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环境装饰】第三章 民间装饰环境中的艺术

第一节多姿多彩的木版年画

一、木版年画的历史源流

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出现于汉代。木版年画在宋代叫做“纸画”,至明代时叫做“画帖”,清代时被叫做“画贴”。被定名为“年画”,则始于清代。由于不同的语言习俗所制约,木版年画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叫法,北京叫“画片”“卫抹子”,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等。

由早期镇宅辟邪的“门神”发展演变为具有多种吉祥含义的“门画”,使此类题材的年画亦成为中国年画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各种不同类型题材的年画亦由此衍生,并随之在民间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贴年画的风俗习惯。长期以来,每逢春节,无论是皇公贵族王府,还是庶民百姓家,几乎都要贴年画。(图3-1)

从汉代开始,人们于新旧更替之时,除庆祝丰收的活动外,又增添了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方面的内容,使年节风俗成为系列的民俗活动。年节的习俗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先是画鸡于户,画虎于门;而后又出现了神茶、郁垒之类的门神形象。唐代以钟馗为题材作门神画,新年时以钟馗画来赏赐群臣是唐时的惯例,宋代亦曾有类似做法。唐宋以后,门神的主体形象又逐渐演变成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俗称武门神。明清时期,人们对门神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门神画在样式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童子、美人、文官等的形象,门神也逐渐变为“门画”了。

近代以来,陆续发现的南宋时期木版画《四美图》《义勇武安王位》和《东方朔盗桃》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中,《四美图》和《义勇武安王位》是在甘肃黑城子(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古塔中发现的,两图均为长方形立幅。《四美图》所描绘的是人们所熟悉的四个古代美人: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人物造型丰润,线条流畅飘逸,背景为玉石栏杆。牡丹怪石,边框饰有回纹,上额图案为鸾凤穿花纹,下沿纹样为蔓草铺底,整个画面给人以华丽优美之感,其刻印水准非常高超。图上有“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字样,其下有竖行小字“平阳姬家雕印”,说明是山西临汾的作品。《义勇武安王位》是关羽的神像,关羽,字云长,为三国时蜀汉大将,以忠、勇、义名昭天下,宋时被追封为“义勇武安王”,后又加号为“崇宁至道真君”。画中关羽头戴软巾,身着锦袍袖服,脚蹬云头高靴,侧身握拳而坐,前侧有一武士执令旗,一武士捧印,后有三武士擎刀扶旗侍立,旗上书“关”字,衬以苍松云朵,画面气氛庄严。画面边框饰回纹,上部有“义勇武安王位”楷书题字,另有贴边小字“平水徐家印”,说明也是山西临汾的作品。《东方朔盗桃》是1973年在西安发现的,画幅较大,是用浓墨、淡墨、浅绿等色套印于淡黄细麻纸上。画中的东方朔回首带笑,头戴罩巾,身着大领宽袖袍,腰挂葫芦,双手握一折枝仙桃搭在肩上向前疾行。画面上有“吴道子笔”题字,盖一长方形“道子之印”章,是民间画工嫁名而为。这几幅木版画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具备了木版年画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实物了。元代传世的木版年画有《九九消寒之图》《财门之图》《八方朝贡》《骆驼进宝》《进宝图》等,其刻工与印刷均未超出此前。

明代的木版雕刻印刷已相当普及,官方大量印制卷帙浩繁的图书,文人则刻印文集画册,同时民间也镌刻各种图文杂志,各种刻有插图的方志、历史、医书等日常用书,以及劝善止恶、宣扬因果报应的书籍也开始风行社会。各类书籍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刻工精致,成为吸引读者的有力手段。这些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表现了人民对善与恶的看法。清代是民间木版年画繁荣发展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有新意的年画,如《庄稼忙忙《百子图》《莲生贵子图》等。画店还根据群众的需求,推出了一批以神话传说、历史话本和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年画,有《昭君和番》《鸿门宴》《薛仁贵摆龙门阵》《二十八宿闹昆阳)等。这些年画多为彩色套印,采用晕柒、渲彩手法,使画面呈现出雅致柔和的色调。

