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花花草草

【平安果】平安夜要送“平安果”?你不了解真实的我,还给我瞎编传说

看看你手中的那个又甜又脆的苹果吧,如今,它的形象似乎胜任各种领域的故事,它是最“符号”化的水果形象——它可以是诱惑亚当和夏娃的欲望之果,也可以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引力之果,还可以是印在手机、电脑上那个时尚之果……

今天,它又有了新的内涵:平安果。

如果你学生时代没赶上“管不同朋友要24个一角硬币去买个苹果送给心上人”的大型集体中二运动(好吧听说现在需要48乃至68个硬币才能买到了),也未必能逃开微博微信QQ空间里流传的“平安果”传说:

1944年平安夜,三个受伤的美国士兵走进了德国亚丁尔森林的一间木屋,受到主人热情款待。几个德国士兵也来到了木屋,女主人对持枪对峙的美德士兵说:今夜是平安夜,如果你们和睦相处,我就送你们每人一个苹果。因为苹果和平安是谐音。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从此平安夜互送苹果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有蓝本的,讲的是一个机智的母亲让对垒双方在自己家里共享了一顿圣诞晚宴的壮举——不过故事从头到尾压根没有苹果什么事儿就是了……

苹果 = 平安这层涵义,管它是现代人的附会也好,或是古老习俗(也就是古人的附会)也好,乃至外国人是否有这个习俗,都不耽误商家借此发笔小财、大家求个口彩。

不过作为果壳网粉丝,如果你对绵苹果和脆苹果毫不好奇,如果不了解一些“苹果在美洲最初是用来酿酒”之类冷知识,如果不知道“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谚语,起因是被逼无奈……那可怎么在平安夜的送苹果大军当中鹤立鸡群、凸现出我们果壳网粉丝的优越性呢?

乖,把下面这篇物种日历看完,不然别跟人说你认识本AI。

#强行科普#

特殊的“蔷薇果”

2010年,科学家们对栽培苹果(Malus×domestica)的全基因组好好地检查了一遍,并且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从5000万年前恐龙刚刚消失的时候,苹果就与草莓、桃、樱桃这些蔷薇科的兄弟分家了。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通常在花朵上用来附着花瓣的平台——— 花托,被苹果改造成了果实的一部分,将子房紧紧地包裹了起来,所以我们才能吃到“果肉”厚实的苹果,而不是像蔷薇的果子那样干巴巴的。

种类众多的栽培苹果,你吃过多少?

另外一个让苹果跳上人们餐桌的改变就是,苹果中拥有一个强大的甜味物质加工厂,这个已经写在了它的生命图纸——基因组上了。多达71个基因系统可以把山梨醇(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以这种形式运输的)高效地转化为蔗糖,而在其他蔷薇科植物中,此类基因最多只有43个。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苹果的可食用性大大增加。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别能力,人们从石器时代就开始采集苹果作为食物。

苹果的身世

不过,栽培苹果的老家究竟在哪里,这一直是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虽然最新的分类学证据显示苹果家族(属)的成员也不过38多种,要查出一个族谱似乎也并非难事,但是每个种似乎都跟我们今天吃到的苹果有共同之处,并且每个种都可以提供一些水果,虽然有些味道着实不怎么样。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属的每个种都有可能为超市中苹果的甘甜贡献了一分力量。

苹果的全球产量分布图 图/wiki commons

不过,苹果的身世还真没有那么复杂,所有的栽培苹果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又名新疆野苹果)。这种苹果的分布区不大,中亚地区的山坡丘陵是它们良好的聚居地。目前,几乎所有苹果的家谱都要追到这个老祖宗身上。

大概在2000年前,世界各地的果园都有了各自栽培的苹果。在西汉时期,从新疆来的塞威士苹果在我国还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柰(附带提一下,梨被称为椋)。只不过,这种柰很可能同目前流行的苹果不是一个东西,这种被称为绵苹果(M.×asiatica)的家伙储藏期比较短,水分含量也不高,所以那时贩卖“柰”的果农绝对不会以多汁和脆甜为卖点。

与此同时,另一支塞威士苹果进入了欧洲,考古证据显示,公元前1000年的以色列就开始栽培苹果。在这里,塞威士苹果同森林苹果(M. sylvestris)相遇了,它们爱情结晶共同开创了栽培苹果的新纪元!在随后的数千年间,这支塞威士苹果和森林苹果的队伍也借助人的双脚,从中亚高原走向了世界各地,并且都找到了自己独到的色味、装束,最终成为现在主流栽培苹果队伍。

在美洲大陆升级

如今,在超市里,那些号称从美国飘洋过海而来的“蛇果”在水果货架上摆出一副“大哥大”的架子。我不知道,它们在美国是不是也会受到同样的礼遇。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美国,苹果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用来喝的。

