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大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课程实录‖超级育儿师廖慧如: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秘诀

本文是头条亲子公开课和《爸妈行不行》联合主办的超级育儿师课程“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秘诀”的课程实录,课程主讲老师廖慧如园长是喜马拉雅FM《爸妈行不行》主播,安徽卫视《超级育儿师》主理专家,拥有20年两岸幼儿教育执教经验哦!本次课程共有290个微信群在线听课,共覆盖近8万家长,棒棒哒!希望能让您受益!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廖慧如,廖老师。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家园沟通技巧的五大要素,为什么要跟大家谈这个话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学校的时候,除了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妈妈。作为妈妈,肯定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充满了很多的焦虑以及疑惑。可是作为一个老师,我又会对班级的孩子有更多的观察、鼓励与支持,这两个角色其实是一体两面。因此,我们今天可以好好聊一聊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在家长跟孩子跟校园的沟通当中呢,我们会发现一件事,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通常不外乎有3个疑惑。哪3个疑惑点?从ppt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就是:怎么提问,该找谁来问,该怎么问。

曾经有过一个妈妈来找我,她这么跟我说:“园长啊,做一个家长是不是不能问问题啊,是不是信任学校就好了;可是如果我不问,我得不到答案,那我怎么信任学校、信任老师啊?”那时候我跟这个家长说:“对,你会这么想就对了,当然要问问题,当然要从问题里面去找寻作为一个家长疑惑的答案,这样子才能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信任,只有更加的信任,我们的关系才会长长久久。”

因此今天我们要教家长,怎么问问题。家长要向老师或者学校问问题,简单来说呢,分3个方面,第一个: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状况;再来呢:要得到我们疑惑的解答;第三个:我们要针对一些问题更深入的探讨。

那我们就从前面刚刚提到的第一个来讲,要了解状况。

到底我们要了解哪些状况,其实在了解状况方面,园长这边呢,也分了几个部分。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学习的部分。我们会发现,孩子每天最起码有8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学校的。学校的课程安排按比例来讲,通常都是学习部分跟活动部分,按1,:1的比例。因此家长要知道的,并不是单单学的怎么样,孩子学得好不好?而且家长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是要让孩子知道大人对他在学校的生活感兴趣。

我常常都会面对一些很焦虑的家长跟我说:“我每天回到家里,我就要问孩子他在学校学什么,可是孩子都不说。到底要怎么问?”其实这时候,我都会建议爸爸妈妈告诉小朋友:“每天早上啊,你到学校去,就是到学校去学习知识,那回来要做什么?回来要教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回来教爸爸妈妈呢?”孩子都会这么问。我们就告诉小朋友:“因为幼儿园啊,是小朋友去上的,大人是上不了幼儿园的,所以你到幼儿园去学知识,回来教爸爸妈妈,成爸爸妈妈的老师。”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是非常好为人师的,他就会很喜欢,然后每天迫不及待地回来跟爸爸妈妈分享他在学校的状况。

第二个部分呢,要了解是孩子的人际关系的部分。这个人际关系其实并不单单只是指孩子跟孩子之间,其实还有一部分是孩子和老师,甚至孩子和其他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

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每个孩子都像红楼梦里面首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触眼所及其实都是非常新鲜的。而且从家庭走出来,孩子还是会带着最初的雏形去跟其他人相处。所以在学校生活的初期呢,我们更要协助孩子过渡与适应,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压力会比较大。

第三个部分,我们要去了解的部分是孩子的生活方面。综合前面两点,我会发现孩子在他入学的第一个月,他的饮食睡眠、还有他的精神压力通常都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单方面着急,其实要向学校和老师,进行互动,找到一个互助合作的方式。通常学校跟老师,会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尽可能帮助孩子适应度过这个分离焦虑的状况。如果需要家长更多的配合,学校的老师也会很乐意邀请家长一起加入。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合老师一起帮忙。

