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发展旅游又能保护生态,塞罕坝人是怎么做到的?
8月23日,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产业办副主任程涛把三本规划摆在记者面前,来解答我的问题。
云开灌木万山青,草深径路绝尘埃。由于景色优美,1991年,来塞罕坝的游客数量就有6万人次。1993年5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批成立,当年来塞罕坝的游客达到了8万人次。
但困扰也随之而来。
塞罕坝是重点林区,既要落实森林经营方案,又要建设森林公园,任务艰巨,矛盾较多,必须统筹安排,共同发展。为此,林场委托专业机构分别于1993年、1999年、2016年制定了森林公园发展规划,三版规划相互衔接,塞罕坝的旅游业发展从此有章可循。
55年来,林场领导班子换了十二任,但绿色发展理念从未改变,从这三版规划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一以贯之”——从1993年第一版的适度开发,到1999年第二版的合理开发,再到2016年第三版的科学开发,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始终。
“合理的道路设置可使游人兴趣倍增。道路设置应尽量为循环路线,避免单调重复的回头路,具体规划如下……”翻开三本规划,一个个设计细节展现在眼前。
在对公用设施、服务等进行详细设计的同时,保护生态在规划中屡被提及。
1993年版规划明确,森林公园的景观建设应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基本原则,包括森林植被、土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还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办法。
不能使用以煤、柴油、汽油为动力燃料的游艇,只能使用以电为动力的游艇或人力游艇。游艇在湖中行驶,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1999年版规划在环保等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管理服务区、一般游憩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严禁开发,核心景观区限制开发,两者面积占林场总面积的59.3%。2016年版规划里,一串串数字体现着规划的科学、严谨。
严格执行规划,塞罕坝人不讲条件,不打折扣。
“塞罕坝的林场和景区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这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程涛说。 记者 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