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的时候特别叛逆,叛逆到需要政教主任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专门批斗的那种,可是无论多么叛逆,我从来没想过不读书出去打工之类的。
不是我多么好学上进,而是看了身边太多生活得水深火热的亲人,我一点儿也不想活成他们那样
我妈妈有十个兄弟姐妹,这十个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后为了生儿子,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个孩子,所以我又有一群庞大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我妈那个年代,女性即使结婚也不会嫁得太远,男性更是直接留守,所以小时候我和我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经常见面。
那时候我家特别穷,又是三个女孩,算是底层中的底层,这样的境况,即使在亲戚中也没什么存在感。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后来我家遭遇了一些变故,我们不得不随着姐姐一路从东北迁徙到了江南,小燕啄泥一样慢慢在这里筑巢,十几年的艰辛奋斗,我们姐妹三个终于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
从几年前开始吧,阿姨舅舅们在微信群里闲聊,我开始能频繁地听到“还是三姐/妹(我妈排行老三)有福气”这样的话,他们是指我们三个有出息了,有能力照顾我妈。
其实我们姐妹三个本身并不出众,只是在城市里有自己的营生,有车有房(我自己因为没驾照还没车),看起来生活无忧罢了。
我妈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苦,现在我们有条件了就尽可能让她过好一点,比如给她买保健品、带她出去旅游、零用钱随便花什么的,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舅舅阿姨们看来,这已经是他们所能想象的最“奢侈”的生活了。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环境闭塞,空间有限。
他们中最让我唏嘘的就是我大姨一家。
我大姨一个大字不识,虽说那个年代不兴读书,尤其是女孩,但我其他的阿姨好歹都读过几年书,识个生活字是没问题的,但我大姨因为从小就承担着长姐如母的职责,一天学也没去上过,这辈子连个阿拉伯数字也不识。
二十不到就草草结了婚,先是生儿育女操持自己家并兼职扶弟魔,等一儿一女各自成家后,她又开始像老黄牛一样为儿子、孙子卖命。
前几年我表哥离婚了,为了帮表哥抚养两个孩子,我大姨快七十岁了也不能颐养天年,为了有点儿营收,一个人耕种几十亩山地。耕地的那种辛苦,真的没法用文字描述。
在我看来,她的人生只有苦和累,毫无自我和幸福可言。
我表哥呢,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没学历没手艺也没好体力,就有点儿干啥啥不行的感觉,即使结婚生子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撑起一个家。我表嫂当初和他离婚,大概也是觉得生活无望吧。
他现在在我们老家的县城打工,工资远远不够家庭开销,虽然有我大姨的帮衬,也是杯水车薪。
表哥平时为了生计疲于奔命,难免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他儿子因为疫情在家没好好跟着老师上网课,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现在干脆辍学在家。十几岁的孩子每天黑天白夜打手游,不听任何人的劝,真不知以后怎么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生存。
我所生活的城市不缺工作机会,也不是没想过让表哥过来碰碰运气,但想想他没有任何特长,只得作罢。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自己不行的话,别人想帮都不知道从哪入手。
再看看我其他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坚持读书的,哪怕当初读的只是中专、职高,现在也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混个吃喝不愁。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姐。
我姐上学时成绩不好,连高中都没考上,我妈愣是借钱让她读了自费高中,二十年前女孩子读书本身就是很奢侈的事情,没考上还自费,我妈简直被人笑死啦。
更要命的是,我姐实在没什么学习天赋,即使勉强上了高中,成绩依旧不好,最后拼尽全力也只考上了个民办大专,害得我妈又被嘲笑了一波。
但谁都没想到,就是以这个民办大专为依托,我姐一步步脱离了农村,在城市安营扎寨,并且把我们全家都带离了那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
我到现在都无法想象,在老家那么闭塞的地方,如果我姐没有读大学,如果不是她读大学感染了我、让我努力也考上大学的话,我和我们一家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通过对比亲戚们的生活,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
读书对农村孩子来说,不只是学知识这单一层面,像我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学,再到县城的高中,最后到城市读大学,每一步都是人脉、认知和见识的扩充。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对女性来说,嫁人比读书重要,但是如果你生活在闭塞的农村,自己又没什么“含金量”的话,能选择的面其实非常窄,几乎很难碰上优质的异性。
比如在我的家乡,留守女孩的最好归宿就是嫁个大车司机或者大棚种植户什么的,当然不是说大车司机、大棚种植户不好,而是可选择的对象本身就很少,这些都不一定能轮上你。所以,别再说什么嫁人比读书重要了,首先你得有嫁的资本才行。
其实在农村,不论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会或多或少受困于经济和见识,而且女孩受到的限制比男孩要多得多,所以我真的劝咱们农村的孩子,一定要坚持读书!
骑白马的贝玛:
头条签约作者。新写作大赛30万签约金获得者。左手带娃,右手创业,空闲时间两手码字的“职业型家庭主妇”。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自律、积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