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正在公示,提出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福州都市圈为目标,全面推进东南沿海生态文明高地、海丝国际门户和创新开放新高地建设,构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全域空间新格局。草案公示截止时间为9月18日,详情可登录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查看。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市域规划范围
2万平方公里
草案提出构建“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主”为福州中心城区,“一副”为福清市区,“双轴”为沿江发展轴、滨海发展轴,“两翼”为北部罗源湾地区、南部江阴湾和福清湾地区,“一区”为西部山地生态涵养区。
市域规划范围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鼓楼、台江、晋安、仓山、马尾、长乐等城市核心区(晋安不含北部宦溪镇、寿山乡和日溪乡3个乡镇),闽侯县荆溪镇、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以及连江县琯头镇等城市外围组团,总面积2207平方公里。
规划总体目标是,2025年,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2035年,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迈向国际化,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2050年,全面建成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城市。
中心城区构建
“两核两心七组团”
草案提出,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8%。
市域中心城市为福州中心城区,市域副中心城市为福清市区,县域中心城市为连江、罗源、闽侯、闽清、永泰等县城区。
中心城区构建“一环两带、两核两心七组团”的空间结构。“一环”为环城山体公园带,“两带”为闽江城市活力景观带、乌龙江生态景观带,“两核”为福州主城核心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两心”为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七组团”为荆溪、旗山、青口、吴航玉田、闽江口、空港、松下。
鼓台老城区严格限制
新增住宅用地规模
草案提出,鼓台老城区严格限制新增住宅用地规模,引导人口向外疏解;建设完整居住社区,以居民步行5分钟至10分钟到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构建0.5万至1.2万人口规模的完整居住社区。
在各街道、乡镇按照15分钟生活圈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在各城市社区、村庄按照5分钟至10分钟生活圈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5分钟服务圈;构建“市级—区县级—街镇级—社区级”社会福利设施。
打造东南科学城
四片区纳入联动区
草案提出,北翼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冶金建材、散货物流、轻工食品等产业,打造丝路海港城(罗源湾港城)、现代物流城。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电、 生物医药、互联网、化纤纺织等产业,打造沿乌龙江高新技术制造带和生态型科创走廊。南翼环江阴湾临港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显示、轻工食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临港制造等产业,打造丝路海港城(江阴湾港城)。
打造中国东南科学城,推动上街、大学城、高新区打造中国东南科学城核心区,将滨海新城大数据产业园、经济开发区、软件园、南通等纳入科学城联动区。
建设“海丝”
国际门户枢纽
草案提出,建设“海丝”国际门户枢纽,以长乐国际机场和福州港为依托,提升国内国际交通服务能力。
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际航空城,构建“机场+高铁/城际铁路”复合客运枢纽。
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建设,打造海港国际品牌;重点建设江阴、罗源湾“一集一散”两大港区,特色化发展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
铁路1-2-3出行交通圈:1小时通达海西城镇群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省域全部地市及外省周边地级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周边城镇群核心城市。
公路1.5-4-10出行交通圈:1.5小时通达市域全部县市,4小时通达省域和海西城镇群核心城市,10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周边城镇群核心城市。
全球1-2-3物流圈:1天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天通达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3天通达全球核心城市。
构建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模式、多层级公共交通体系;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城市快速路有机衔接,形成“两环三纵五横”的快速干路网络;构建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记者 何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