是令人欢愉的。
无字绘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彰显个性。波兰无字绘本《Mamoko》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就是为孩子自由编故事而创作的。孩子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在每幅图里,自己就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编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100个孩子可以变成100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是不是很神奇?不仅如此就算是同一个孩子下次看到还可以编成另外的故事,实在是太有趣了!你要相信,孩子们不但爱编,而且会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将绘本与习作巧妙融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聚焦习作精准知识,涵养了底气,渗透了方法,学生在安静的阅读和快乐的写作中展现了成长的美好。
我想,绘本研究不应止于阅读教学抑或是低段的写绘表达,中高段绘本习作研究是一块待开垦的沃土。绘本习作应当成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可以将其作为课程来开发,让它成为一种全新的语文课程样态,开启另一扇儿童文学应用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