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新学期,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攻击性行为,不教拼音和加减法就转园的家长,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做到让家长安放心的把孩子们交给我们?老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孩子之间是需要进行沟通,达成共识的。那么,就从利用好新学期家长会的一个小时开始吧。
幼师宝典有幸邀请了拥有25年幼教工作经验、国培授课专家、人生科学协会特聘专家李老师,让她来告诉您:如何开展一堂专业型新学期家长会,让家园共育更容易!
推荐关注“幼师宝典”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家长会的主要形式有:授课式、问答式、体验游戏式。其实内容上是大同小异的,主要有:教师及幼儿基本情况介绍、幼儿的年龄特点、上学期的活动总结、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家园配合几个方面。哪种更适合现代的家长呢?
家长会现状
如今家长的年龄段多是80后,幼儿园家长会的主讲人也一般是80后的班长。想想80后是怎样的教育思想和知识层次呢?很多家长的学历比我们高,在关注孩子的程度上也不亚于我们,他们会经常在网上学习育儿知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在普通家长会的基础上,只需要进行某些细节的微调,我们就能开一场事半功倍的家长会。
微调一:会场环境,宽松温馨,轻松愉快
1.将座位摆成U字形,能让家长面向一个中心,方便沟通。中间腾出较大的空间,便于家长有机会进行活动,
2.会前播放轻音乐,用来稳定家长的情绪,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3.教师的笑容要和蔼可亲,举止得体大方,切忌不要笑得太灿烂,因为家长时刻在关注我们,一旦笑累了,家长就会觉得你不那么亲切了。
微调二、会议形式,游戏引入,共同提升
把家长会看成是日常生活中带孩子的一个教育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入。在与家长的讨论中得出游戏的教育内涵,共同提升,而不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述。不要告诉家长幼儿园是怎样做的,在家里肯定不是这样,只需要总结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即可。家长会在心里考虑自己哪一点没做好,哪一点与幼儿园不一致,会回家自己调整。
微调三、会议内容,问题入手,一戏多效
除了积累好的经验,我还喜欢用减法的方式工作,即把所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每解决一个删一个,这样工作就会越来越轻松,家长工作也一样。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问题与家长是共性的,那么利用家长会时间把它解决掉。
想一个游戏要达到多个效果,就要知道不同年龄段家长的问题是什么,如:小班孩子和家长的分离焦虑;中班的交往障碍,攻击性行为增多;大班家长关于学不学知识,幼小衔接的担忧。针对这些问题,应对策略如下:
分离别焦虑
请家长猜一猜自己的孩子初入园会是怎样的表现。先让每个家长说完后,老师帮忙总结,大概有四种:大哭不止、默默流泪、没有表情、开心兴奋。然后再问“当您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是反映家长教育理念和以后是否理解孩子、老师,支持幼儿园工作的一个最好途径。最后可以这样告诉家长:
“若您的孩子是大哭的,您要先调整好心态,表现出开心快乐,自己也想上幼儿园的愿望。孩子入园了,您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想,孩子会不会哭?哭了老师照顾不过来怎么办?甚至因此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这就是您与孩子间的分离焦虑。既然您选择了我们,我想您一定很相信我们,老师会有很多办法照顾好孩子们。
而且坚持来园,每天将孩子送来就走,如果有特殊事情交代,如早上没有大便,可以给老师写一个简短清晰的便签。离园时,尽量不问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问或老师,今天哭了多长时间,表现的好不好等问题,我们会找合适的时间与您沟通。
您可以将老师发的图片给孩子看,问问他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开心的事,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还可以告诉孩子:幼儿园太有意思了,明天我们还来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我知道今天你唱歌了,唱的可好听了,我都听到了。不说这样的话:你就淘气吧,上幼儿园老师好好收拾你。这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一上幼儿园,便会大哭大闹。”
“若您的孩子是默默流泪,家长一哄就大哭的,那么送来后抱一抱、亲一下后,您立刻就走。若孩子能慢慢稳定情绪,您可以陪一会儿。这样的孩子一般老师接进教室后稍哄一会儿就好了。”
“若您的孩子是没有表情的,您可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给孩子做一个示范作用。”
“若您的孩子是开心兴奋的,也许一两周后孩子会出现情绪反弹的状况。这样的幼儿多是性格开朗,充满好奇心的。当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没了,再加上妈妈不在身边,老师组织活动时的各种规则,他就会觉得约束,产生种种不满,开始大哭。您回家要多观察孩子,多跟孩子沟通,找出原因,坚持来园。”