清代中期以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来犯,国内农民起义迭起,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民间年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除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及四川绵竹、河南开封、河南武强等地的画店能够勉强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外,其他地区的画店、画坊只能以小规模的生产来糊口。随着社会购买力的减弱,全开的年画品类逐渐减少,而一纸二裁、四裁甚至八裁的品种和数量却增加了许多。为了加强竞争力,各地画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不断地推出新样,增加花色品种以吸引顾客。现代印刷技术的传入,使此间年画受到很大冲击,石印年画、月份版年画的迅速流行,对民间年画的生产、销售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在广大农村,民间年画依然受到群众的欢迎。

二、木版年画的样式

在木版年画中,不同的题材用不同的样式进行表现以适应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环境装饰要求,体现了民间年画的实用功能。木版年画的要样式规格有以下几种。

贡笺

贡笺又叫宫尖、宫间、贡尖,因用整张帘纸印制而得名,大小约140厘米×70厘米。另在山东称大横披,在四川又叫横推。可用来印制人物众多、场景繁复的画面。

中堂

中堂又叫板屏、立宫间,大小与贡笺相仿。画面为坚幅,有装裱成卷轴的。一般悬挂在堂屋中间,两旁配有楹联。(图3-2)

对屏

对屏以两幅画面相向的立宫间组成,内容有仕女、童子、花瓶及风景等。

门笺

门笺也称挂笺、挂钱、吊钱、欢乐图等。一般5幅为一组,尺幅不大,彩印,贴法与同名剪纸相同。(图3-3)

门神

门神又叫门画。贴于各处门上,有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图3-4)

门童

门童又称金童子。贴于房门上,以童子为主题的门画,约有百种之多。爬童子

爬童子

爬童子的画面为横幅,两幅为一对,内容为娃娃戏等。

神像

神像又叫案子。绘有各类神佛图像,大小规格均有。

瑞符

瑞符即指护符。幅面不大,画面多以吉祥文字、图案或八卦图构成。

喜画

喜画用于装饰纳彩、新婚、生子等场面的年画,内容多为相关之祈吉题材。

历画

历画又叫春牛图。上有节气表,以便于农事,下为灶王图等。节气表是活版嵌镶,每年可以更换。

屏条

屏条又叫条屏、扇屏,为古代屏风演变而来。通常以4条、6条、3条、12条为一组,多表现同一主题或连续故事。

三裁

三裁俗称三才。用一张粉帘纸载成三张,大小约为70厘米×48厘米,因画面纵横不同而称为竖三才、横三才(小横披)。

在某些地区,由于贴在炕头墙上之故,也被叫做炕头画。

抗围

炕围又叫炕围子。大小与横三裁相近,内容多为戏曲故事,一般以4幅为一组,画面四周有花边装饰。

三节鹰

三节鹰由对称的两条画组成,画面有三组人物故事,通常

在下面有一鹰抓狐精图案,故得名。多流传于山东地区。

画对子

画对子以双勾文字联句,字中填给八仙人物或水浒故事等。

月光

月光又叫圆光。多贴于窗户两边的墙上,因画面形如满月而得名,以两幅为一对。所绘内容多为吉庆题材。

窗旁

窗旁又叫立三裁。贴于富户两边墙上,以两幅为一对。

窗顶

窗顶又叫横条。贴于窗户上的横幅,画面多分为四格,画花卉、风景图案等。

窗花

窗花用透明度较好的纸彩印而成,可剪开贴于窗纸上。

毛方子

毛方子又叫炕窝子、婆婆眼。用棉料较重的纸印制,多贴于炕头墙上的小壁橱上沿作装饰用。(图3-5)

