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逝,岁月如梭!
参加19年高考的孩子们,醒一醒!假期结束了!你们是不是到了该考虑下人生的下一步的时候了?
例如...报志愿?!
对于终于迎来了高考分数以及大学分数线,却不知所措的孩子们来说,报志愿这事儿,简直太TM的难了!除了要分985、211、一本、二本、三本,还要分热门专业、非热门专业...巴拉巴拉...
我天,给孩子一条活路吧!
虽然难,但是这大学也不能不报啊!毕竟你的下半生到底是光芒万丈还是惨淡收场,全看大学报的如何了;毕竟上大学不同于结婚,结婚了还有机会离婚,上错大学了那就...real 尴尬了...
今天想来和大家聊一聊选大学这件事;当然,我们不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所以今天要讲的话题,比较新,和“大学城”相关,想和大家聊一下大学城从建立之初,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甚至是不是还干扰了城市房价的。
01
大学城来了
随着时代的变了,大学的形式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原先单枪匹马矗立在市中心或者城市某个角落的零散又孤独的大学逐渐被“大学城”代替;
从2000年廊坊东方大学城的建立开始,大学城逐渐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昆明、南京、厦门、陕西、兰州等城市国内蔓延开来;
说起大学城在国内的发展,不得不说上海。
早在20世纪初叶,上海宝山吴淞镇与炮台湾地区一带,就已经有了大学城的雏形;
后来,在宝山的”教育园区“毁于战火之后,上海又追随廊坊建立起来了松江、闵行、杨浦、奉贤以及临港6个大学城。
其中,作为我国首个多所大学抱团组成的高校园区,松江大学城是上海最出名的大学城之一;
在筹建大学城之前,松江新城区本来只是大片的低洼农田;后来2001年被规划为大学城后,这里逐渐盖起了教学楼,有了松江三线,松江四线等4条公交线路;
最初就读的学生,也都靠着这四条公交线路,往返于松江和市区之间。
02
学生来了
虽然在2005年才基本全部完成建设,但是松江大学城早在2003年就开始营业了!
但是松江大学城距离市区有30KM,地广人稀,没啥事儿的一般很少会想到要去松江转一转...后来是随着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到来,松江大学城才逐渐有了人气;这些人气,为松江大学城的原住民,带来了赚钱的机会。
要说松江大学城最初的发展,那一定离不开一个字,就是“吃”,民以食为天,而松江大学城的最初,就是靠着学生吃起来的;也是因为学生对于餐饮的需求,让松江大学城周边,有了第一批餐饮行业;
根据艾媒咨询给出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城的消费中,餐饮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49.6%。
现在如果你去松江大学城,你会看到一条贯穿大学城东西2.5公里长的“文汇路”,这里聚集了各种餐饮店,让大学城里的孩子和老师们,可以在周边吃到本帮菜、川菜、粤菜、火锅等等等等...可谓是松江美食一条街。
图片来自微信【松江青年】
其次,就是住。
送学生的家长、教职工的朋友、学生的朋友...只要没宿舍的,来到松江大学城,第一个涉及的,肯定是住;
而且随着入驻的大学逐渐增加,大学城里的人流逐渐多起来了,很多大的酒店品牌也在松江看到了商机,比如希尔顿、凯悦、万达、富悦等酒店都扎堆来了松江大学城,平时想要去大学城里探亲访友抑或走一走的,都再也不用担心必须要当天来回这件事了。
在吃喝住行都基本落定以后,围绕着松江大学城形成的固定消费群体、以及因为大学城而增加的人口规模,逐渐把原本空荡荡的大学城填满了,松江也变成了一个人人津津乐道的充满学术气息的地方。
03
生活圈来了
要说大学城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我想离市区远,就一定是要列在最前面的;松江大学城也不例外;
粗略百度了一下,如果从松江大学城到静安寺,在打车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多小时...
