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 我们来了】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王东
“中国队赢了!”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进行到最后阶段,轮椅冰壶运动员王海涛在轮椅上奋力一掷奠定胜局,全场沸腾了。
那一刻,中国队教练员岳清爽和队员们喜极而泣的镜头,随着电视直播感动了无数国人。他们自信、执着与无畏——这是在命运的石缝里绽放出的生命之花。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将再一次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用自强拼搏书写华章。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中国残疾人的亮丽风采,是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自强不息,活出精彩人生
从平昌冬残奥会至今,这支队伍备受瞩目。
中国轮椅冰壶队——一支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冰壶队,8年前第一次参加冬残奥,4年前梦圆平昌,队员们战胜的不仅是赛场上的对手,更是自我的极限。
攀登高峰的汗水与艰辛,只有轮椅上的战士们才知道。20公斤重的冰壶,冰上长时间练习,一日上千次的推杆……
“只要精神不垮,灵魂就能站起来。”在队员陈建新看来,从事冰壶运动,让他感觉“自己有用,对社会有用”,找到了活出精彩的方式,并为之加倍努力。“虽然冰场很冷、训练很苦,但我不怕。”陈建新说。
追梦路上,残疾人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帮助残疾人托举梦想的力量,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对残疾人的保障从单一的生活保障发展到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全方位的支持。710万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建立、从物质的保障到精神的充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正在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不断兑现。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激励着无数残疾人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敢追梦圆梦。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选择了体育运动,用在赛场上奋力搏击的方式,唱响生命最强音——
13岁练习游泳,20岁接触轮椅击剑,27岁站上东京残奥会赛场,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不断超越自我。面对挑战,这位轮椅上的剑客毫无惧色:“只要坚定信念,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人生中的阻碍。”
伦敦残奥会上,失去双臂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郑涛在出发时紧紧咬着毛巾保持姿势,第一个到达终点,郑涛从水中跃起,仿佛背生双翼。回顾这些年的坚持,他说:“有梦想,时间到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海尽天是岸,山高人为峰。身体的残缺无法束缚向往自由的心,残疾人运动员们昂扬的斗志和拼搏的身姿,是中国千千万万残疾人挑战命运、自强不息的缩影。他们积极生活、主动作为,在热爱的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充分参与,竞技舞台更宽广
全速滑行、急停转弯、分组进攻, 2月26日,中国残奥冰球队在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开启了北京冬残奥会前首次场地适应性训练。作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队伍,这批平均不到26岁的年轻人,用拼搏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在赛场挥洒着自信青春。
这支队伍的历史并不长。2015年,我国首次举办残奥冰球训练营;2017年,首支国家级的集训队正式成立;2018年首次参加残奥冰球世界锦标赛(C组),2021年晋级A组,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权。虽然项目在中国发展时间短,但每一个台阶都上得迅捷稳健。
“我们的训练强度一直很大,队员水平也提升很快。”俄罗斯籍教练尼古拉说,这支队伍渴望通过“小、快、灵”的比赛风格、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在冬残奥会上一展风采。
参与,始终是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核心关键词。对于残疾人来说,参与的意义远胜于一枚金牌,站上赛场、超越自我就是胜利。因此,拓展参赛项目、扩大参与面、为残疾人运动员创造更大更宽广的舞台,是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起步较晚,成功申办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为这些项目的迅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从200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盐湖城冬残奥会派出4名运动员,到2014年10名运动员参加索契冬残奥会,实现2个大项5个小项的参赛突破,再到2018年26名运动员参加平昌冬残奥会的5个大项30个小项,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跨越式的发展十分亮眼。
支撑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迅猛发展的基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合理的规划设计、残疾人体育工作者的努力、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科学训练,以及稳定的人才储备,各方面勠力同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在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竞技舞台正拉开帷幕——96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大项参赛全覆盖。
自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这几个“最”,足以展现中国在迈向体育强国的路上,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残疾人运动员的飒爽英姿,描绘出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瑰丽色彩。
融入日常,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2月26日,甘肃临夏,“全国第六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临夏冰雪系列活动启动。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7岁的穆恩恩患有先天性听觉障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体验了滑雪、滑雪圈、坐冰车、乘高空缆车等项目,第一次感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我感到非常快乐,看到了不一样的冰雪世界。”穆恩恩说。
北京冬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本届冬奥会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参与冰雪运动的三亿人里,不乏残疾人参与者。自2016年起,我国已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首届只有14个省(区、市)的残疾人参加,发展到现在有31个省(区、市)参加,已基本覆盖全国,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冰雪运动普及。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能够帮助残疾人身体功能恢复、促进身心健康,搭建起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桥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加快推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康复体育逐步实现与全民健身包容性发展:
30万人次——每年参与冰雪季运动的残疾人人数持续走高。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冰场、雪场,亲身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13313个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残疾人体育健身已形成规模。越来越多残疾人强健体魄,更有力地迎接生活挑战;
139206名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残疾人有了“体育老师”。残疾人群众体育更加科学、锻炼更能达到效果……
残疾人体育是折射社会温度与幸福度的镜子,与残疾人体育热并驾齐驱的,是残疾人生活环境的持续向好。在“双奥之城”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年底,11万个点位、98万个元素已经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整治改造。尊重、理解、关心残疾人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
无数颗星辰缀成星空,无数滴水珠汇成汪洋。建设体育强国,有残疾人的一份力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是每一个残疾人不懈追寻的梦想。追梦路上,残健并肩,携手同行,一起向未来!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3日 10版)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