除了解问题之外呢,第二个部分就是要得到疑惑的解答。这个疑惑是哪些疑惑?通常我们要讲的是,我会问问题,一定是我们对一件事情想不通或不理解,不明白,因此在这里提到的是双方可以做些什么。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是双方呢?有一个很重要一点,就是学校的老师在一开始,其实并不全然了解孩子的。就算有些孩子已经在校园7年了,但是孩子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变化,也会因为家庭的因素呢,而发生一些改变。所以我常常说,老师是家长的观察者,在学校的眼睛。他会根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适时地报告观察,也给予专业的建议。而家长呢,他是老师在家庭的眼睛。为什么?因为透过家长跟孩子在家庭当中更紧密的生活方式,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更愿意站在老师这边,以双方一起帮助孩子作前提,让孩子变得更好。唯有这样,家长跟老师之间的交流呢,才会更密切。

特别要提醒的是:双方呢,不要有情绪化的反映,彼此要松弛有度,方向一致,而且互相提醒对方自己看到的,通常孩子就不会漏洞钻。很多的时候家园不同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就会像一个长歪的树,当它长歪了之后呢,要调其实就会比较困难。

我们刚刚讲了,双方要互相帮助。那双方互相帮助,那到底该怎么帮,到底要做些什么?

很多的家长在面对老师,想要了解孩子,在家庭的情况的时候,家长都会有一种担心:我会不会说得太多,当我说多了,好像把孩子在家里的一些生活习惯、各方面不好的一一曝露出来,会不会影响老师对我们家的判断?老师觉得我们家好像不教孩子?所以,我还是不要告诉老师好。

其实不会这样子,因为老师想要了解更多,就是想知道说我可以怎么做,给到家长一些好的建议,然后在学校呢,也可以提醒孩子应该怎么样。所以老师基本上是不可能会去针对孩子,对孩子有意见;当他了解孩子更多的时候,老师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老师会问问题,他一定也是观察到一些状况,他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他也会思考,到底怎么利用在学校的时间来调整帮助孩子。

举个例子,我那时候在当大班老师的时候曾经发生过,就是两个原本好朋友的小女生呢,就在我面前打起架来了。做老师的我一定要立马把孩子制止下来说:“宝贝,现在停止,发生什么事情呢?谁愿意先说好?”孩子就会互相指责,指责到后来就告诉我:“其实昨天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子,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叫他们不要这样子呢?那为什么我们在学校,老师就要管我们呢?”我就理解了,原来孩子今天的情绪反应、她们吵架的方式,其实是昨天看到父母亲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在那天家长来接这个小朋友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妈妈留下来,和妈妈稍微聊了一下孩子的状况。妈妈那时候非常地惊讶,她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说:“老师,没想到,我们这样子的一个行为,孩子看在眼里了,到学校来有样学样。”所以我在这里要讲,其实家长是老师的帮手,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那老师能够做的就是更多的观察,然后反馈给家长,互相帮忙。亲师之间的关系确实要更理智,然后又紧密,这就是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最好的帮忙。

当家长跟老师这边已经进行了解状况啦、问问题是找到疑惑方面的解答啦,那接下来我们要更深入地针对孩子的一些情况进行一些探讨。简单的说,就是要寻找故事,异中求同。

现在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理念与看法,这个跟过去比起来确实非常好,表示:父母亲看待孩子的个体差异上呢,那有一定的想法,有一定的观察,更愿意就是去寻求帮助,让孩子有更好的提升。但是家长不要忘了,学校它还是承担,教育教学的责任,所以学校还是必须有按照孩子年龄阶段发展进行适龄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会对孩子的行为常规进行一些要求。当然在这个宽、松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跟体现,我相信家长跟老师可以透过更多理念上的沟通,达成一种共识,让孩子在校园班级的生活,找到共同的方向。例如:老师提出一些要求,家长最大力度进行配合;或许有一些家长做不到的部分,但没关系,只要愿意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同时提出家长自己对应的处理方式,相信老师都会接受。

在这里廖老师要举个例子:我过去当老师带的班级呢,通常我都是让孩子到了大班,接近下学期的时候才开始会有比较大量的这个握笔练习。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孩子的手部的肌肉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大班之前手部肌肉还没发展好,写字其实对他手部肌肉的伤害是很大的。那时候,我班级里有个学生,她的妈妈观察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为这孩子是班级同年龄里面年纪比较小的,他的握笔能力其实不好,那时候我们在练习写字的时候啊,妈妈就跟我做过一个深度的沟通。她这么告诉廖老师:“老师,让孩子写字呢,我知道是一个必要,但是我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练习,我可以确保他都会,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写在本子上?因为这个本子对他来讲,他可能写不进去,因为格子比较大,孩子握笔的这个能力不好,怕这个字呢啊,写不好他会有挫折感。”那我就跟妈妈沟通了:“那妈妈你准备怎么做?”妈妈说,她可能每天让孩子做一些练习写在沙盘上,或者是让孩子拿着粗一点彩色笔在白色的iPhone的那种纸上,画6个格子在上面练习。这样可不可以?我觉得妈妈也提出一个办法来,这个办法可以让孩子学习,然后我们也可以达成共识,这点就是我想说的更多的理解。