斗方

斗方形若方形者均是,大小不一,内容多含吉祥意义。一般贴于米囤、水缸、门头、钱柜等初。

鱼缸

鱼缸方形斜贴,内容多以鱼为题材,贴于水缸、面缸上,取连年有余之意。

桌围

桌围又称桌帏、桌裙。用绣花桌帝之替代物,彩印而成,内容以吉祥图案为多。

灯画

灯画也叫灯方。有竖灯方和横灯方两种,以四幅或六幅为一组,多绘戏曲故事,有的还印有谜语,供新年娱乐用。

西洋镜

西洋镜也称西湖景、洋片等。多以焦点透视的手法来表现时事新闻,也有画各地名胜古迹和园林风景的。

拂尘纸

拂尘纸的画面横比,贴于碗柜、橱格、被褥格及什物上,作挡尘和装饰用。

花纸

花纸又叫炮仗纸、顶棚纸。对开大小,上面多印有连续吉祥图案,民间多用作包装纸、壁纸或是鞭炮的外包皮,也可用来裱糊房顶。

轿车围子

轿车围子是指用作彩扎的花纸。

彩选

彩选格也叫升官图、选仙图、逍遥图、葫芦闷、凤凰棋、蹙里图等。娱乐用具,以八仙、八宝或官职等排列成圆形图案,掷骰子决定进退。

第二节朴拙可爱的民间绘画

一、民间绘画品类述略

中国绘画沿着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和民间绘画四条脉络进行发展,宗教绘画与民间绘画常常因观念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散存于我国各地的民间绘画,其品种、形式、作品数量与艺术价值,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与估计,是一批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民间绘画用途广、内容多,艺人们在创作时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可以得到和掌握的一切材料与技法来表现丰富的题材。因此,民间绘画的品种庞杂、分类模糊。不像现在画坛上那样,以材料或工具来划分画种,或是以技法、内容来界定范围。民间绘画的创作者和使用者,也并未十分刻意地去对它作严格的划分。

道教绘画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是广西、云南两省瑶族地区的“师公画”,湖南各地的盘王画、功德画,以及清代与民国年间的部分作品。“师公画”大多采用卷轴式装裱,画中人物有三清、八仙等道教诸神,也有取自儒家的二十四孝等内容。其中太上老君等几张神像的画法,与传统工笔人物十分相近。人物造型、勾线、染法都相当严谨,设色沉着,构图庄重,人物等级分明,可算是“师公画”中的标准神像。其他几幅构图饱满而灵动,线条活泼,用色明丽,富于生活气息,但两者都注重装饰效果,比较接近壁画。无论使用何种技法,“师公画”总是流露出瑶族人的温和、朴实,有时还带几分天真。

用于民间宗教祭祖活动的祭祀绘画,在湖南各地有不同称谓,在湘中一些地区习称“水陆道场画”;在洞庭南岸被称之为“功德画”;在沅陵县苗汉民族杂居地区称之为“道教风俗画”;在湘西苗族地区被称为“神图”或“傩画”;而在湘南瑶族群居的江华县,则被称之为“盘王图”。湖南民间祭祀绘画的主类是“神像”,“神像”中又分有道教神像、佛教神像、巫教神像和地方神像等。湘西、湘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祭祀神像画中,除了信奉道、佛、巫诸神外,对本民族、本地区宗教风俗中信奉的神明亦格外敬重。因此,在他们的祭祀神像画中也常常出现诸神混杂、相互交融的情形。

东巴绘画是滇西北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纸牌画、木牌画、幅画、卷轴画和以象形图画文字书写的东巴经文,它们分别用于祭扫、庆典、供奉、卜卦等场合。其中最小的不过10厘米~20厘米,最大并且内容也最丰富的是《神路图》,宽20厘米~30厘米,长10米~20米不等。其连环画般地描绘了天界、人间、地狱三界中生死轮回的过程,将空间的幻象与时间的流动结合起来,将个体有限的生命与氏族图腾、远古始祖、永生的神灵结合起来,以数百个人神禽兽原始而神秘的形象组成一幅撼动心灵的宗教绘画。东巴绘画的工具、材料大多是自制的竹笔、自织的麻布、用树皮制作的纸张和就地取材的各种矿物质颜料,近年也有使用机织布、机制纸和广告颜料者。(图3-6)

