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淄博装修贷款】淄博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鲁网9月28日讯(记者 韦学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咬定目标、尽锐出战,经过5年的持续攻坚,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稳定退出,8.6万户15.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淄博市资产收益扶贫的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刊播并在全国推广;“第一村医健康扶贫帮扶模式”荣获2018年度全国健康扶贫10大优秀案例;沂源县危房改造工作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2名扶贫干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4个集体和1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和个人,1个单位和2名同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淄博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坚决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淄博市委调整市扶贫开发领导机构,市委书记担任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全面加强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出台《淄博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开展各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市级领导同志联系指导区县和脱贫任务比较重的20个镇(街道),压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脱贫攻坚战一打响,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制定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编制了46个实施方案,形成了“1+46”脱贫攻坚政策体系。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市直有关部门编制了43个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部实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免补全覆盖政策,累计免补5.2万人次、1.5亿元,贫困家庭孩子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2017年以来,投入1.2亿元,为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2018年以来,投入1.04亿元,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额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免转诊、免收住院押金”“住院费自费部分减免10%”等政策,贫困人口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特困人群再救助“六重”保障,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费部分降至10%以内。2020年,在全省建立了首个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齐惠保”,贫困人口每年只需缴纳10元。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逐一鉴定,通过危房改造、子女赡养、周转房安置等方式,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计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2.52亿元,实施危房改造2.16万户。投入3.49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贫困村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全部达标。严格落实养老保险特惠政策,累计为11.74万人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代缴居民养老保险2633.64万元;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整合“慈心一日捐”和社会捐赠资金,为60岁以上贫困人口发放孝善奖补资金。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有4.2万人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实现了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建立持续支出型困难家庭兜底机制,每月投入300余万元,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为1.5万余名失能人员提供助洁、助浴、助餐等护理服务,让他们生活的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引导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实现脱贫。各级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2亿元,实施特色“种养加”、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产业项目786个,已累计收益1.5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6.43万人次。积极推进就业扶贫,通过建立“小微扶贫站点”、设立扶贫专岗、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等硬核措施,每年有1.9万名以上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就业。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认定省级重点消费扶贫产品44个,销售扶贫产品1.25亿元。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效果明显的扶贫示范园和扶贫龙头企业,分别奖补20万元、5万元,激发市场主体带富能力;以镇、村为主体,建设积分爱心超市61个,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发展产业或务工增收的贫困户、自营增收的村集体、小微扶贫站点和带富主体给予奖励,调动贫困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3.4万名区县、镇办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1887名市直部门干部对重点贫困户叠加帮扶,实现了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通过开展精准帮扶,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内生发展动力充分激发,主动脱贫、自我脱贫的意识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086元,较2016年增长62.6%。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聚焦贫困程度较深的南部山区、太河库区和黄河滩区,确定20个扶贫工作重点镇,市财政每镇每年预算500万元,统筹用于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等,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调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各行业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公路、客车、宽带、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健身广场、卫生室服务、4G网络信号实现了全覆盖,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保障率达到100%,贫困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突出抓党建促脱贫,市县两级累计选派“第一书记”2766人、驻村工作队员1422名,为驻村发展项目1059个,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组织开展“千企帮千村”“金晖助老”“巾帼脱贫”“庭院爱心小路”等行业社会扶贫活动,累计筹集款物2.4亿元,建立扶贫基金39个,惠及贫困群众16万人次。投资6.67亿元,实施高青县3个镇17个村的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新建3处外迁安置社区,共计55栋1848套楼房,高标准完成迁建任务。积极推进淄博滨州扶贫协作,累计投入8400万元,实施协作项目152个,辐射带动6万余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6500余个;扎实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援助石柱县资金6521.3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6个。

扶贫改革趟出了新路径新模式。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引导各类资源、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折股量化,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群众变股东,促进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探索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与融合,整合形成21类40项政策体系,将镇级扶贫、民政部门合并,推动临淄区贫困识别、兜底保障“一门办理”。探索派驻“第一村医”制度,选派“第一村医”6批615名优秀年轻医生,到贫困村担任“第一村医”,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优良的医疗服务送到贫困群众身边,“流动的医院、行走的医生”让贫困群众身边有名医、小病不出村,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小病久拖”“怕看病”等问题。探索推广商业防贫模式,为4.4万名低收入群体群众购买了防贫保险。探索实施薄弱村提升工程,聚焦基础设施、村居环境、村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等短板不足,以“项目化”方式提升30个薄弱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村级治理能力。

