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强
纷纷扬扬的落叶,显示着冬天的到来,既增添了校园季节更替的美景,也给保洁工人带来了麻烦。学生们主动帮助扫除落叶,用大编织袋盛装,倒也显得整齐利落。处理这些落叶使我想起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尚未发达,民众生活较为简朴。当时除吃食堂外,自己做饭烧锅要依靠枯枝落叶,现在的垃圾在当时是抢手的宝贝。记得少儿们聚敛落叶各有高招。有的用扫帚扫,有的用针线穿,聪明的直接在路两头一拢,此段路上的落叶就归我了。收集的落叶在屋后堆垛起来,一冬的燃料就解决了。当然枯枝是最佳选择,围着校园转一圈就能捡一捆,热量高但可惜数量少。曲园建校初期,空地较多,种了大量的松柏杨柳梧桐等,苹果黄杏核桃等果树也不少,师生可以免费品尝和低价购买。另外生产科每年种植大量萝卜白菜,供应食堂和师生。记得一次从生产科买了一些水萝卜,因为不施化肥农药,水质清洁,所以脆甜可口,大饱口福。人们生活简朴,节奏缓慢,虽然是身处高等院校,却是如同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曲园因特殊原因在县城建校,周围是大片农田。除县城里有几座楼房,全县高层建筑大部分集中于此,更不用说那里稀缺的文化资源,出了校园就是另一个“世界”。校园东向西关的小路狭窄污秽,南门外主干路有时堆满晾晒的麦粒,有一次我骑车竟然被滑倒摔伤。这种校区与县域巨大的差距,有形无形地迫使师生一般不出校门,只能心无旁骛,认真读书。这也是曲园读书风气甚盛的滥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校和曲阜市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后者,在市政建设、民生设施、文化场所等方面投入甚大,只见高楼林立,道路整洁,沂河秀丽,焕然一新。在硬件方面与曲园拉平甚至超过。师生们经常进城购物吃饭游览,与以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就是这四十多年,我校的地位从省属高校前五名逐渐跌落出前十名。这与城市化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城市发展与欧洲不同。中国古代城市大部分以政治军事文化性质为主,学校也是以官学为主,其资源配置是从中心向边缘递减。这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心城市的资源也巨量增加,政策的倾斜和扶植使这些城市高校的经费充裕,发展迅速,强者愈强,弱者变强,而我们则由于边缘效应,逆水行舟,慢进则后退,与他们拉开了距离。出路何在?有识之士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即吸引奖励人才,增强自身实力;发展校地联合,实现互惠双赢。秋去冬来,季节更换;星转斗移,光阴荏苒。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时间会给我们以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