唐卡是藏族独有的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这种唐卡,先将白布绷在木框上,涂上一层胶质白灰,再用滑石磨平,然后勾勒作画。还有许多是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与印绘相结合的唐卡。唐卡制成后,还要用纸或绢托裱背面,画面四周用彩缎拼成画框,两端加硬木轴心,地脚轴心安有轴头,画面上还覆有可以揭起的薄绢及等长的双条彩带。唐卡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唐卡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模。从五世达赖所著的《大昭寺目录》可知,唐卡至迟产生在千余年前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由于佛教的发展,单是壁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便于悬挂和收藏,又能在简单条件下作画的唐卡便应运而生。明清以前,由各藏区民间画工分散绘制,到17世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时期,开始把各地著名画师集中起来,专门从事唐卡的绘制。唐卡的题材广泛,有历史、风俗、人物传记和反映自然科学的绘画,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宗教内容的唐卡。在藏区,从社会名流到平民百姓,出于信仰和纪念,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唐卡。在寺院中,唐卡更是不可缺少的供奉之物。手绘唐卡的勾线、设色、渲染基本是工笔画法,但色彩浓烈,造型夸张强悍,在视觉与心理上予人以很强的刺激。(图3-7)

手绘年画由来已久。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木版印刷方法的普及年画才借版刻大量复制。在木版年画普及之后,手绘年画并没有绝迹,一方面它与木版印刷结合,即在墨线印刷之后填彩色,称为“半印半画”:另一方面,又用“扑灰”“过稿”的方法,作手绘年画的复制品如山东高密的“扑灰画”,安徽凤阳的“凤画”,都是手绘年画的一种在民间,除了专业性的和半专业性的画师多有师承之外,有些画庙画、塑神像的画工、塑工以及纸扎裱糊工,也多兼绘年画。所谓半印半绘,主要是经木版印出墨线稿后,再以手上填色着彩。如山东潍坊、山西临汾一带的年画,最后便用这种制作方法;四川绵竹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中,也有部分使用这种方法。半印半绘年画在晕色上有一套特殊的经验,特别对人物面部和外露的肤色,晕染后比印版更为丰富。山东高密县的“扑灰画”,始于明朝末年。制作方法是先用柳枝烧制炭条描绘粉稿,然后扑抹在正稿纸上,一次粉稿可“扑”5张正灰稿;在此基础上再粉脸部和手部,经过敷彩、开眉眼、刷花(或捡花)、描金,最后用笔勾出简练的线条;完成后在重点部分还要涂上明油(即酒精松香调成的一种液体),使局部有明亮、夺目的效果。这种手绘年画在选题上多是妇女儿童,寄寓喜庆含义,形式狂涂细抹,别有意趣。

玻璃画是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国画颜料等绘制的图画。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观赏。一般用镜框镶嵌,装饰趣味浓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题材多取自风景、花鸟和吉祥如意图案等,也有描绘人物的。色彩鲜明强烈,具有喜庆气氛。亦有一部分受西方绘画影响,画有西方建筑、车船和人物。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玻璃画在我国部分地区颇为流行。婚寿喜庆,商店开张志喜,人们常以玻璃画作为贺礼。

以布作画在民间广为流行,旧时民间每逢吉庆时节、婚丧嫁娶和寿诞满月,各地都有画门帘、窗帘、被子、褥子等习俗。其色彩鲜艳,装饰性强,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布画内容主要有戏曲故事、十二属相以及各种动物和吉祥物等。以晋南新绛秸山一带的风俗为例,婴儿满月那天,亲戚朋友要给主人送“老虎褥子”“老虎被子”“挂挂”(图3-8)等物,以示喜庆吉祥。

肖像画,一般称“写真”,或称“传神”。画老人像,称“寿相”(图3-9);

画妇女像,称“福祥”;画一家大小,称“家庆图”或“合家欢”;画一人或与朋友诗酒琴书,或子孙辈绕膜的,称“行乐图”;只画头像,称“大首”;画中身像,称“云身”;画全身像则称“整身”或“冠靴像”;给死者画遗像,称“揭帛”;根据死者生前特征来追写的,称“追影”或“买太公”;凡画人物衣冠楚楚,几与真人等身,并且上色贴金,专供人家于节日祭祀用的,称“衣冠像”“祖宗画”。祖宗画常在春节或七月十五等节日悬挂,以供奉自己的先祖,是中国宗族和祖先崇拜观念的集中体现。主体人物刻画庄重、规整,极富装饰性。还有一种宗谱画,称“家堂神位”。一般分作三层,上层为祖宗影像,画半身一男一女,中列“家堂神位”的匾额和“三代宗亲”的牌位。中层是“故灵之位”,并列三个牌位,两边分画男女和儿童,持香烛和供物。下层是宅府大门,有门神把守,列天官、财神之类。

