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一首罗大佑的《童年》,用一种欢快的节奏,道出了那种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随着我们的长大,曾经美好的童年时光已一去不复返。而欢乐的节奏,让成年人不知不觉回忆起,人生记忆中那段最灿烂、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岁月。它给人以希望,让人无尽的憧憬;它给人以渴望,让人无限的回味;它给人以梦想,让人无限的期望。
童年是人生航程中最曼妙、最奇幻、最神奇的纯真年代。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早已拥有了童年时无法企及的学识、美丽、名利、成功,却与曾经的好奇心渐行渐远。如今我们只愿出走半生,归来自己仍是少年。重新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为了自我心中的挚爱,为了心中至死不渝的情欲,拨开云雾,斩断荆棘,拥抱属于自己的好奇心。
那么为什么童年会对我们影响如此至深?为什么我们历经劫难,仍愿自己是少年?为什么我们拥有一切后,却逐渐褪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将帮助我们解答关于童年的所有疑惑。
一、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生于1931年,卒于2003年,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并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
尼尔.波兹曼在求学期间,遇到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其“媒介及信息”的观点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随后的研究岁月中,尼尔.波兹曼在“媒介及信息”的观点基础上,发展出自己“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论题。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这便是“媒介即隐喻”的理论框架。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书籍,并为包括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哈弗教育文摘、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写过两百多篇评论文章,主要作品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等。
二、内容概述
《童年的消逝》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2年出版的一本社会学巨著,主要讲述了在成人和儿童共创的电视文化世界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愚钝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该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断言童年如何消逝,而在于提供了一个解释这种现象何以产生的理论依据。
《童年的消逝》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第一部分讲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第二部分让人们置身于印刷世界,告诉人们身在其中的“童年”,是如何变化的。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告诉读者,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的,而是一个被发明创造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由此诞生。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将读者置身于20世纪的美国社会,向读者揭示从古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身处电视印刷时代,不难发现,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转换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也已经失去了意义 ,“童年”正逐渐消逝。
三、读后感悟
历史车轮来到20世纪以来,随着印刷、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电视时代的来临,让儿童逐渐变成不再需要很强的阅读力和理解力,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成人世界的一切。电视中,给儿童展示出各种成人世界的暴力、色情等负面内容。通过电视,将成人世界的负面内容犹如口语时代一样,一览无余甚至过犹不及传播给年幼的儿童。
过犹不及的电视负面内容,让儿童过早地操着成人的语言,模仿成人的方式生活,甚至儿童本身也成为成人消费的对象,严重摧毁了儿童的羞耻感。儿童节目也逐渐转化为刻意迎合成人世界的节目,由印刷术发明所形成的信息等级制度的近乎崩溃,童年正在迅速地消逝。
在波兹曼看来,建立在印刷技术的发明普及基础上的读写能力,是现代童年概念诞生的一个基础媒介和文化语境。随着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媒介逐渐取代了印刷媒介的统治地位,至此童年时光中需要的书面知识储备,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与此相比,主要以直观的图像而非象征的文字作为代表的视像媒介,不像印刷媒介等传统媒介一样,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获得的特殊读写能力,视像媒介给人们一种过分追求眼前享乐的快感。读写能力的获得在形式上与童年教育的时间密切相关,在实质上则与童年教育的文化目标内在相连,在根本上指向由读写文化培育起来的成熟的思想能力。
童年原本是我们人生中最纯真、最快乐、最灿烂的时光,然而随着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媒介逐渐发展,越来越多人习惯于轻视读写能力,甚至放弃文化秘密,在这样一个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社会,虽不足以让儿童致命,却足以直接戕害儿童内在成长。“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以印刷文明为代表的读写文化,转入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娱乐文化,直接导致了儿童“成人化”的内心庸俗愈来愈强烈,童年纯真世界也不复存在,逐渐在文化发展中消逝。
自幼深受视像媒介影响的“成人化”儿童,周围满是庸俗文明,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长远目标。慢慢的,不知不觉中,“成人化”儿童消逝的不仅是无与伦比纯真的童年,更是对待人、事、物那份坚定的信仰、梦想、目标,更让童年探寻世界好奇心的曼妙心境也消失殆尽。《童年的消逝》出版于1982年,那是一个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媒介刚刚起步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尚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年代,那是一个电脑尚未完全普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年代,那是一个娱乐媒介单一乏味的年代。然而尼尔.波兹曼却以独特的敏锐视角,告诉人们一个触目惊心的观点。
尽管距离《童年的消逝》出版已近四十年,社会也从以电视为主的视像媒介,也转向了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娱乐媒介也日趋丰盈,然而《童年的消逝》中传达的隐忧、观点却从未过时。深受视像媒介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儿童,逐渐沉浸娱乐世界,对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趋于平稳,贫富悬殊也愈演愈烈。其实早在1995年,美国在旧金山举办过一个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高端会议,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均受邀出席。会议上这些全球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贫富悬殊”这个重大问题——全球财富将由20%的人占有全球近80%的资源,而全球剩下的80%的人会被‘边缘化’,这也就是著名的“二八现象”。
针对“二八现象”,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这80%人的嘴中每人都塞一个“奶嘴”,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奶头乐理论描述这样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为了抚慰这些“被遗弃”的公众,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互联网、电视、游戏等娱乐媒介填满。
随着“奶头乐理论”的兴起发展,互联网呈现雨后春笋的蓬勃姿态。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网购、直播、网游等互联网新媒介的兴起,互联网对于人们的作用,更多以由工作为主转向以生活娱乐为主。人们渐渐习惯沉浸于这种舒适的制式生活中,每天早上固定被闹钟叫醒,上班固定发邮件、打电话、参加会议,回家固定刷手机、看剧、打游戏。殊不知“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随着我们年纪越大,经历越多,我们开始习惯于戴上厚厚的面具,装出虚假的笑脸;我们开始收起心底的柔软,不再总是相信世间的善良;我们不敢表达自己,甚至不敢成为自己,只愿按照别人刻画的“完美”模具,活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带着陌生的“完美”面具,让我们习惯于眼前的美好,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忽视了自身对于信仰、梦想、目标执着的追求。
一路走来,我们会发现,尽管拥有了美丽、名利与成功,却都不如拥有好奇心的坚定。随着娱乐媒介的兴起,童年逐渐消逝远去,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不再惧怕未来的无知,主动去突破舒适圈、突破体制,为了曾经的理想,为了心中的热爱,为了心中至死不渝的情欲,无论时间长短,我们会发现,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童年的消逝”,并不只局限于童年,只要我们归来时仍是一名无知的少年,童年终究不会消逝远去。
四、推荐书籍
《娱乐至死》、《技术垄断》、《美丽新世界》、《我们》、《1984》、《创新者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