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幼儿园大班美术幼儿作品的评价】告别“放羊状态”:正面评价唤醒幼儿美术表现力

告别“放羊状态”“一教就死”,告别“我不会画”“不给你看”——

正面评价唤醒幼儿美术表现力

美术活动在幼儿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还是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尊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支持和引导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特别在艺术领域中提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老师们似乎懂了,也似乎胆子小了,无从下手了。结果在美术活动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

“放羊状态”。美术活动时,老师不敢示范、不敢教、不敢评价,担心讲多了会干预幼儿的创作,脱离《指南》精神。

“一教就死”。老师一示范,全体幼儿就会画得一个样,如太阳总是红色的,总是画在右上角,幼儿的美术表现手法就会出现概念化。

“我不会画”。幼儿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但很多幼儿却表示自己不会画。

“不给你看”。很多幼儿担心自己的画会被别人嘲笑,便会将画藏起来,或用手盖住,不给同伴、老师、家长观看。

“老师,他说我画得难看!”幼儿私底下会互评,然而由于评价语言贫乏,诸如好看、难看、漂亮、很丑,两级评价偏多,造成很多被评价幼儿深受打击。

我们的美术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为此,我们特级教师工作室建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连续跟踪了美术活动中64个教师评价场景,190个幼儿互评场景,整理出评价促进模式为:理解、表扬、鼓励等;抑制模式为:拒绝、催促、批评等。并且从中发现:幼儿的自我正面评价和幼儿的“美术表现力”正相关。

因此,我们从评价入手助推幼儿自主、自如、自信地表达所感所想,彰显自我个性,提升美术表现力。

评价贯穿全时段

以往的美术活动评价时段停留在“美术课结束时,老师评一评、看一看”的传统模式上,导致评价仅限于单一时间。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评价贯穿在整个美术活动中,可以是开始时、过程中、结束后,会根据内容和需要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时段里。

如在写生“瓶花”时,以评价开启活动,让幼儿先评一评瓶花美在哪里,通过评价知道瓶花有前后关系、大小关系、上下关系、疏密关系,还会感受到色彩、线条、形状的美;过程中,教师也会适当提醒,还会对能坚持的、大胆作画的、有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肯定;结束后让幼儿进行自评,说说自己的画美在哪里。使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让评价推动幼儿前进的步伐。

你我他都来评

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使用单一的语言反馈,忽略了评价其实渗透于自己每一个不经意的言行中,哪怕只是一个小动作、眼神,幼儿也能从中感受到肯定或否定,进而影响创作的信心、意志与能力。从评价主体来看,我们已经注意到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还需要包括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幼儿之间的评价,家长对幼儿的评价等。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以“我的爸爸是大花脸”美术活动为例,活动评价表中就包括幼儿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其中,大班幼儿的他人评价尝试了两种评价方式,即老师和家长评价、同伴互评(同伴眼中的我)。每个评价主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到幼儿的闪光点,就会形成优点聚焦,并能使幼儿的优点显性化。如家长评价说:“你在爸爸的额头上画了房子,把爸爸的职业表现出来了,人家一看就知道爸爸是设计师,好厉害!”

从美学和学习品质角度评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鉴赏、评价、对作品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儿童天生是艺术家”。所以,我们要相信幼儿有能力评价自己和他人,引导幼儿学习归因,从美学、学习品质等正面的多种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活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形式,彰显表现个性,树立自信。

美学角度评价包括线条、色彩、造型、构图、材料运用、关系等;学习品质角度评价包括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坚持性等。如写生“菠萝”活动中,幼儿尝试从美学和学习品质等角度来评价,A小朋友说:“你画的菠萝皮好像真的凸出来似的。”B小朋友说:“你画出了渐变的颜色,真好看。”C小朋友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一直坚持把它画好,好佩服你啊!”

用大姆指条互传评价

为了突出评价的重要意义,使成人和幼儿重视评价的价值,我们设计了一种有童趣的、有仪式感的标签,即大拇指条。成人可以在大拇指条上写文字或画图,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赞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幼儿非常愿意用这种方式将大拇指条送给自己和他人。如写生“好朋友”的活动中,朋友俩互相写生、互相评价,把评价的语言用画或请老师帮忙写在大拇指条上互相赞美,一起体验写生后被认可的喜悦。也可以让成人参与评价,读给幼儿听,也是很好的学习。

表扬幼儿的闪光点

我们观察到幼儿的美术表现水平差异非常大,跟遗传、家庭、环境都有关系,愿意表达是第一要素,但只要认真解读幼儿的作品和参与创作过程,都会发现每位幼儿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无论是美学方面还是学习品质方面,我们一定要找出这些点,进行以小促大,以优促优,从促进模式的理解、表扬、鼓励等手法激发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如在写生“菠萝和火龙果”活动中,我们观察到每位幼儿的表现手法是不一样的,其实写生是手和眼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现实和理想的统一,真正理解了写生的含义,就能解读出幼儿表现的缘由了。

希望这些评价手法,使“放羊状态”“一教就死”的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有抓手,能更好地借助评价支持幼儿自主、自如、自信表达;使“我不会画”“不给你看”的一些幼儿更大胆作画,更有办法用言行为自己的作品和行为辩解或说明,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评价全面助推幼儿美术表现力的提升。(作者:朱瑶,作者单位: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日第3版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幼儿园大班美术幼儿作品的评价,幼儿园大班美术手工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学视频,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