讲到这里,我特别要提出一个理论,叫合伙人的理论,这也是我经常在后来的管理工作上,跟家长做沟通的时候经常会说的。如果我们把孩子比喻成一个长期投资运营的项目来说的话,那么家长其实就是这个合伙公司的总经理,那校园方呢,就包括老师啊,管理层也好,其实都是运营总监。那既然我们是股东,股东一定是要经常定期面对面的开会:讨论到底这个项目,目前进行的状况如何?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做调整,有没有什么地方要互相倾注资源去帮忙协助的……其实这一连串的深入沟通,我们就会找到这个项目的盈利点,合作才能持续。因此我们会发现,股东关系特别好的项目呢,它肯定就会盈利,而且可以长长久久;但是一旦股东关系比较恶劣,各行其是各唱各调的时候,就像双头马车一样,这个项目一定运行不下去。同理可证,孩子夹在父母亲跟学校这中间呢,就产生这样子状况,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的合伙人,更应该手牵手,一起把这个项目运营好。毕竟6岁之前的基础学龄前教育,其实是奠定人一生很重要的人格特质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一开始我也提到过,我一度是一个双重角色,既是妈妈,也是老师。后来我成了园长,超越了这两个角色之后,我想跟现场这么多焦虑的家长分享问问题的技巧。其实,我会去做一个归类,有哪些问题是家长被经常问到。

比方说,在学习方面,经常问到的不外乎就是:课程的安排是怎么样啊,内容如何啊,你们是什么教学系统啊?你们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呀?你们一个班级能有几个老师,你们怎么配置你们老师?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的孩子在学校会如何的表现?他语言能力发展有没有比别人差呀?他好像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是不是哪里要加强?好像他最近的表达不太好啊,应该怎么办?

那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呢?经常就问到:他跟其他的小朋友相处得如何?他在学校能不能好好过上集体的生活?他怎么沟通?他的反应如何?他的情绪又是如何?

在学校的生活方面,不外乎就问到:孩子的饮食啦,吃的好不好啊?孩子在学校里面的生活安不安全啊?环境的状况是如何?他自理的能力,能不能自己好好的吃饭,他能不能自己上厕所,然后他的行为规范好不好?他的身体健不健康?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

在这里我们要讲学校的教务教学,它是属于知识传授的范畴,有一定的连贯性,人际关系跟校园生活其实就是孩子接触社会的一环。家长更多的了解,其实对孩子是更有帮助的,而且家长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不也就是跟自己理念跟需求相近、方向相同,我们才选择它的吗?因此问问题呢,就可以帮助孩子,然后让家长也可以更了解孩子应该如何进步。

家长如何能够掌握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跟孩子闲聊能够比较容易掌握。我是一个很喜欢跟孩子聊天的家长,包括就是在学校跟自己的学生聊天也好,或者是我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我喜欢跟我的孩子聊天。我要建议更多的父母要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子,我们在跟他闲聊时候,才不会永远只是问你在学校学了什么,你在学校了开不开心,在学校玩的什么……一些很粗浅的东西。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更深入的,后面呢我会告诉家长,这几个内容是如何分阶段,如何来了解。

