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热缩套多少钱】部分电工掌握的技能,简单又复杂,日收入能达到3千到5千

做电工行业不来钱?做电缆头子一个线头子都能收费100-800元,你知道吗?

作为供配电及维修电工的日常技能,你了解吗?

有的电工就会不屑一顾,这天天做的,还不简单?还能有这高收入?技术含量也不高!

那是没了解做电缆压接头的工艺做法。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做低压电缆头子都能拿到100-800元一个的工艺做法。

声明:本文工艺只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铜鼻子制作安装。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施工材料准备

1.配套的电缆终端头套(俗称五指套)、热缩塑料套管、接线铜线耳,镀锌螺丝(套)、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小扎带等材料。作业前需核对材料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产品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

2.热缩塑料带常见的分黄、绿、红、黑四色,地线黄绿双色热缩塑料套管需提前寻找购买及定制;

3.配套的螺丝及镀锌件应无生锈,外观良好,螺丝拧动顺滑。

二、主要工器具

1.制作和安装机具:电动/液压压线钳、角磨机、扳手、手电钻、吹风机/喷灯、美工刀及常用的老虎钳,螺丝刀,水性记号,电工胶布笔等;

2.测试器具:卷尺、1000V摇表、万用表,验电笔等。

三、施工条件

  • 电气机柜安装固定完毕,室内通风,墙地面干燥;
  • 电缆井内,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现场核对无误;
  • 电缆在桥架及支架上安装固定完毕;
  • 照明明亮,可操作空间宽敞足够。

四、工艺施工流程

1.测试电缆各相线绝缘阻值

用1000V摇表,对电缆各芯线,芯线对外皮进行测试绝缘,绝缘电阻阻值应在10M欧姆以上;

电缆线测试绝缘完毕后,应将芯线对地放电。.

2.剥电缆外皮及去除内防护

比划好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长度,量好电缆并用记号笔做好标记。用角磨机切掉多余的电缆,按照五指套的长度及要求,用美工刀剥除外护套及除去内防护。五指套规格尺寸对应参考五指套袋内说明书。

(一般去除40-60公分外皮,美工刀刀尖离刀把距离伸出1公分以内。)

3.包缠电缆

剥除电缆外皮及内防护后,电缆皮及内芯线处用黑色胶布缠绕一番。作用1.好套五指套,2.五指套热熔时交接位置太厚容易产生空隙,胶布缠绕做填充。

4.套五指套及热缩套

  • 将五指套头套下部按线径对应的孔洞顺势套入电缆。*一定得将五指套套到位,套严实*;
  • 用热风机或者喷灯对五指套热熔;
  • 五指套热缩冷却后套入黄、绿、红、黑四色及绿黄双色热缩套;

5.压铜线耳

  • 将热缩套下端套入五指套底部,上端将铜线耳长度与芯线线头对比后,做好标记,用美工刀去除多余的热缩套及芯线外皮;(芯线外皮去除部分比铜线耳长度少0.5cm,此时主缆可以捆扎固定,芯线可以整形到合适连接设备的长度,地线多余长度可以切除。)
  • 将铜线耳套入芯线去除线皮部位;(不可剪掉多余芯线,可用小扎带对线头处捆扎。)
  • 套入铜线耳后,线耳与线皮处无裸漏,用螺丝刀穿入线耳孔洞,将线耳方向调统一;
  • 用液压压线钳子压紧铜线耳,压接应在两道以上,压接第一道时,将芯线及线耳顶紧;
  • 线耳压接完毕后,将线耳压出来的铜边子用角磨机打磨圆润。
  • 完成这一步,应检测电缆终端头是否固定牢固,芯线与铜线耳是否压接到位。

未压接到位:1.重新压接;

2.线耳损坏情况,顺着线方向,将线耳两边切竖向口,用一字螺丝刀扩大线耳切口,脱落后按照步骤5的第二个动作继续。直至压接完好稳固。

6.热熔热缩套

  • 将对应套入的热缩塑料套拉至线耳扁平位置下端;
  • 将刚好上下连接好的热缩套热熔;
  • 如果有未搭接好好的热缩套,用对应颜色的胶布缠绕圆润。

7.线耳连接设备

  • 将作好铜线耳的电缆,芯线分开,对应黄、绿、红、蓝、地线用螺丝将电缆接线端子紧固至设备上;
  • 螺丝杆应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螺丝母在外面,丝杆端在设备里面侧;
  • 要求:铜线鼻子与设备上通过螺栓连接紧密,相序正确,除线耳与设备接触面外无裸漏绝缘面。
  • 通过上面七个步骤,电工安装铜鼻子的作业就完成了。

收尾工作还得完成:线缆的相序标示得完善,线缆的标牌的需挂置,现场的电缆线头卫生需清洁。

做完线缆压接,现场得工完场清。

当然这只是供配电安装的其中一小步工作,但你如果学会了,并考取《电缆附件安装资质证书》,承接电缆线头安装均价100元一芯起步。而一个熟练的电缆安装工,每天至少6组电缆头子制作,承接制作的话,日收入3000元以上很常见。

@阳光汗水认为维修电工的技能没有所谓好坏,熟练了每样都能创造收益。

谨以此文献给坚持电工行业多年的各位同行!一同进步,互勉之!

大家好!我是阳光汗水,每日分享科技类技术及副业创收经验分享!欢迎关注讨论!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