由于心理和天气等原因,开学初孩子容易上火,因此要提醒家长多给孩子喝水。晚上回家后尽量不吃饭,早上也尽量不吃东西,避免哭的时候吐出来。为了避免抓伤咬伤,还要提醒家长勤剪指甲,正向引导幼儿的行为,如:表达喜欢可以拉拉手、抱一抱,逗孩子时不玩轻轻咬的游戏,孩子会误解其中的意思。还可以建议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在没有家长视线注视时自己游戏,减少依恋感。
交往问题
体验游戏:家长会上,准备数量不多的几筐玩具,让家长自由拼插3、4分钟,材料基本用完后停止游戏。
请家长发言“您搭出了什么,请您介绍一下”。因为玩具少,有的家长会说我想搭什么,但材料不够了,有的会谦让说把我的材料给你吧,我就不搭了。等家长分享完后,继续问“您的感受是什么?您会怎样做?”引导家长总结出几点交往的方法,如以物换物、以物代物、轮流玩等。再问“有时候孩子们在班里也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喜欢的玩具是有一定量的,您觉得您的孩子会怎么做?”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这些交往方法并用起来,而家长是最有效的传达者。让家长观察自己的孩子,提供孩子的行为信息,在家里把这样的方法通过的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交往的快乐。
学习知识
找朋友游戏:当音乐响起,家长可以在U字形中间做各种动作,当音乐停止时,老师敲几下鼓,就几个家长聚在一起。玩四五遍后,游戏结束。
然后让家长谈一谈感受,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又回到了童年。再说一说“您在找朋友时是怎样做的?”有的可能会说“因为是8下,我们刚开始有9个,于是协商退出1个。”“我们有4个,看旁边也有四个,于是赶紧凑在一起。”
最后老师总结在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听,数,加减法等,只是我们没有把式子列出来。让家长体会到,原来数学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获取的,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用游戏的方式介绍老师
游戏一:问一下家长“您在家里是怎样教孩子洗手的?”多数家长会说“嗯?没想过”。“那您知道我们在幼儿园是如何教孩子们洗手的吗?有请小王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于是,小王老师就带着家长边洗手边说儿歌。这样家长就能够了解原来老师把枯燥的洗手环节变成了有趣的儿歌游戏。游戏结束后,告诉家长“我们把这些小儿歌发到群里,您在家里也可以这样教孩子,请您随时关注家长群。”让家长知道自己回家要做什么,达到我们对家长指导的目的。
游戏二:请两名家长先到外面休息一会儿,保证他们听不到屋里说什么,但能看到。屋里的老师带着家长做一些大动作,如跑跳蹲走。在活动前,提醒家长游戏的活动量比较大,为了安全,穿高跟鞋、裙子的家长就不建议您参加了。游戏结束后,请外面的家长进来,说说他看到了什么,猜猜为什么有的家长没有参与,再请没有参与的家长说说原因。然后问所有家长“如果今天您从外边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玩,你是怎样想的?”
最后这样引导家长:“有时孩子会告诉您,今天我没玩,但他没有说出原因,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告诉您的能力,有时他还会把一些假想的东西当成真的跟您说。这时您先不要去猜测,可以问问孩子,及时与跟老师沟通。多数时候我们老师是会提前与您沟通的,偶尔遗漏的时候也请您谅解。”
这样,不用过多的介绍,家长就能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时也了解到我们年轻的小老师也是很专业的。也解决了只有班长单独参与家长会的情况。注意尽可能不用哪个是教师,哪个是保育员来介绍,大家只是分工不同。
延伸阅读
如何面对是“事多”的家长
(加引号是因为,往往家长不是事多,而是愿意与老师多沟通。)
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包括大声训斥、推拉、拽孩子衣服、过激的语言,当你觉得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请另一个老师帮忙。
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淘气与否,家长事多与否,都要一视同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跟家长沟通同一些他认为有误会的一些事情
小事及时解决:及时与家长沟通,避免家长产生误会。注意不停地向老师问这问那的家长,那么他的孩子可能最近在某一方面有所不同,这时,要先让家长知道我们都是关心孩子的,请他具体地与我们沟通孩子的情况,哪方面表现突出,哪方面需要老师配合。
要沟通,还要提出指导策略:有时我们会把问题向家长沟通了,但没有说明具体策略,家长回家也会产生一些想法,对老师产生戒备心理。例如你可以这样说“孩子昨天哭了10多分钟,今天只有7、8分钟,这一定与您对孩子的引导和鼓励的有很大关系。今天回家,您多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高兴的事。今天玩滑梯时特别开心,若孩子不说,您可以跟他聊聊滑梯,告诉他明天早一点去玩滑梯。”
关注家长所关注的
如:家长每天问“孩子在幼儿园大便了吗?”如果你不确定,就问问其他老师,得到确定的答复。先顺应家长,然后尽可能在半个月内改变家长。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习惯,把家长的关注点引到孩子积极的情绪、自理、社交等方面。
另外,对孩子偶尔出现的行为,如打人、咬人,如果没有对其他幼儿造成伤害,就先不跟家长说,减少家长的心理压力。如果这样的行为发生3次,就要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了,并及时引导幼儿如何与小朋友交流。
微信公众号:幼师宝典
微博:幼师宝典
APP下载:幼师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