淄博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三级调研员于波同志表示,2021年,全市残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为保持5年过渡期内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重点抓好6项政策落实:一是开展残疾人证“跨省通办”,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简化办证流程,配合卫健部门做好残疾人评残鉴定工作,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新办证和到期换证人数共计15273个,实现了残疾人证应办尽办。二是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进一步规范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和标准,对全市符合条件的1868名0-17周岁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三是抓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制定了改造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时间安排和资金保障,完成了需求改造户评估确认,切实推动解决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基本生活问题。四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配合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定期向民政、人社、医保等有关部门推送残疾人证信息,实现部门间数据动态共享。五是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在全市试点建设20处集残疾人社区康复、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如康家园”,就近为残疾人提供所需的服务,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已建成15处,正在建设5处,依托“如康家园”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154人,日间照料服务219人,康复服务216人,培训服务、知识宣传、文化娱乐等299人。六是配合落实有关政策。配合民政、人社、医保等有关部门重点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重度残疾人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重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府代缴等政策,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王贻志同志表示,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2017年全面启动,淄博市工作主要在高青县,共涉及常家、木李、黑里寨3个镇17个村1443户5275人,全部以外迁方式进行安置,分别在3镇规划建设3处安置社区,共建设住宅楼55栋1848套,总占地面积324亩,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安置13个村1109户3985人;二期工程安置4个村334户1290人。工程概算总投资6.67亿元,其中,一期工程5.17亿元,二期工程1.5亿元。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底全部搬迁入住;二期工程目前已分房到户,正在陆续装修入住,计划今年10月份搬迁入住。

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城同志介绍到,脱贫攻坚以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过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稳步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扛牢压实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策精神,更加重视自然新增和受灾突增危房问题,持续保障每一户、每一个脱贫群众的住房安全,同步扎实做好介于贫困人口边缘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持续巩固淄博市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成果。

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阚金菊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以来承担着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网底,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更好地保障农村群众享受到医疗健康服务,2017年,淄博市在全国首创“第一村医”健康扶贫帮扶模式,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6批615名“第一村医”派驻和覆盖1850个村,服务贫困人口10.5万余人,组织知识宣讲4.05万次,义诊21.57万人次,门诊接诊21.97万人次,转诊患者8718人次,为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20年10月,为持续强基层、补短板,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第一村医”工作进行优化升级,全面启动实施“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工作,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帮扶长效机制,并将其纳入“十四五”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内容,到2025年全市城市名医专家、优秀医师下基层服务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累计为基层培训培养1000名以上卫生技术骨干,基层医疗机构均建有2-3个过硬的特色专科,基层医疗机构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积极推行“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巡诊模式,通过定点诊疗、医生巡诊、上门服务等,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医取药、医保报销、专家预约等服务,有效填补了卫生室空白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短板,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淄博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孟庆木同志介绍到,自实施医保扶贫以来,淄博市贫困人口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参保人群全覆盖,待遇享受全覆盖,个人年度缴费财政补助标准由2016年的380元提高到580元,个人缴纳部分由政府全额代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60.2%提高到90.36%。“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完成。

住院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扶贫特惠险“五重保障”制度,基本医保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1.8万元降为5000元,最高报销比例达到了85%,并取消了最高支付限额;重点救助对象医疗救助比例不低于75%,封顶线不低于1.5万元。再经“医疗机构减免、扶贫特惠险”保障,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五重保障”后,对个人自付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给予再救助,按照70%的比例予以报销,年度累计救助限额2万元。同时建立了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淄博齐惠保”,可另外获得200万元的医疗保障。门诊保障方面,实现了医疗费用保障无缝隙全覆盖,门诊统筹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900元提高到1000元,按照50%比例予以报销;1000元以上至4200元以下部分按照55%比例予以报销;超过4200元以上部分,按照门诊慢性病和特惠保险政策报销。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保障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提高到60%。门诊慢特病病种由9种增加到24种,纳入大病保险和扶贫特惠险保障范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就医服务方面,住院就医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门诊就医患者实行即时联网报销,门诊慢特病患者实行“医保联系卡”制度,向贫困人口提供更贴心、更暖心、更顺心服务。

淄博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陈作磊同志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于3月19日,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淄发〔2021〕8号),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媒体朋友关注的扶贫政策问题,主要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淄发〔2021〕8号文件作了明确要求。一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攻坚期内出台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养老、产业、就业、金融、保险、兜底救助、残疾人帮扶等各项政策措施,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二是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压实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责任,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探索建立淄博防返贫致贫大数据监测管理平台,加强相关部门单位数据共享和对接,健全主动发现、镇村核实、部门监测、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社会帮扶机制。落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继续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作用,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发挥各级慈善总会及其他社会组织作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是做好高青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扶持工作。聚焦高青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安置区,完善后续扶持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就业需要、搬迁复垦、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持续推进迁建社区、就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三区共建”,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来源: 鲁网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