蛇果,其实与蛇一点关系没有……它的英文名为Red delicious apple,被音译为“地厘蛇果”,后来就衍化出“蛇果”之名 图/wiki commons

甜甜的苹果只要经过简单的压榨、发酵就可以变成让人如痴如醉的酒精饮料。不管是甜的、酸的、大的、小的苹果都可以用来榨汁。然后装进发酵桶,半个月后就成了含酒精的饮料,只要经过蒸馏或者放在-30℃的环境下脱水,就能制成高度数的苹果酒。直到20世纪初的禁酒令时期,苹果才被用来吃。据说,苹果供应商们创造出了“一天一苹果,医生绕着走”的著名广告语,就是为了挽救因为苹果酒被禁而受到沉重打击的苹果市场。其实仔细分析,除了甜的滋味和爽脆口感,苹果在营养成分上并不比其他水果出色。

也难怪,人类对于甘甜滋味有着无法克制的冲动,苹果只要有这个味道就足够了。所以,所有的栽培苹果都在往这个方向靠拢,当然在工业化生产时代,形象也最好如麦当劳的汉堡一样统一,所以,山姆大叔也培养出了通体散发出妖艳红色的“蛇果”。

今天能吃到如此美味的苹果,还要感谢100年前辛勤收集苹果种子的那位美国大叔——苹果佬约翰尼(约翰•查普曼)。19世纪初他在俄亥俄州中部的丘陵地带搞定了几块土地,从此开始了他的苹果收集工程。收集的过程很简单,就是从那些果汁工厂的废渣中把种子刨出来,然后送到自家的果园里面进行栽种培育。据说,他刨出的苹果种子装满了几艘货船。于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约翰已经把自己的果园塞得满满当当。而这些苹果个体就成了美国苹果界的老祖宗。不过,这些果园里的苹果树只是个头、味道、香气都不同的混杂群体。

富士苹果,世界上最著名的苹果品种之一。 图/wiki commons

突然想起,外婆家院子里就能摘到的黄澄澄的黄香蕉苹果,姑姑家果园里那些只能长到拳头大小的国光苹果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除了超市昂贵的蛇果,市场到处都是富士苹果的脆甜,却少了香蕉苹果的香和国光苹果那种特别的酸。据说,分布在我国新疆的野生苹果有着特别的香味,而这些在栽培品种里越来越罕见了。不禁有些担心,未来的苹果,会不会也变成栽培荔枝那样越来越缺乏个性的“糖球”呢?

事实上,苹果是善变的植物种类,全世界的苹果品种超过1000个。如果任由这个水果种族自生自灭的发展的话,你永远都找不到两棵相同的苹果树。因为苹果执行着严格的繁育法规——自交不亲和,也就是说,苹果种子总是两棵苹果树的爱情结晶,虽然一朵苹果花上同时准备好了精子和卵子。纷繁的交流和组合注定了野生苹果林是一个结着不同大小、口味果实的混乱集合体,这就好像在人类世界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双胞胎除外,当然,植物中也罕有双胞胎出现)。所以,我们有了各种不同口味的苹果,从脆甜的富士苹果到绵软的香蕉苹果。不过,这样的特性还是带来了不少麻烦——如果我们用苹果种子来建设我们的果园,那结果就如同买彩票,你永远不知道种下的那粒种子为你提供的果子是甜如蜜糖,还是酸掉大牙。

大部分水果在生产实践中都采取嫁接的方法,苹果能成为规模化的产物,也得益于此。 图

还好,苹果树为我们的餐桌预留一个出口——它们的枝桠并不介意在其他同类的枝干上生长。结果就是我们能在嫁接上去的枝桠上得到口味如一的苹果。事实上,这种把一种带芽枝条插入另一种带根的枝条的特性,才让苹果成为规模化的作物,而不是在房前屋后栽上两棵赏赏花,偶尔尝个果子的园林植物。而苹果也更容易在不同的地方安家落户,把好吃苹果的芽“装”在那些土著苹果树植物的枝干上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发现口味上佳的苹果品种,并且得到它们的芽,那在各地建设同一品牌的苹果园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可以想象,如今吃到的“富士”、“糖心苹果”也都是来自于一棵树的枝桠,至少从技术的层面可以这样说。这样的结果就是,苹果也变得越来越像是一个工业产品,除了越来越甜,也慢慢被磨掉了个性。

最初,从蔷薇科大家族里分离出来,绝对是苹果相当有个性的选择,而如今的特立独行的苹果形象一不小心就要被人类抹平了。也许有一天,我们厌倦了现在的口味,重新用种子开始种苹果树,会让苹果树的个性再次展现。

一个AI

“AI一看就没人陪着过节才来寒碜我们!”

不,我就是想强行科普而已。

物种日历

ID:GuokrPac

果壳·城市物种日历

每天一个物种

带你重新发现你的城市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紫菜和海苔有什么区别?

扫码关注所长,回复他【紫菜】

解你多年疑惑的时候到了!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平安果,平安果图片,平安果的寓意和象征,平安果图片大全大图”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