炕围画是民间的一种室内装饰画,亦称“墙围画”。在我国北方较流行。炕围画一般高50厘米至80厘米,分“边”和“空”。“边”以“退色边”和“夔龙边”“万字不断头”等二方连续纹样为主,并加以装饰性的小花边。上下边之中,有“长方日空”“圆形空”“扇子空”等形式,空中画戏曲人物、传说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鱼虫,外加灶头画、锅台画。其内容与色调则根据房主人的喜爱来“点定”。民间炕围的制作,包括做底墙、绘制、油漆等环节。炕围画用石色,需要匠人自己研磨、漂澄、加胶矾才能使用,天长日久,色泽如新。

灶头画是指绘在灶上的装饰图案和戏曲故事画,流传于广大农村。画在农家灯面墙上的,多为“喜鹊登梅”“鹿鹤同春”“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画在灶沿上的,则是(万)字、回纹、流水、方格纹等。有单色的,也有彩色的,一般两三年粉刷过后再重画。作者多为农村中的泥水匠。旧时城镇中的饭馆、灶头靠街,菜香四溢,灶头上常画戏文(戏曲故事),有的画上好几出戏,颇能引人停步观赏。

民间还广为流传的一种绘画形式就是组字画和花鸟字。组字画,即组合文字所构成的画,形式很多(图3-10)。

有的将单句文字组成一个形象,如民间之画魁星;有的将文字的笔画互相借用、穿插和套接,如将“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组合成“聚宝盆”;有的将长篇的诗文连接起来,构成画面的线画。花鸟字则是将图画与文字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字体形式,多制成对联或挂屏。其组合的方式,或者将形象与文字的笔画巧合,或者将有关的形象嵌在字中,又不影响字的笔画结构。所谓“花鸟字”,实际并不限于花鸟,其中包括了各种花草、鸟兽,乃至山水、庭院、器物等,内容气象万千。

二、民间绘画技巧

千百年来,民间画工在创作了无数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的同时,也在心传口授的承传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符合创作规律与人们审美趣味的绘画技巧与画诀。比如,一个民间艺人从事绘画要掌握“三知四气”。“三知”即知人、知物、知时;“四气”即:威风杀气是武将,舒展大气是文官,窈窕秀气是少女,活泼稚气是顽童。对于在公共场所绘制的大幅作品则要把握好“四梁八柱”的原则。比如供酒肆茶馆、公所行会等场合悬挂的长幅横披,尤其要精心控制复杂的构图。“四梁”主要指:一、表现故事的时代,以便根据朝代的不同,注意服装道具。二、故事发生的地点。若是南方,多林木流泉;若在北方,则多是崇山峻岭、荒野柏林;若是王府后园,多画楼阁花木、假山凉亭。三、画中人物有文的、武的,粗莽的、机智的,善良的、凶恶的等,要安排他们的先后层次,宾主位置。四、怎样的一个“关子”指故事中的情节,即矛盾是怎样形成的)。“八柱”是在“四梁”架子搭好后,进一步添补其余,精心刻画细部。“八柱”是:“眼、横、锁、扣、拨、插、冠、带”八个字。“眼”系画中最重要的部位,亦即主要人物和矛盾的焦点;“横”是指画中其他一些人物的动作和姿态,都要横联到主题人物(“眼”)上来;“锁”是指画面上的人物神情动作,手势表情,彼此都有关联,一个扣一个,像银链一样,锁在一起;“扣”是指画中情节有些地方令人琢磨玩味,才有看头;“拨”用以解“扣”;“插”是为了使画面更热闹,使构图饱满匀称,不妨把全部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尽量而又恰到好处地安插进去;“冠”是指一幅故事画的草稿基本完成后,考虑缺少什么和不足之处,就像人们穿好衣服后,看看还要戴顶什么帽子(冠)才好看一样,如武士过多,则缺少金粉(女角)、文生;“带”就像一个角色出场之前,袍服衣冠都穿齐后,腰中最后要挂一玉带,才算整齐,故“带”字又可作一幅画完成后,最后总的检查一下,该添什么该删什么,对画加以调整。

