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学写格律诗?因为它很美,因为太喜欢!这几乎是所有学习格律诗写作的朋友的一致回答。
没错,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喜欢,才坚持去做。
其实上面那句话也很好地回答了一些网友经常在问的一个问题:学习格律诗有啥用?不能吃不能喝的。
人生有许多美好与精彩,我们怎么能把对生活的热爱与品质追求仅仅停留在“吃喝”层面?
诗词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不仅是在阅读、写作过程中的那种美妙与充实感,还有它平时对一颗心潜移默化之下的丰盈。对于这一点,我想懂的人自然会懂。
传承诗词文化,需要从“背诵”上升到“题写”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诗词的“薪火”永远燃烧在岁月广阔的原野之上,让每个时代都能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
应许多朋友的呼声,诗巷正在按期推出我们诗词写作训练营的原创作品,把大家的“诗心”晒出来。
本期我们选取了来自一号诗巷的其中十位巷友的作品。此次留题围绕“秋”来展开,大家都写出了水平(当然,这无疑是各位努力与坚持的结果)。
山居长乐
快递员
众木阴长不觉秋,还教高卧梦瀛洲。
云溪诗酒长随我,一任风花逐水流。
快递员巷友的这首诗以情语为重,适当添以少许景语,体现出了颇为闲适的风格。作者在前两句中已经将一种淡泊无为的情怀予以表达,同时也及时切入主题;后两句中择物象“诗酒”、“风花”作描写,进一步烘托人物形象。
无关人事纷争,诗酒相宜,忘乎岁月,如此境界,能臻至者当属贤者也。
偶题
东篱旧友
斜阳澹澹水悠悠,众木阴长不觉秋。
莫道山人忘节序,心轻哪晓四时愁。
这是东篱巷友一首淡然闲适的作品;前两句从秋水斜阳、众木之阴来突出时节特点,空旷、宁静、悠远的画面之中秋气盈盈,甚是沁心。
转合二句从人物角度出发而抒情感,反寻常秋愁之思路,体现了人物乐观、恬淡的胸襟,颇有田园隐者之风范。
秋
陌上牛倌
众木阴长不觉秋,悠悠江渚划渔舟。
金风叠起寒芦荡,零落荻花一网收。
巷友牛倌的这首诗四句写景,将秋之大美浓缩于一屏,倍具吸引力。
起承二句有静有动,且巧妙晕染色彩,对所择物像的描写亦为后文奠定基础;转合二句再次推出“秋”意,与前文相互照应并形成一体;金风款款、荻雪飘飘,有渔舟轻划,水波荡漾,真乃秋不醉人人自醉也。
秋
一诺
一盏芳醪已忘愁,欹花浅睡梦清幽。
荒村余暑留蝉噪,众木阴长不觉秋。
此乃一首恬淡之作,读来恍如身至田家,心近山水。作者先交代主人公一系列行动,将闲居无事、怡然自得的人物形象生动临摹出来;接着再作景色方面的勾勒,充分晕染秋意,时节特点得以完美体现。四句结构严谨,脉络流畅,在意境与韵味方面也均能称上,须点赞。
秋近
福胡
众木阴长不觉秋,淮南一叶下渠沟。
莺疏蝉急催时节,望月何曾有喘牛。
注:《太平御览》:”吴 地之牛畏热,见月疑日而气喘”
这首诗前三句非常自然明快,不仅有画面感,还富有古朴气息,有颜色上的妥当涂抹,也有动静方面的合理搭配;第四句用到了一个典故,其实作者这样写的想法是很赞的,他主要是想借此来体现秋意之凉爽,不过此句略有些削弱张力。
当然,并不是说这合句不能这样写,只是诗巷对这位老巷友的要求总是很高,所以相信他会能将合句处理得更精彩。
黄梁梦
玥然
众木阴长不觉秋,客踪野径觅通幽。
他人多往公明殿,我向吕翁求枕头。
很有个性的一首诗,前两句以景作铺垫,后两句集中表达情感,主旨清晰,脉络亦清晰可寻,很不错。
(在写诗过程中,若有特殊指代,建议选择有代表性、有知名度的典故等来入诗,以加强诗意的有力表达)。
秋信
梧桐细雨
稻熟田中香气浮,鸣蝉枝上叫声幽。
风吹窗外睡难醒,众木阴长不觉秋。
此诗很应景,前两句从嗅觉、听觉角度下笔,渲染出了“秋”的浓郁氛围;转句落到人物上来,通过“睡难醒”刻画了一种慵懒、倦怠、闲适的心境,也较为自然地体现了人们口中“春困秋乏”的典型状态。最后一句点出“秋”之主题,契合前面内容,稳固结构的同时也延伸了韵味,可谓见心之作。
早秋
龙回头
众木阴长不觉秋,一枝独秀入双眸。
西风偶起吹凉爽,绿满千山翠色尤。
前三句皆不错,比如承句的色彩点缀、点与面的对比呈现、转句的另起推进,都值得点赞!惟最后一句重复用同义词有些减分,还有,其角度的选择也可以更好。
词四首:
十六字令三首
车从人愿
一
秋。
槛外蝉鸣未肯休。
凉风起,
碧水送行舟。
二
幽。
众木阴长不觉秋。
疏帘里,
锦字寄谁收。
三
秋。
夜静无人上小楼。
蟾光晦,
菡萏暗香浮。
清幽雅致的《十六字令》,三首各有不同画面与韵味,看美美的风景,品淡淡的情思,内心满是诗意。
小重山·立秋遣怀
紫薇
众木阴长不觉秋。
小亭花影歇、鸟啁啾。
临风一笛晚来幽。
千般意、红蓼泊滩舟。
案牍十年囚。
青丝怜岁月、指间流。
攒心底事几时休?
栖倦翼、无语对清愁。
婉约词一首,上阕有引有接,并见情感的推出章法;下阕侧重情感表达,感叹流年似水、人生易老。一味深沉,几声叹息,悄然嵌于于几行文字间,别有嚼头。
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玩转格律诗,大家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