刚刚我们提到了怎么提问的方向,接着我想要跟家长说一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找谁。在学校里,通常我们都会教孩子分类,比方说:玩玩具玩完了后,这些玩具应该放到哪个位置,积木应该放在哪里,然后教具是属于什么,这都是一种我们在学校里面会教孩子的分类方式。家长呢,问问题的时候也要记得分类。我们要怎么分?校园跟公司其实是大同小异,简单也是分为几个层次,一般我们把它分为3个层次。这3个层次都会有相对应的对象,好比说:管理层,管理层有哪些人,园所的园长啦、主任啦,这些都是属于管理层;那教师层,教师层有哪些?班级的老师、班级的辅教、班级的助教、有些学校还会有外教,那这个是属于这个班级老师的部分。另外我们还有保健医的部分,这个归类于保育层。为什么把保健医放进来?因为我觉得保健医很可能是很多家长在问题的时候会忽略的一环。更多的时候,家长会急着去问老师问题,那些学习相关或者是那些很全面、很笼统的一些问题都会去问老师,但是我们一会我会告诉家长,为什么会把保健医归进来的原因。

我们在面对管理层的部分,我们到底要问哪些?一个大方向的原则,跟管理相关问题就是刚刚讲的园长或主任的部分。问教学主任,更多会问他一些跟教学系统连贯性的问题、教学理念的问题;跟园长在面谈,谈到对师资有疑惑,有些家长会觉得班级的老师有点年轻,班级的老师承担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培训责任、没办法放心思在班级里……这类的问题,其实就是应该问管理层的部分,还有饮食相关啦,安全相关啦,环境情况是否要修缮啦,这类问题是属于问管理层的部分。

那问老师的部分呢?简单的大方向就是生活学习、习惯常规。简单八个字,但是最主要的内容,牵涉到:孩子在学校里面的集体生活,跟其他孩子的相处沟通,上课课程之间的反应……还有一些,他在学校里面情绪好不好啊?他面对挫折的时候,他的状况是什么呀?还有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课堂上的表现、户外活动的表现、各方面种种人际关系的表现、跟其他人之间的一些语言发展、应对进退的状况如何……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较慢,来到学校之后呢,经过一定的刺激,通常都会变好,这就是属于语言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跟老师沟通的部分。

再来就是认知:有些孩子,认知发展是比较慢的,通常大概前后误差个3个月到半年的认知阶段,都还是合理可接受的范围。每一个年龄段孩子的月份的差距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有时候一个班级里面,月份比较前面的跟月份比较后面的孩子,其实就有一定的差距;感觉上是同一个年龄段,但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力就会有不同的差别。另外就是表达能力,这也牵涉到孩子的发展。有些年纪稍微成熟一点的孩子,他的表达能力特别好,或者是家里的语言刺激特别多的,孩子表达能力特别好。当老师观察到的时候,也会适度的给予一些刺激跟帮助。

刚刚前面提到说,保健医是必须纳入的一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涉到孩子身体健康的部分,饮食的部分,还有孩子用药与疾病的部分。每年,好比现在进入了5月份,季节冷热交替,热的天气温度越来越高,一些疾病蠢蠢欲动。这个时候保健医的部分,跟家长更多的沟通,可能是会告诉家长,这个季节怎么做身体健康的照顾。另外,保健医也牵涉到食谱,带量食谱很多也是交由保健医来负责。每个学校不同,但大方向是如此。孩子感冒生病了,一般来讲以过去园长服务的学校来说,用药的部分,通常是交由保健医全权负责。一来他们对于医疗方面,是有专业的,他们更清楚知道这个用药怎么用,也会适度给家长一些建议,有些药是不能用的……这个时候保健医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另外,针对每天晨检察到孩子的一些疾病的问题啊,其实保健医也会适度给家长一些建议。更多时候,家长可以跟保健医多聊一聊,可以更好掌握自己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发育的状况。

通常还有一个会接受咨询、会接受问问题的对象,就是每个学校的这个招生部门。这个通常是摆在一般孩子还没有入学时候的一个概况资讯,但是还是会有家长在到学校接孩子,在还没放学时,会先跟前台的工作人员或前台的工作老师先做沟通,这个时候也会基本的询问到一些课程安排、各方面的一些意见反应。因为每个部门每个层次,分门别类深入的状况不一样,所以家长找到相对应的人,咨询相关的问题,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答案。

在经过前面我们讲的这个分门别类,然后找到相对应的人之后,我们就要谈到一个大家在ppt上面看到的三部曲。什么叫三部曲?家长跟学校校园,包括跟老师跟主管层沟通的时候的3个步骤。