在色彩(制色、配色、着色)方面,民间画工们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并编成口诀。这些口诀又往往体现着配色的共同规律,也适用于其他方面。如:“软靠硬,色不楞”;“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粉青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加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墨”;“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等等。这些简明易懂的民间画诀不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于色彩的一般认识,也表达了一种非常朴素的智慧。

民间绘画对于研究各地、各民族民间的艺术,探讨产生这些艺术的历史状况、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变迁,民间绘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因此,我们要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三节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

一、民间剪纸的发展源流

剪纸,也叫刻纸。以纸为加工对象的艺术,无论使用剪刀去剪,还是用刻刀去刻,其最后的造型特征在实质上总是一致的。剪纸的基本加工技艺是镂空雕刻,是用剪刀或刻刀来进行的,这样的装饰工艺在纸的发明以前已得到广为应用,如用作装饰的雕刻的金银箔片、皮革和丝织物等,都是镂空加工的艺术,其技法与作品产生的效果,与后来的剪纸艺术颇为接近。在历史上皮影是与剪纸最为接近的艺术,除使用的材料不同外,其雕琢方法及产生的艺术效果均与剪纸大同小异。

虽然中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故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并不多。现存最早的古代剪纸实物,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一带的古墓葬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自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原古墓中,先后出土了一批剪纸实物,其中,有五幅团花剪纸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品。这五幅剪纸是对鹿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和团花形团花(图3-11)。

这些剪纸所用的纸均为麻料纸,采用折剪的方法剪成,在艺术技巧上显得很成熟如果没有相当的经验积累是难以达到如此水平的。

事实上,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剪纸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与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唐《酉阳杂俎》中写道:“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求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韦庄“立春”有“雪圃乍开红菜甲,采幡新剪绿杨丝”的句子,描述了彩幡的样式。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古代的剪纸,是美国人帕芭拉·斯蒂芬在中国收集的,其画面构成与唐代的染织物相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一幅剪纸,是排列成行的7个人形,同墓葬中还出土有纸钱,可能与唐代的招魂习俗有关。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表现在许多方面。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帖于门楣。”当时,在杭州等地,还出现了“剪字”“剪镞花样”等专事剪纸的职业。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对当时的剪纸艺人作了记述:“向旧都大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又中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胜于二人,于是有独擅一时之誉。”北宋时期的定窑是当时五大名之一,位于定州(今河北省曲阳县)境内,所出瓷器在后世被视为珍品,其中有一种名为金花紫定碗的,多用剪纸花纹为装饰。由于传世极少,更显得珍贵。

元明时期已出现了构思完整的剪纸精品之作,一些文人还为之题词咏诗,以尽雅趣。年节时悬挂的走马灯也开始用剪纸造型去表现复杂的故事。江南地区还有一种灯笼称“夹纱打笼”,是将剪纸夹于纱中,通过光照来映出剪纸图案。江苏省江阴县出土了一把正德年间的折扇,扇骨为竹制,扇面由丝棉纸双面裱成,纸面施以柿汁并洒金,棉纸中间夹有一幅剪纸,刻的是“梅鹊报春图”,形式完整,刻工精巧,工艺原理与夹纱灯笼同出一源。后来,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的“夹刻纸”流传甚广,到清代时已成为贡品。

清代是剪纸艺术普及、发展的时期。当时,在社会上流传的剪纸品种繁多,工艺精巧,且名家辈出。陈云伯的《画林新咏》载:“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工剪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人妙。”并赋诗云“剪画聪明胜剪书,飞翔花鸟泳频鱼;任他二月风光好,剪出杨柳恐不如。”近代以来,剪纸艺术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演变为多种样式的艺术,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二、民间剪纸的题材与样式

(一)民间剪纸的题材

中国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不仅表现了群众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从这些美丽的剪纸中,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吉祥、富贵内容,看到有趣的动物、植物,看到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看到戏曲和神话故事,也能看到反映现代生活的题材,看到劳动者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爱。

在民间剪纸中所见到的动物与植物,多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关系。在农村妇女创作的窗花剪纸中,动物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在造型上也比较有特色。不仅有身边常见的家禽家畜,还有勇猛的狮、虎,温顺的梅花鹿,顽皮的猴子,机灵的老鼠,鸣叫的草虫,十二生肖动物(图3-12)

