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西宁教育网我想说教改要深入 科研先铺路——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教改要深入 科研先铺路

——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肩负西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育培训重任的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根据教科研训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12345”规划目标,强化引领,创新方式,着力推进思政课建设,立足教研,做好科研,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教研员指导乡村教师自制教具。

教研员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学生科技成果展示。 图片均由西宁市教科院提供

教研改革创新

“互联网+”显威力

4月3日,由西宁市教科院刘涛副院长带队,高中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学科教研员,分别到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西宁海湖中学高中部进行了为期2天全面细致的教学调研。

来到学校,各科教研员立刻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听课、评课深入了解学校学科教学和高考备考进程,与学校教师面对面交流,充分沟通,并结合高考新形势及学科特点,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教研员们还分别参加了二十一中“学科核心能力题例分析”特色教研活动和海湖中学“西宁市高三一模考试学科成绩分析会”等教研活动。数学、体育学科的教研员实地查看学科基地建设,全面了解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

“入校调研,深入课堂诊断教学、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之一。这种方式让我们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学教研情况。并能对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教研方式提供有力指导和切实帮助。”刘涛副院长介绍。

近年来,西宁市教科院依托16个教研联盟、30个农村教师研修基地、12个初中学科基地和13个高中学科基地,开展统编教材培训研讨、教学活动设计展示、微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做实、做细教研视导工作,做好名师梯队人才培养及优势资源辐射工作;应对新课改、新高考,积极研发拓展性课程;依托大数据和网络平台做好中高考备考、指导、阅卷、成绩考试分析等工作;每年不定期入校调研、组织指导教学比赛、指导集团化办学教研、创新职业教育实践研究等等,西宁市教科院通过多种措施、渠道,积极发挥研究、指导、引领、服务工作职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积极改善西宁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师资不足、地域移动不便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教科研训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落实了‘互联网+教科研训’工作模式。共有‘互联网+高中学科基地’‘互联网+初中学科基地’‘互联网+小学特色学科’‘互联网+本土培训平台’‘互联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平台’五项特色建设。”西宁市教科院院长李涛介绍。

4月初,西宁市教科院初、高中教研室联合西宁市广播电视台录制“中高考辅导”云课堂,邀请西宁市各科名师和优秀教研员一起录课。让备考学子在家就可以享受优质课资源,真正让教学教研释放活力。“中高考辅导云课堂到今年已是第三年了,每年中高考前两个月,节目会在周六晚上九时市电视台的‘教育在线’栏目播出,一周一科。重难点、备考复习等内容都讲得很清楚。西宁教育网也会同步上线,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学习。据我们了解,家长学生反映也特别好。”高中教研室一位教研员说。

注重专业培养

教师培训细分类

对于教师培训工作,西宁市教科院致力于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采取分层、分科、分岗、分类的培训方式,细致划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富有成效。每年保证教师平均参加国家级培训20余项,近6000人次;省级培训30余项,5000余人次;市级培训20余项,近20000人次。每年举办各类讲座百余场,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3月29日,为了让小学低年级教师正确把握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统编教材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全面理解教材变化的新思路,掌握准确恰当的教学方式,西宁市教科院举行了《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培训活动。来自四区三县的180余名教师及教研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这次培训主要从小学品德课教学现状、《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概况、《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编写思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进行讲解。强调《道德与法治》源于生活、指导生活,最终回归孩子的生活之中,是适用且实用的课程。

”主讲教研员介绍。

同时,西宁市教科院通过教学技能比赛、学科主题教科研交流、名师大讲堂等多元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阳光行动”,探索德育、家庭教育工作模式;成立西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盟,与社区、学校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举办公益性家庭教育课堂;创新“互联网+”教师教育工作,探索网络教研、新课改、新岗教师培训等工作创新。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同时获得职业幸福感。

今年西宁市教科院重点推出“两个100工程”,第一个“100工程”是“西宁市百名优秀教科研训人才培养工程”。旨在打造一个师德高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发挥示范作用的优秀教科研训团队。并以点带面,服务学校,带动西宁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个“100工程”为“西宁市百场学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本土化培训工作”。立足本地实际,培养本土化专、兼职培训师,开发本土化学科专业课程,结合我省省情、学情及学生情况,开展符合西宁本地教师实际的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

综合素养为本

教育科研来助力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在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有关课程。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等,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及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问题,面对没有统一教材的实际,研发西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势在必行。后续,我们会持续指导跟进相关校本教材及校本课程研发、审定、实施工作。”科研部教研员介绍说。

4月12日下午,西宁市教科院召开了西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编撰启动仪式。根据前期工作准备,从西宁市四区和部分学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中选出14名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功底教师组建了研发团队。

截至目前,西宁市教科院研发了近百种校本教材。其中,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学习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西宁市教科院在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打造了绿色课堂,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研发了相应的《西宁教育“绿色发展”校本教材》,现在全市各小学、初中、高中已开展相应课程。

思政课建设也是西宁市教科院重点工作之一。西宁市教科院依托市校两级3个思政学科基地,打造品牌思政课,逐步建立“市级备课+片区协同+学校推进”的三级备课体系;创新“时政课堂”“课堂新闻播报”“互联网+思政”等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题研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

这些都是西宁市教科院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践等育人方式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

同时,西宁市教科院注重教育研究发展,指导、引领、管理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模式、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研究及成果推广辐射工作。立项全规办科研课题5项、教育部西部支持项目82项、省级课题178项。研发近百种校本教材、学生专利发明5项,有效利用课题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的一年,教科院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大会精神,按照全省教育‘五三’发展目标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西宁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总体要求和着力重点。面对成绩,总结工作,分析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教科研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写好西宁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做出贡献!”西宁市教科院院长李涛说。

作者:李雪萌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西宁教育网,西宁教育网综合素质评价,西宁教育网官方入口”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