首先我们看到,ppt上面是讲到语言,然后文字,再来面对面。其实这是3个层次,语言讲的是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指电话的沟通(好比现在微信)它的语音讯息沟通应该要注意的部分。从我个人经验发现,很多家长都是善良也温和的,但是在遇到跟孩子相关的问题时,通常说话会比较急躁,一旦语气音调一上来了,沟通就有点变样。在学校,我在教老师怎么跟家长沟通的时候,我都会建议老师每次在跟家长打电话,或者跟家长有一些语音联系的时候,都要摆一面镜子在自己的面前。我今天也把这样子的方法,交给在座所有的家长。很重要的一点,当我们要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摆一面镜子在我们面前,你就会发现当镜子里面的我们自己是微笑的,肌肉不是那么紧绷的时候,我们说出来的话,语气语调就会比较平缓,对方接收到的讯息呢,也就不是那么的仓促。可以更好的帮助彼此双方的沟通。这是第一步,就是当我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咨询老师可能通过电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做。

第二部分呢,就是讲到文字的部分,就牵涉到发讯息啦,或者有些家长会习惯给老师写个短信,或是用手写的信件或邮件,类似像这样……更多学校呢,都会给孩子所谓的家园联系本、学习单。文字呢,指的就是在这个执笔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沟通,我常常会鼓励家长,或者老师也可以这么做,给彼此双方写个纸条或卡片,关心问候。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非得要有问题噢,我们才去做沟通,在鼓励老师这件事情,或者是说双方互相鼓励、激励这个事情,我们多做一点,也是建立良好沟通的要诀。

讲到第三个步骤,面对面,这块就是要就事论事了。面对面的时候,有几种状况,我举个例子:当孩子可能在学校受到伤害,或者伤害别人的时候,在这样的状况底下,就是一种剑拔弩张,或者是说被约谈,那在这样的状况里面呢,其实我们彼此双方都会有一种压迫感。但是有个前提摆在那里很重要,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相信大家要有更多的理智,还有想解决事情的这个成语,我们都要把事情做得很好啊讲到这里呢,其实就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实际的这个案例分享的部分呢。

其实在家长跟老师问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会担心一点,我到底怎么问会更有效?到底怎么问,不会让老师对我的孩子或者对我产生反感?因为很多的家长,他首先最担心的就是:我如果问老师问题问多了,或对老师迟疑多了,很糟糕的一点,就是老担心老师会把孩子贴上一个记号,甚至在我看不见的时候对我的孩子怎么样……园长妈妈在这里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相信人性是本善的。”绝大多的时候,老师对孩子是付出和关心的。所以家长可以将这样的疑虑,尽量降到最低。

首先,园长这边有一个sop的建议。这sop当然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我们要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把问题罗列出来,这是第一个步骤。我们要知道问些什么,我们要问孩子学习方面啦、孩子人际关系方面啦,问跟孩子学校生活方面的……那我们找到相对应的把问题罗列出来,然后这个问题罗列很多的时候,家长说:我有好多的问题要问了,绝对不止一个。没有关系,我们就按照轻重缓急的先后顺序把问题罗列出来。当我们把问题罗列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人员。如果问到一些跟管理相关的问题,我们肯定要找管理层的人员,管理层能够解决的事情,一定是由管理层来解决,不可能由老师去解决。老师那边呢,很可能当家长反映给他的时候,老师也只能把这个问题做转述,但人的语言转述,会有落差;再把这个意见从管理层转述给老师,再转述给家长,这中间又产生了一些时间差,其实是缓不济急的。因此针对问题,罗列出来之后就要找到相对应的人员提问。

提问这件事情会分两个部分,这个提问是在电话里面的提问呢?还是说通过家园联系本?有时候老师会每周写一次家园联系本,跟家长反应这周的表现、学习如何啦,学习了多少个内容啊,他表现怎么样啊?家长这时候他也可以用文字反馈的方式反馈给老师,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就是我们觉得有必要面对面来谈了。那这时候并不是说家长突然之间跑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老师,我要跟你聊一聊。”家长首先要理解,老师在学校的工作真的是非常繁忙的,甚至有时候,连可以喝个水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太充足;因此这里要注意跟老师预约时间,跟要面谈的这个对应人员约定时间。一旦把这个时间约定出来了之后,就表示彼此双方都有那个诚意坐下来就一个事情进行讨论,这时候就会进行一个面对面的洽谈。

