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想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
1.胆小不爱说话;
2.遇见陌生人就躲到家长身后或搂紧家长;
3.常常躲到角落里一言不发,大气不出,躲躲闪闪;
4.不敢上台自我介绍或表演节目;
5.怕黑,怕与妈妈分开睡;
6.怕打雷,怕巨大的声响;
7.怕虫子,怕动物;
8.性格懦弱,内向害羞;
9.常常被人欺负,且不敢还手;
10.遇事儿经常大惊小怪;
11.经不起挫折;
12.眼泪廉价,动不动就哭。
......
这些孩子,也许是你自己的孩子,也许是他人的孩子,不管怎样,他们总是叫人又爱又恨,不知所措!那么,为什么孩子会胆小爱哭,面对胆小爱哭的孩子,父母又该怎么办呢?继“注意力不集中”的焦点问题之后,今天的文章,我们再来解决一下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这第二个焦点问题:
孩子胆小爱哭的原因解析:
A.外因
1.孩子的生活圈子太小,特别是老人带养的孩子,出门少,接触人少,一旦进入陌生环境,就会缺乏安全感;
2.家长对孩子事事包办,限制太多,导致孩子缺乏实践经验,自主能力弱,依赖性强,不敢参与活动;
3.家长经常吓唬孩子,如对孩子说再哭就让老虎吃了他等,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变得胆小怯懦;
4.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
5.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总是否定孩子,让孩子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
B.内因
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触觉体验不足,比如剖腹产出生,未经产道挤压,没有获得第一次最重要的触觉体验;出生后获得父母兄长特别是母亲的关心爱抚不够;父母限制过多,不许参加户外活动,特别是不许玩水玩沙等,导致孩子没有丰富的触觉学习机会等,都会导致他们的触觉学习体验匮乏。而岳明途老师在《明途父母大学》微课堂的第一节课中就已经强调,“触觉是整个大脑神经通路的基础”,触觉不足,人体的神经通路就不同,很多能力就达不到,而孩子做不到,当然就容易畏惧退缩,显得胆小爱哭。
此外,触觉学习不足,又会导致孩子先天敏感的触觉系统无法被打破,后天稳定的触觉系统无法被建立,他对外界所有的感觉刺激都特别敏感,反应也特别强烈,所以即使只是陌生环境一丁点儿的刺激,也会令他感觉不舒服,以哭闹等形式对抗。
孩子胆小爱哭的应对策略:
1.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
2.家长端正教育态度,不要过分溺爱、娇宠;
3.多给孩子创造自理自立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然,刚开始的时候父母给予一定的指导还是有必要的;
4.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鼓励孩子与人交往,不管是大人还是同龄小伙伴;
5.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大自然的环境是最丰富的;
6.适当地教会孩子一些技能,比如,唱歌、跳舞、绘画、手工等等,令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
7.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如身体按摩、肢体碰撞类的游戏等(可参考岳明途老师在《明途父母大学》给出的感统训练方案))从根本上弥补孩子感觉学习的缺失。
附:培养孩子胆量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案
1.游戏名称:挠痒痒
训练目标:可以了解触觉敏感对孩子心理影响的程度,预防触觉敏感,增加触觉学习。
适合年龄:1—6岁。
活动准备:线手套一只,软垫一个。
操作方法:孩子平躺在软垫上,家长戴上线手套,从孩子的颈部开始,给孩子抓痒,往下到后背、肚皮,有的还没有接触到,就已经有强烈的感觉了。了解孩子敏感的情形和部分,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敏感的话,则需加强改善。可以和幼儿边笑边快乐的进行游戏,缓和他的情绪,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真正影响。
游戏时间:5—10分钟。
注意事项:家长戴的手套要干净,用力要适中以孩子能接受为宜。
延伸训练:家长可摘掉手套给孩子抓痒,部位可扩展到颈部、腋下、脚心等。视孩子的承受度加大力度。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字,增加他对词汇的兴趣。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约5—10分钟,每天可做一次。
2.游戏名称:模仿秀
训练目标:强化本体感、运动企划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胆量自信心。
适合年龄:4—8岁。
操作方法:让孩子模仿大人做出打招呼、行礼鞠躬、对不起、再见的动作,或仿真各种动物声音及喜怒哀乐表情。也可以做任何手或手指的动作,让孩子模仿。
游戏时间:10—15分钟。
延伸活动:让孩子在镜子前和大人一起进行以上活动,协助孩子了解大小肌肉的运作。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时间10—15分钟,每周可做二至三次。
备注:感觉统合的发展是整体的,一项能力的发展良好一定建立在其他能力都发展良好的前提下,同时一项能力发展不好,必然也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所以,对于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孩子,父母不能单纯地只想着改善注意力,要从整体上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只有经过系统的感统训练,孩子的所有能力,包括语言,胆量,自信心及专注力才能一起获得提升。
来源:老岳讲感统
微信公众号:老岳讲感统 ysyh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