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后一程,谁来给自己打扮?在柳州市殡仪馆,程序通常是这样的,在家属决定举办遗体告别仪式的当天早上,遗容整理师会把遗体从冷藏柜中抬出来,整理遗容并化妆,之后将遗体送到追悼仪式现场。仪式结束后,遗体会由火化组人员推进焚化炉,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再将骨灰交到家属手上。
90后姑娘张艳秋,就是该殡仪馆一名遗容整理师。从业7年以来,她给超万名逝者化过妆,让他们体体面面与这个世界道别。近日,张艳秋获得广西“三八红旗手”称号。
张艳秋在整理遗体。
工作七年,为万余逝者化妆
2012年从长沙民政技术学校殡仪相关专业毕业后,东北姑娘张艳秋进入柳州殡仪馆,开始担任遗容整理师的工作。张艳秋也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姑娘,选择了一份在大众眼里有些特殊的工作。张艳秋说,在上大学前,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遗容整理师。当时填报志愿时,因为家里有亲戚也是从事类似的工作,她的内心也不反感,在妈妈的建议下,就选择了相关专业,毕业后作为人才直接从学校被引进柳州殡仪馆工作。
张艳秋说,虽然是妈妈帮选的专业,但是自己也很认可这份工作。工作后,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油彩化妆的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遗体妆容在告别仪式时出现泪痕的难题。
在工作的时候,张艳秋的双手就像有“魔法”,她可以花上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慢慢地为那些因交通事故等造成创伤的逝者,进行缝合、填充,让他们的遗容尽量和生前接近,离开时显得安详宁静。“让逝者体体面面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是我们的追求。”张艳秋如是说。
现在,张艳秋每天少则为十多位逝者化妆,多的时候有50多位。7年下来,她已经为超过万具遗体化过妆。
常被误解,但从没想过改行
除了有技术要求,遗容整理师还是一份考验意志力的工作。张艳秋和她的同事们,一年四季都要在防腐药水味的包围下工作。夏天,每当靠近遗体化妆时,异味会扑面而来;冬天,他们则要用冷水帮逝者清洁遗体,因为用热水会造成遗体表皮脱落。
工作环境并不是最大的考验,“误解”才是最伤人的。张艳秋说,有时候她在街上打车,司机一听目的地,经常会拒载;去参加一些聚会,部分人一听说她的职业,对她唯恐避之不及……虽然如此,张艳秋并没有想过改行,毕竟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她的工作,这个工作给了她成就和满足。
几年前,张艳秋曾经给一位80多岁正常死亡的阿婆整理仪容,阿婆60多岁的女儿从南宁赶到柳州,独自一人操持母亲的丧事,特别辛苦。当张艳秋的工作结束之后,阿婆的女儿仔细端详了母亲的遗容,虽然脸上挂满悲伤,但她还是向张艳秋表达了谢意,并特意给了张艳秋一个拥抱。
这是张艳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逝者家属拥抱,对她而言,这是一份温暖又珍贵的礼物。现在,每当她在工作中遇到逝者家属或是其他人的不理解时,想到这名阿姨给她的拥抱,她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见惯生死,更加珍惜自己和亲人
张艳秋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每天都盼着没有遗体送过来,自己可以轻松下班。但是工作了7年之后,她逐渐认识到,每天都有新生命降临,也会有人离开,而自己的工作,是每天要和逝者打交道。
张艳秋的“服务对象”,有老人也有小孩,也有自己的同龄人。见惯了生死,也让张艳秋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不能在身边尽孝,她就经常和远在北方的父母视频,关心他们的身体。
张艳秋告诉记者,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自己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每一天都好好活着,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李艺 文/图
编辑丨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