因此,园长这边罗列出来的s,o,p的建议:第一个就是家长要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列出来;第二个就是要找到相对应的人员跟他问问题;第三个就是要把时间定出来约好时间,才能够很充裕地谈;第四个就是坐下来面对面的洽谈。

在面对面的洽谈这一块,我的建议是通常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因为更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老师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花在解决跟家长谈话的事情。如果每天工作的时候要花这么多时间跟家长面谈,他就会疏忽了工作。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我们最经常遇到的:孩子回家跟爸爸妈妈聊天的时候,爸爸问他说:“宝贝啊,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你喜不喜欢上学啊?”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第一个感觉是我不喜欢,我不喜欢上学,我不喜欢老师。那家长就开始疑惑了,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为什么不喜欢老师?难道学校对孩子做了什么?或者是老师对孩子做了什么吗?在这里园长妈妈要教大家就是:家长可以先记录下来孩子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之下有这种反应。比如说,情绪是很影响孩对于问题的回答内容。然后第二个呢就是它的频率是什么?孩子他跟家长表达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老师,这样的频率是什么?如果说他在两周之内有多次表达的时候,建议这个家长呢,可以先以电话的方式,询问老师孩子在学校情况怎么样啊,表现如何啊,然后可以告诉老师:“老师,我发现我孩子对于上学这件事情噢,好像还不是适应的很好,老师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这个孩子吗?”当我们把这个信息释放出去的时候呢,我们就可以等待老师给到我们一些建议。老师给到我们这些建议之后呢,更着急一点的家长就会想说:“那我可以预约老师的时间,对吧?”是的,我们接下来就可以约老师的时间跟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洽谈。

另外还有一种经常会面临到我们要找到老师来谈事情的一个问题就是:比方说在洗澡的时候,你发现宝宝,今天他的脚脚这个地方怎么淤青了。孩子可能没有发现,但家长第一个反应就会问:“谁打你啦,是不是老师?”然后孩子直接的反应就会顺着家长的提问,“嗯”,他可能就是下意识的“嗯”。然后你就说:“啊,那老师为什么打你,你是不乖还是怎么样?”通常在这个时候,我都会教家长这么问,不要非得设定说是老师打的孩子,我们可以这么问:

“孩子,你今天在学校有有户外活动吗?你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在玩些什么呢?今天天气不错耶,你们今天活动时在玩些什么呢?”

孩子会告诉在户外玩车车,跟好小伙伴、好朋友一起在做些什么?

“噢,这样子吗?那你玩得开心吗?”

孩子会高兴开心。

“哦,这样,那你们今天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你要跟妈妈说的呢?”

那孩子会这样说:“噢,我今天玩一玩的时候啊,我们两个的车子就撞在一起了。”或者说:“啊,我们就玩这个警察抓小偷。”

“噢,这样子啊,那你是警察还是小偷呢?”

那小朋友可能就会挺高兴:“我是警察。”

“那警察是不是要去追小偷,那你怎么追的呢?”

那孩子就说:“我就骑车追呀,然后就骑车噢,蹦这样。”

“噢,那蹦一下的时候,抓到了没有?”

通常孩子在这个时候会说:“抓到了,可是呢,我的脚脚这里呢,也碰到了,在抓小偷的时候碰到了。”

透过这样子一个寻问的过程,我们就会知道,或许刚刚发现孩子身体预期的那个部分,其实是他在玩警察抓小偷的状况下碰到的,那个时候家长的心里其实就会稍微安心一点。我们不会担心说是不是被老师捏了,被老师是打了。如果说孩子是说不清楚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受伤的位置大概在哪里?受伤的情况是不是大面积也比较严重的?如果是的话呢,建议家长可以给老师打个电话,发个讯息,询问一下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参与什么户外活动?在户外的活动过程当中玩得还好吗?顺便提到在帮孩子洗澡的时候,看到孩子脚脚有淤青,还好没什么,就是跟老师说一下,可能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碰撞到了。当家长这样子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心里其实会理解,他可能第一个反应,他会跟家长讲:“那不好意思呢,我会再更多关注一点,那今天我在看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其实还好,但是明天呢,我会更加的注意。”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气氛,让老师知道,我们做家长并不是在指责老师,而是说希望透过更多的观察跟相互帮助呢,来帮助孩子。我们既然把孩子交到学校,我们肯定是信任这个老师,以信任为前提之下所做的沟通,老师通常都是更能够接受的。

