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相对密度】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今年,我国将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也要深刻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贫困从此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之后,相对贫困问题仍长期存在。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具有隐蔽性的相对贫困。不同于由物质财富匮乏造成的绝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则是相对特定参照群体而言的,绝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生存问题,相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发展、共享的问题。

解决相对贫困是完成党的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好、发展好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相对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求减小贫富差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我们解决相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2018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8.4%,这意味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已达到国际上一般认为的富足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包括对分配公平正义的追求、对解决相对贫困的追求。

解决相对贫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一是尽快研究确定相对贫困的标准。相对贫困标准的研究和确立,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在标准制定上要体现城乡和区域差距,特别是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收入不平衡、有效供给不充分的问题,要更客观地反映城乡间、不同区域间的相对贫困问题。如一线城市的相对贫困标准要高于三四线城市的相对贫困标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相对贫困标准要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标准。在确定相对贫困标准的同时,还要根据贫困区域的实际分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向相对贫困地区倾斜,并进一步明晰政策职能,对因丧失劳动能力而失去收入来源的群体,采用低保兜底的方式进行扶助,对脆弱贫困群体,建立健全防贫机制,结合精准扶贫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

二是深化相关制度改革,针对相对贫困人群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相对贫困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关。有些人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但如果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那么与高收入的人相比,这些人仍处于相对贫困之中。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将收入低于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某个比率的人视为相对贫困人口。例如,世界银行将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三分之一的人视为相对贫困人口。如果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就会产生相对贫困,因此我们要深化相关制度改革。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原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在我国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获得的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好发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的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为解决相对贫困夯实基础。

三是激发相对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相对贫困群众既是外在扶贫的对象,也是摆脱相对贫困的主体。在摆脱相对贫困中,要着力激发相对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其通过自己的奋斗摆脱相对贫困。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调动其摆脱相对贫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强化教育和培训,使相对贫困群众具有发展生产、发展经营进而增加收益、摆脱相对贫困的技能和本领;再次,要完善创业就业服务,更好地推动相对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同时提高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意识;最后,要多采用开发式帮扶,引导相对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相对贫困。

四是持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先支持退出村和脱贫人口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坚持科学规划,尊重乡村建设基本规律,尚未制定或确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地区要做好与现行脱贫攻坚战略规划的对接;一体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与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并依据村庄实际做好规划,乡村振兴专项规划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把推进乡村振兴与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作为重点,将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合力;参照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与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与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现有扶贫政策的梳理,对于既涉及脱贫攻坚又涉及乡村振兴的政策优惠,要尽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可持续性,推动两项工作在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效衔接、融合发展,接续推动群众生活改善。

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层层压实责任,把相对贫困问题解决好,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经济日报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