以及想象中的龙、凤、麒麟等瑞兽。鸡、鸭、鹅、牛、猪、马、羊、兔、骆驼以及狗、猫等,也都是妇女们最熟悉的。按照每个人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来创作,是民间剪纸的特征之一。在农村妇女的剪刀之下,一些令人生畏的动物被创造成可爱、美好的艺术形象,如狮和虎,民间艺人并没有强调它们的凶猛,而是把它们处理成为稚拙和逗人发笑的形象。在以“老鼠偷油”“老鼠嫁女”为题的剪纸中,作为四害之一的老鼠,其灵巧、胆怯的特点得到夸张的描写,整个画面呈现出诙谐、幽默的情调,使人感到很有趣(图3-13)。剪纸中表现的植物,多以花卉和果品为主。还有一些是花鸟相配合,或动物与植物相配合,如并蒂莲双双开放,鲤鱼游于莲花之间,喜鹊站在梅花枝头,狮子滚绣球,鹿衔灵芝,蝶恋花等。在这些平常的形象之中,往往包含着更为美好深刻的内容。

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也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题材。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他们的生平、业绩得到后人们的称颂。人们在以剪纸的形式表现这些英雄人物时,怎么想,就怎么创作,或是赞颂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优良品德,或是表彰忠义和讽世劝善,从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的爱和憎。中国戏曲不但剧种多,传统剧目也非常丰富,人们把所喜爱的戏曲人物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不仅是对戏曲艺术的欣赏和品味,也反映了人们的爱憎和审美倾向。同样,那些优美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是民间剪纸所乐于表现的。(图3-14)

(二)民间剪纸样式举例

剪纸制作简便,在四时八节和婚嫁喜庆的民俗活动中占了很大比

重。有一些还被用作其他实用工艺的装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样式。

如果从具体用途和样式特点上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下

面按其形式特点,分别作些具体介绍。

1.美化生活环境的剪纸

窗花

窗花指贴在窗子上的剪纸(图3-15)。

过去北方的农家窗户,多为

木头做成的方格,讲究的农家还做成带有几何形的花窗,窗户上多贴

有“皮纸”或“连史纸”。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换一次窗纸,再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给人以清新亮堂的感觉。窗花的样式多比较自由,除了“角花”和“团花”之外,在形式上都没有什么限制,但幅面不宜太大,画面上也不能有太多的块面,以免影响光线透过。窗花的取材多样而丰富,有单个的动物、花草和人物,也有成套的戏文和传说故事。流传在山东胶东地区的一种窗花,适合将整个整的形象剪成若干竖条或分成四块,南方较为少见。

顶棚花

顶棚花指贴在天花板上的大幅剪纸。过去,北方习惯于在天花板上裱糊白纸,叫做顶糊。顶棚花的幅面较大,多是在节日或婚、寿喜庆日子里使用的。粘贴时,中间贴一圆形或多角形团花剪纸,四边再饰以三角形或花边剪纸。顶棚花剪纸在制作时,多将纸折叠起来,剪成对称的形式。所用的色纸有红、绿、黑等数种。红色的顶棚花是装饰结婚的新房用的。

烟格子

烟格子也叫“亮格”。是一种贴在房间通风口的剪纸。北方冬季寒冷,门窗关得很严,并且还要在室内点燃火炉。人们为预防煤气中毒,多在窗角和风门上留出通风口,一般为长方形。被叫做烟格子的剪纸便是为了美化这些通风口而制作的,其外形多适合通风口形状,而式样则多为对称状的几何纹成植物纹。粘贴时,仅粘上端,有的烟格子花的下端还有流苏。

喜笺

喜笺是春节时贴在门楣上的剪纸。在门楣上悬挂门笺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称谓“门彩”“斋牒”,现在则称“挂笺”(图3-16)

、“挂钱”、“门笺”等。其形式特点是状如旗幡,天头较大,外缘较宽,下线为流苏。画面的图案一般不太复杂,多为吉祥图案或几何纹,也有在几何纹上衬以文字的。有的一张一个内容,有的须成套悬挂。在江苏省南通地区,流传着一种幅面较大的喜笺,有全开、对开等数种,在当地又被叫做“堂喜笺”,是悬挂在堂屋的二梁上的。画面比较复杂,题材有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等,所表现的吉祥含义也比较丰富。

