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天府英才“养成记”③学教研产城 人才建设实现“五位一体”

累计签约高校达18所、在校大学生达到5.7万人、聚集高层次人才1646名、留学生已达到50余个国家700余人、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上年增长75%……

这是截止到2020年1月中旬,宜宾交出的人才“成绩单”。

耀眼的数字背后,是宜宾近年来依托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带来的变化。

2016年,宜宾市成为四川唯一的厅市共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4年来,依托产业培养人才,依托人才反哺产业,成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以产聚才 探索人才区域协同发展

最近,宜宾市汽车产业园里一片忙碌。由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首款SUV新能源汽车全国预售正式开启。

从2019年1月,凯翼汽车首台整车在宜宾下线,到去年销量达4.7万辆,汽车产业如何在宜宾实现“从无到有”?答案之一就是人才。

“目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宜宾园区已经建成,依托这些高校在汽车专业上的优势,宜宾和他们共建了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宜宾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学周告诉记者,近年来,宜宾着眼于培养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以大学城建设为突破口,引进高校合作办学、聚集专家共同研发、培养在校大学生、吸引留学生,成熟的人才产业链已经初现雏形。

从引进人才到聚集团队,从催生产业到培育增长点,宜宾市以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模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人才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宜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较2016年实现了“两个翻番”,9家科研机构和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已入驻“双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等4家科研机构即将入驻。

特色道路 大力建设科创融合平台

在“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思路下,宜宾在“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凯翼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1示范线开通运营;总投资200亿元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宜宾……

怎样为人才提供最好的科研、生产、生活环境?宜宾将临港新区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条件最好的区域规划为大学城、科创城“双城”。短短3年,“双城”区域拔地而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成为人才的安居乐业之处。

“双城”建设在改变城市面貌上迸发出巨大能量。短短3年时间,“双城”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5平方公里,增加城市人口约15万人。2019年,“双城”13个重点项目完成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2亿元,实现建筑业产值留宜27亿元。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宜宾教研网,宜宾教研官网,杭州教研网,浙江教研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