我们还要讲一个就是5个要素,家园沟通的一个技巧。这5个要素,是给到家长一个比较明确的一个指标:尊重专业,态度平等;冷静沟通,彼此倾听;再来一个“三不”(不预设立场,不道听途说,不情绪化);第四个就是有条有理,专业协助;第五个叫法理情;我们逐一逐一的来讲这5个部分。

很重要的一点,时至今日,幼教老师,已经是一个越来越专业的角色;年轻的家长更多的时候,都会站在一个彼此尊重的一个角度上面来谈事情,它的前提就是尊重专业。那为什么要尊重专业?因为老师对于孩子的这种各方面在学校的这个生活发展上面,他是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所以当他给到家长一些建议,或者是一些反馈的时候,家长能够信任他们。当然,他也会有做得不足不好的地方,那这个部分就是要靠沟通,还有对于老师的一些提醒,当然就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我们也希望老师越来越好。态度平等:我们这么多年在校园里面呢,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触:很多时候,家长会认为,老师只是在学校里面把孩子照顾好就好,基于这一点的角度来看,希望家长给予老师更多一些尊重,更能够好好的看待老师的这个角色。当我们能够更好的看待彼此的角色的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沟通上面我们才能够冷静。冷静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要彼此倾听。家长有家长的情绪,所以我们都会要求老师呢,要给家长说话的机会,可是今天在这里我也要提出一个呼吁,就是希望家长也更多给老师一个说话的机会,让老师能够把他的想法,跟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说出来。

不预设立场,不道听途说,不情绪化,这个三不原则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亲子之间,亲师之间,甚至亲人之间都好,一旦预设立场,我们就很难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角色去看事情。不道听途说,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的事情,“听说”对家长也好,对老师也好,都是不公平的。今天晚上我们就是把面对面沟通们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出来。“不情绪化”更重要的就是,既然我们在谈事情,我们一定是基于一个冷静沟通的原则,然后把事情解决好,我觉得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有条有理”跟“专业协助”就是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提问过程当中,如果遇到必须要走向法律,或者是寻求专业协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说能够找到专业的人来帮忙。当然,这个第四条,跟后面的第五条啊,都已经是属于那种比较重大的事件了,所以我们要找到专业的人来协助;而且我也建议,如果有一些重大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在跟学校沟通时候,其实可以找一个公正的第三方一起进行。

最后要讲到的“法理情”,也就是一旦面对重大问题或事故的时候,园长的建议还是让法律先行,然后证据说话,情绪放在后面。虽然这几个字摆在这里,看起来很生硬哦,可是这个也是保障双方的方式。特别特别要在这里提醒,任何的问题,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对孩子造成二次的伤害。我观察到一点,很多孩子其实是很喜欢在学校跟其他孩子互动,或者是在学校享受老师爱他们、照顾他们的感觉;但他们也会明显地发现,好像爸爸妈妈不喜欢这个老师,或者是好像两个之间好像有些什么问题哦。我常常说,孩子身上有无数个小雷达,他们的情绪雷达是非常敏锐的,他一旦捕捉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呢,他会很害怕,他也不晓得该不该跟老师表达他对老师的喜欢。可是他回到家里呢,他又不能够跟爸爸妈妈讲,他觉得他很喜欢老师,因此他就会在这样的状况里面比较纠结。这也就是园长今天讲的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造成一种2次伤害。

很多的时候,家长理性的沟通跟问问题呢,是要帮助孩子成长的。基于这样子的原则,我相信,只要是发自内心爱孩子,然后掌握这些提问的技巧,孩子在学龄前的幼儿园的生活,跟老师之间的沟通都是会非常顺畅的。

今天也非常谢谢大家跟我在这里一起分享这些问题的技巧跟方式,也希望这些可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帮到大家。在今天的课程里面,我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如果细心一点的家长会发现我用了一些模拟的句子跟语气做沟通的示范。课程结束后,我会在头条号“爸妈行不行”,用文章的方式,来跟家长继续分享我的育儿理念,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大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大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及对策,大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及对策论文,小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