但是不用担心,既然都有了大学城和那么多师生,那么大家对于商圈、生活配套、对于购物的渴望,各大地产商都总会考虑到的;
- 拿上海松江大学城来说:
地铁、商场、医院、营业厅,虽然数量上都少了一点,但是齐全就好。
此外北京沙河高教园、广东广州大学城、四川温江大学城、陕西长安大学城各个都是周围轨交商业配套一应俱全,其中陕西长安大学城有19条公交+地铁线...厉害了...不愧是古都!
由此,我们注意到,不论在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为了便于大学城里的学生、教职工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医疗需求,围绕大学城形成的生活圈基本都有优质、完善的交通、医疗、商业配套,而且便利程度完全不输给任何社区;
所以大学城好不好,完全不在于它离市中心近不近,而只在于它的生活圈,是否完善。
04
科教才能兴国
不知道考生和家长会不会和我有一个一样的疑惑,就是:在分数达到三四线城市985、211的情况下,那么我到底是选择一二线城市的一本好,还是坚持去三四线城市的985、211更好呢?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选城市的优势,一定会大于选学校;因为一二线城市在科教资源的配置上,永远占有优势;而且,高新企业也更倾向于入驻一二线城市的大学城,而非三四线城市。
先来看一张全国985、211高校分布图:
根据克尔瑞的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全国共有近30各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各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求,从18到19,从未停止!
读书,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成为人才,从而贡献社会;大学城,就是每个城市里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基地。
未来城市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麦可思日前发布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各大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前四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个城市更能留住人才呢?我想是因为这几个城市有更优质的科教资源以及高新企业资源:
- 北京
2所985,3所211都在沙河高教园;
著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昌平园也在沙河高教园,园区在医药、医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上都居国家前列,非常厉害!
- 上海
杨浦大学城有3所985;
杨浦大学城附近的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主要的科技人才来源地:
松江大学城有2所211;
- 广州
广州大学城里有3所211;
两个产业基地;
除此之外,屡次出台政策加码抢人的西安,在资源上,也不容小嘘。
- 陕西:
长安大学城也汇集了1所985和3所211;
以及2个产业基地:
05
大学城干扰了房价
根据艾媒咨询给出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一个大学城,平均可覆盖的人群达到20.4万,这其中,至少有一般甚至2/3,是大学城里的在读大学生或者教职工”。
在吃喝玩乐、生活圈、商圈、甚至下一代的教育资源都配备好了的情况下,且不说有多少人会留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活、繁衍后代...但凡有人想留下,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这些人,都需要一个地方住;因此,房子成了这些人的刚需。
此处,还是看回我们最初说到的低洼农田——松江大学城。
在规划大学城之前,也就是2000年前,其实上海的房子还是不贵的,更别说松江了!当时大学城原址上的地价低的可怜,大概只要25万/亩(一亩地≈666.7㎡),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00万,你当时可能就是松江地王了。
2001年规划,2002年建造到2005年建成后,松江大学城的地价,呈现翻倍式增长(注意,当时全上海的房价,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翻倍增长);大学城建成后,周边的商业用地几乎翻了一倍,达到50万/亩;
而当时大学城周边的住房房价,也几乎翻了一番,从最初的1700/㎡上涨到2900/㎡!
这样的景象,在03-05年的上海,是不曾有过的。
当然,现在松江的新盘已经很少了,从能查询到的二手房房价来看,松江大学城也飙升到了3.8万/㎡,比之最初,几乎翻了22.4倍!
虽然现在经历过楼市大涨大跌之后再建立起来的大学城,已经很少再出现20年前松江大学城这样原本低价建好就翻一番的情况出现;但是大学城对于城市的房价干扰力,却没有减弱;
随着大学城周边的企业、科技、商业、人文、交通、以及学区配套规模的加剧,大学城周边的楼盘,是值得观望的。
当然,现在是大学城干扰房价,以后,就是人才撬动城市发展带动房价了
最后预祝大家高考都有个好成绩,未来都能去想去的大学,在向往的城市过最肆意的生活!
PS:部分数据 & 图表来自艾媒咨询发布的《大学城商圈发展深度洞察与分析报告》
部分房价涨势图、房价地图来自安居客
部分内容摘取自《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建设对周边地区开发的促进作用》
以上为正文,来自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