2.装饰民俗活动的剪纸

喜花

喜花是指婚嫁喜庆时用于装饰器物等的剪纸(图3-17)

。使用时多不实贴,只是摆放在器具上,有的是新娘亲手剪制,有的则由专业艺人制作。一般的喜花剪纸多有一个完整的外形,或是以器物、果物等为外形。题材多与婚恋有关,有吉祥图案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果物和器物等。江苏南京的喜花剪纸多采用“花中套花”的样式,在特定的外形中安排多种形象进行构图,以表达其丰富的内涵,在众多的喜花剪纸中显得别具一格。

礼花

礼花是用来装饰礼品的剪纸。浙江平阳一带称礼花剪纸为“圈盆花”,而广东潮州一带又将其称为“糕饼花”和“果花”。过去,农村中的人情往来都要带些礼品,多是些糕点、寿面和鸡蛋等。为表示郑重,要在这些带有乡土特点的礼品上摆衬上剪纸。剪纸的题材以吉祥图案为多,制作比较工整。在浙江的农村中,有将收到的礼花剪纸贴在窗户上的习惯。

重阳旗

重阳旗是插于重阳糕上的三角形剪纸。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中国民间要举行种种活动,其中有一项便是品尝重阳糕。重阳糕是用米粉、芝麻、白糖、荤油、薄荷等做成,清香爽口。出售时,附送一种三角形的彩旗,专供儿童玩耍,或是插在重阳糕上,以区别于其他糕点。这种重阳旗、有木版印刷的,但多数还是用剪纸做成的,花纹多刻龙、虎之类。虽幅面不大,却极为生动。

3.结合实用工艺的剪纸

鞋花

鞋花是作鞋面刺绣纹样用的剪纸(图3-18)。

其形式通常有三种,一是绣于鞋头的,多剪成小团花,叫做“鞋头花”;二是绣在鞋面上的,外轮廓为月牙形,幅面比鞋尖花稍大,画面比鞋尖花复杂,叫做“鞋面花”:三是可以绣满整个鞋面的,是在鞋头花的基础上延伸至鞋的两端,叫做“鞋帮花”,多用于寿鞋。其中以鞋头花的数量最多,也最为普遍。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其画面的设计多适应着鞋底的形状,亦多用于寿鞋的绣花。也有绣在袜底上的,故又叫做“袜底花”。鞋花剪纸的外形严整,画面的结构比较疏朗、匀称,有的部位仅只剪开而不回刀掏空、是供刺绣时作为针法参考用的。

围涎花

围涎花是用作围涎刺绣或剪贴底样的剪纸。围涎是为了防止幼儿的口水玷污衣服而制作的,多围在幼儿的颈脖上,上多绣满花纹,故也可看作是一种装饰。围涎的样式有多种,有的是圆弧形,有的是如意形,有的是动物形,也有分成若干格子的。其题材内容丰富,有花卉植物,也有多种动物,以狮、虎、猪、狗较为多见。其形象大方,造型简洁,稚趣可爱。(图3-19)

衣袖花

衣袖花是用作袖口刺绣底样的剪纸。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除用蜡染装饰品外,也有用刺绣进行装饰的。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的妇女服饰上,在运用蜡染装饰的同时,其衣领、袖口部分要用挑花、刺绣来装点。用作衣袖花刺绣的剪纸,多为扁方外形,画面结构饱满,其形式或为对称式,或为平衡式等,变化灵活。有的还用针凿出细密而匀称的小点。其内容多为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具体纹样有人物、龙凤、鸟雀、花卉等。一些民族中,也有将衣袖花的剪纸用在裤脚上的。

背带花

背带花是用作背带刺绣底样的剪纸。背带多为西南地区的苗族、侗族妇女们所饰用。背带以一方形的布为中心,四角缝缀有长布带,花纹主要装饰在中心部位及四根布带上。纹样的内容以花卉为多,结构有圆形的,也有方中套圆的,或四面均齐的等。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